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高满堂:做一个德艺双馨的电视艺术工作者(吕东浩)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2月12日15:1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吕东浩

  有人叫他“平民作家”。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几乎都是平凡普通的小人物,并善于将其放到大历史中去表现,用寻常百姓的离合悲欢,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有人称他“金牌编剧”。他创作的作品涉及民族、历史、工业、商业、农业等各类题材,时段横跨整个现当代100年的历史,30年累计创作电视剧900余(部)集,获得各类大奖数十个。

  高满堂,1955年出生于大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下过乡、读过大学、当过老师、写过小说,曾担任辽宁省政协委员15年,现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大连广播电视台国家一级编剧,兼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长、北京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大连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高满堂1983年步入电视剧编剧生涯,其代表作《闯关东》、《大工匠》、《家有九凤》、《北风那个吹》、《钢铁年代》、《雪花那个飘》、《我的娜塔莎》、《大河儿女》、《温州一家人》等深受好评。2013年10月,获得第八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这是我国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剧作家。

  ■■ 紧紧抓住民族的魂魄

  “高满堂工作室”设在大连广电中心1303室,近80平方米的空间里并无多余陈设和修饰。环顾悬挂于墙壁四周的《闯关东》、《大工匠》、《钢铁年代》、《天大地大》等代表作剧照,可见高满堂的作品都充满激情、粗犷大气,无一不体现着民族史诗般的悲壮与豪情。

  尽管很忙,高满堂还是给记者留出了足够的采访时间。话题儿,先从《闯关东》说起。

  2008年,作为中央电视台开年大戏,《闯关东》所表现出来的捍卫民族尊严、坚守商业诚信、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引发了观众的共鸣,收视率逼近11%。

  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几次人口大迁徙中,如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相对来说,唯独闯关东是被动的,是一个最底层的劳苦大众艰难求生的历程。长达300年的历史、涉及2000万人口,没有出现大英雄、大人物、大商人、大富豪,于是被忽略了,沉寂了,历史绕他们而过。

  “这是创作上的一大空白。”谈起该剧的创作初衷,高满堂表示,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一次新的伟大复兴,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重大使命。一定要从有益于、有助于这个伟大复兴的角度出发,来考察、来看待、来反映闯关东的历史。

  “《闯关东》要写什么?”高满堂说,就是要写那个年代闯关东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高尚情怀。创作过程中,他提醒自己不沉溺于对白山黑水神奇风俗的展示,不沉溺于对传奇故事的编织,紧紧抓住民族的魂魄,抓住民族的品格,写深、写透。

  起步是艰难的。虽然高满堂身为闯关东人的后代,历代人闯关东的故事从童年一直听到中年,已经流淌在了血液里,但在剧本创作初期,他驱车7000公里,横跨辽吉黑、齐鲁大地,历时一个半月,走遍了四个省的图书馆、档案馆,却没有查阅到一部关于闯关东的资料和书籍。

  “2000万人300年间前赴后继闯关东的史实,竟然只是一部口头文学。”所幸的是,总算采访到了还健在的几位闯关东的老人,但均已高龄,最年轻的也已80多岁了。“如果再晚几年写这部剧,就彻底找不到第一手资料,闯关东只能变成久远的传说了。”

  经过八易其稿,一部优秀的电视剧诞生了。该剧从1904年日俄战争写起,止于1931年“九一八”事件。共分四个大章节。第一章写清末民初的关东山野;第二章写辛亥革命后的关东农村;第三章写军阀混战时的关东市井;第四章写“九一八”之前的关东工业,以宏大的气势和艺术概括,展示了白山黑水、七行八货、齐鲁风情,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质以及闯关东的进步意义。

  “我们既是改革开放的见证人,也是受益者。不对其作出客观真实的反映,就对不起这个时代。”说到耗时三年完成的《温州一家人》,高满堂依然兴致很浓。

  作为党的十八大献礼剧集,《温州一家人》2012年11月10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热播。这部36集的电视剧通过温州一户普通人家的草根创业史,贯穿起浙商群体跌宕壮阔的奋斗历程,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代变迁。

  若按常规,《温州一家人》很容易写成一个非常概念化的东西。在剧本讨论会上,就有人提出高满堂的创作没有反映好今天温州人生活上的变化和创造的巨大财富,说他不懂温州人。“真正的艺术家一生孜孜探求的是对精神的召唤而不是财富的炫耀。”高满堂表示,他不会去写今天的温州,不会去写财富积累到高端时候的状态,而更喜欢它原始积累的“过程”。因为,原始积累阶段第一桶金的故事,最符合他的叙事习惯,最能激发他的灵感,也最符合艺术规律。

