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乡土文化的根还能延续吗(胡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29日09:43 来源:解放日报 胡平

  最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对中国农村的发展建设予以极大重视并作出了战略部署。这次会议还指出:“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决议从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和乡土文化的根的视角来定义中国农村,这是历届类似会议所未曾提及的,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去年发表了一篇文章,谈起回到农村故园所看到的情形和感慨。在我的记忆中,我的故园尽管是在较为偏僻的松江浦南,但幼年和少年时代所看到的农村景色非常优美,至今家园周边清澈的河流和修篁摇曳的画面仍历历在目。每到春秋佳日,我们一群农村小孩常会爬上附近的土墩,田野一望无垠,像一块巨大的绿色丝绒铺展大地,北面远处,历史上著名的松郡九峰隐现天际。故园小镇上的民居也富有乡土特色,在质朴的外观所构成的中国传统民居风貌中,你如果能够仔细观察欣赏,还可以看出许多建筑所具有的独特个性,颇有儒家“君子和而不同”的意蕴。至于农村的风情,那更是令人回味不已。农家对祭祀、婚庆、丧礼、寿诞十分重视,仪式隆重,即使一般百姓也是如此。嘉庆《松江府志》上载录了范缵十二首《渔家傲》词,从一月写到十二月,对原松江府境内(占今上海大半疆域)一年四时的民风习俗描摹生动,而其中许多场景到我这一代人还亲身经历过,可见传承之久远。其实数千年农耕文明所形成的习俗积淀极为深厚,虽然时代早已变迁,但其强大的历史惯性得以把这些礼仪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下来,成为今天我们认知乡土文化的重要对象。

  时届农历年末,年味与乡土风情成了热门话题,但我们如果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街头做一次问卷调查,那我可以肯定至少其中有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会认为两者皆已经弱化。传统的一套过年习俗不但在年轻人中间已经不受重视,就是在大多数中年人甚至一些老年人的思想中也觉得可有可无。这似乎是无可奈何的,因为理由很简单:传统文明已经离我们愈行愈远。然而现状既然这样,那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什么还如此强调“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呢?其实要理解这一点并不难,因为这还是渊源于中国传统文明的历史延续性。如果一个民族中断了传承数千年的文明,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民族事实上也不存在了,或者说这个民族已经成为其他民族的附庸,试问这样的民族何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言而喻,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要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下去,重视维系乡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翼,作为农业文明之根的乡土文化现在和今后都是我们必须去关注的对象。我近几年读到媒体上不少地方政府都在大力弘扬所谓“农耕文化”的报道,他们或组织专家学者召开专题研讨会,或大力搜罗遗物创建专业博物馆,或投巨资恢复明清风貌的古镇和古村落,力度之大前所罕有。然而过程是如此令人赞叹,结果却往往留下深深的遗憾。君不见:研讨会泛泛而谈,成果极微;博物馆隆重开幕,少见人影;至于古镇之保护,破坏性修复随处可见,少则一年多则数年,古建筑百孔千疮,令人触目惊心。须知这种现象并非个案,而是普遍存在,个中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急功近利之心在作怪外,对传统文明和乡土文化认识浅薄应该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从三十余年来我国现代化进程来看,传统文化消逝的速度与其成正比,此长彼消,难以两全。但这是否是一个定律呢?其实,欧美国家的发展道路已经给出深刻启迪,即现代化并非一定要以丢弃传统为代价,城市化不必以牺牲乡土文化为代价,两者在宏大的社会工程中可以共同存在、相得益彰,只是在庞大的文化体系中权重易位而已,而绝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这一点,可以用来加深理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所指出的“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这一重要思考和判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以科技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但中国传统文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是民族凝聚的重要纽带之一。重视农村的乡土文化传承,珍护农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中国的广大乡村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闪