  “我的创作必须是共和国不能忘记的人,是给我们精神力量的人,让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充满积极和愉快。一句话,真正的中国人。”高满堂说。

  ■■“寻找可以折射太阳光芒的水滴”

  追求大精神、追求大境界、追求大前途,是高满堂创作的一贯坚持。

  然而,再大的题材,高满堂也要设法落笔在一个小人物身上。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寻找可以折射太阳光芒的那颗水滴”,在波澜壮阔的年代大背景下,体察、关注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才能让宏大的题材更亲切、更人性、更有说服力。如果他们都认为改革开放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好,那才是真的好。

  几番思量,高满堂决定奔小视角走,先找到那个具体的“人”。为了写好剧本,他一头扎进温州各乡镇、冒着酷暑来到乡间、山区,观察和了解温州成功商人们曾经生活成长的环境。吃着地道的永嘉麦饼,喝着当地人自酿的烧酒,遥想着一代代温州商人走出家门、走出国门的种种景象,可前前后后采访了200多人,还是未能找到答案。

  直到有一天,高满堂与同事在温州一家饭馆吃饭的时候,忽然发现一个漂亮的短发女子,并从朋友嘴里知道了这位成功女商人阿秋的故事,也就是剧中女主人公阿雨的原型。

  席间,高满堂主动过去给她敬酒,并自报家门。可人家常年在法国工作,压根不知道高满堂是谁。

  “我想写一个温州人在改革开放以后创业奋斗的故事,你能不能接受一下采访?”高满堂问道。“对不起,我明天要回广州。”阿秋当场拒绝了他。

  第二天,阿秋飞回广州。飞机降落,她刚走出机场,却见高满堂已经在这里等候她了。阿秋惊奇地问:“哎呀,高老师,你怎么到这儿了?”“我是提前赶过来等你的,是想继续采访你。”“真是不好意思,中午我请你吃饭吧。”

  就这样,一顿午饭时间,高满堂完全了解了阿秋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从她身上,高满堂看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存能力、永不放弃的抗争能力和伟大的创造能力,也找到了温州商人的魂,找到了《温州一家人》的魂。

  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一些工厂的特级技术工人被人们尊称为“大工匠”。由高满堂编剧的电视剧《大工匠》,说的就是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产业工人的故事。该剧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产业工人随着时代的变化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和人物之间的爱恨纠葛,全方位展示了当时中国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及精神面貌。

  2000年上半年,一位中年男子走进大连特殊钢材厂。在厂里担任车间主任的堂兄为这位男子介绍了厂领导和普通工人,让他仔细地调阅了《厂志》,并与工人一起工作和生活。这个人,就是高满堂。他告诉记者,当时是为了完成50万字的长篇小说《大工匠》才到工厂体验生活的,而《大工匠》能拍成电视剧,其实挺偶然。

  有一次,他在一个朋友那里看到一本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鞍钢志》,里边记载了中国工业的“长子”——鞍山钢铁公司的艰难发展历程。这让他心情特别激动,感到这是一个重大题材,一定要拍成电视剧。

  赴鞍钢采访期间,高满堂与创造了那段历史的老厂长、老工程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搜集到大量的创作素材。他还了解到,在鞍钢就有两位身怀绝技的“大工匠”,师兄肖长功为人正直,眼里揉不得沙子;师弟杨老三生性活跃,天不怕地不怕。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他们付出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和才干,火红的锻件与赤诚的心里,包含着两人的高风亮节,也折射出兄弟之间的乾坤相斗。

  电视剧创作离不开虚构,但大凡引人入胜的重要情节是很难编造的。在《大工匠》里,影响主人公命运的“工人劳动技术大比武”、“毛主席接见并宴请全国劳动模范”等内容,都是高满堂在体验生活时从工人们的口中获得的。“工人们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故事,为我刻画好小人物提供了重要依据。”高满堂在工厂陆陆续续待了3年,接触工人多,形成了一个人物气、人物场,工人的形象已经活在他的脑海中,包括尚铁龙、杨寿山等角色定位,都能找到现实里工人的影子。

  写人物难,写好小人物更加不易。在创作《远岛》时,原本在航务局的采访已相当充分,但高满堂还是想找一下航标员在孤岛上的那种真实感。于是,他买来一麻袋青菜,20斤肉蛋和一箱啤酒,搭上运输船就奔上小岛。在那里,他和两个航标员同吃同住,观察他们每天和母亲、妻儿通话时的神态;观察他们拿着小收音机跑到山顶上听股票信息,拿着小本子推算自己赔赚了多少的兴奋与沮丧;观察他们和岛上唯一一只小狗的亲密交流……小岛上没有一棵树,烈日竟然把高满堂的脸晒暴了皮。

  高满堂向记者透露,经过5年的积累和沉淀,他已动笔创作的新剧《老农民》,同样是用小人物来折射大时代。该剧从新中国成立前一直写到2006年取消农业税,年代跨度达到60年。高满堂表示,继《钢铁年代》、《温州一家人》之后,《老农民》是他“工农商”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将成为最好的一部。

  ■■ 作品要上去,作家必须“沉”下去

  “只有深入体验生活,电视剧创作才能把握住时代和民族命运。”高满堂不论写哪个行当,写哪个题材,写哪个年代,都离不开一线的深入采访,都首先深入进去了解它,成为它的爱好者、探索者、追寻者。“作品要上去,作家必须‘沉’下去,深入到真实的生活中,深入到剧中人的内心世界中,拿出来的作品才能感动自己,感染别人。”

  身为一个高产的电视剧编剧,常年坚持深入生活一线采风,确也不易。发生在高满堂身上的两次经历,他至今记忆犹新。

  1996年,是高满堂创作的高峰期。这一年,他在黑龙江省嫩江平原创作电视剧《突围》时,40岁刚出头,正值壮年。那时候,高满堂有的是精力,很有一股子猛劲儿和冲劲儿,走村串户跋涉多少里路都不觉得累,每天蝇头小楷不写个万八千字收不住手。

  这天,他正在埋头写作,突然感到头晕、恶心,心里慌得很,便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寻思呼吸点新鲜空气舒缓一下。一个老乡见状走过来说:“满堂啊,你的脸色不好看啊,是不是没睡好觉呀?”“最近这段时间赶着写剧本,忙得头有点晕,估计出来透透风就会好了。”正说着,高满堂突然两脚一软,紧接着一头栽倒在了地上。

  等他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躺在了县医疗所的病床上。“医生,我怎么了?”“还怎么了,胃出血了自己都不知道,你还要不要命了!”高满堂呆呆地望着医生,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妻子和孩子,胸口就像塞了一块干硬的馒头,上不来下不去的。他怯声问道:“医生,我还能回得了家吗?”“再有一次,可就不好说了,你还是好好休息吧。”

  高满堂在医院里躺了十多天。那段时间,他想了很多,觉得人这一辈子,要是没了理想,没了追求,那就是行尸走肉,活着没意思。可实现理想的路又是那样清苦和寂寞,在这条路上,必然要放弃很多的快乐和温馨,包括亲人,包括朋友。忽然间,他想回家了,甚至想到放弃编剧这个行当。

  而另一次经历,对高满堂来说,则更像是一场“历险记”。

  2005年冬季的一天,一辆吉普车疾驰在黑龙江省黑河通往罕达气林场的路上。那一年,高满堂正忙于创作《闯关东》。

  气温零下30多度,北风在车窗外呼啸,大雪覆盖的路面凸凹不平。高满堂坐在车里,耳边响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漫天遍野,大豆高粱。在那青山绿水旁,还有一棵大白杨,齐整整的篱笆院,一间小草房”的东北二人转歌词。伴随着一路颠簸,他和连绵不绝的白桦林聊着天,和臃肿的东北平原说着话,一切显得那么的惬意。

  突然间嘎的一声,一个急刹车和一个大转向,瞬间打破了宁静。等高满堂明白过来,才发现他们乘坐的吉普车一头扎进了道边的白桦林,在离白桦林隔离带一米多的地方,就是一溜几米深的沟,所幸车被白桦树拦住了。望着眼前的情景,高满堂倒吸了一口冷气。缓了缓神儿,他伸手去拉车门,无奈车门已被白桦树根卡住,根本打不开,他只好从另一侧车门挤了出来。车门瘪了,保险杠弯了,排气管断了,车胎爆了……

  黑河的冬天,日照特别短,如果在这个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耽误太久,等天黑下来,剩下的那100多公里路怎么办?时间不等人,大家一齐动手,推的推,抬的抬,足足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吉普车又勉强地行驶在了公路上,但车速从原来60公里的时速变成了20公里。高满堂坐在车上,蜷缩着被冻得僵硬的身子。

  天刚擦黑,终于到达了罕达气林场。晚上躺在热得烫人的火炕上,高满堂才感到被撞击的肩膀开始胀疼了。他轻揉着伤处,一夜无眠。

  后来《闯关东》热播,好评如潮,并获得第2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剧奖。而在高满堂心中,采访途中遭遇的那一瞬间,始终忘不了。

  高满堂(右)赴电视剧拍摄现场探班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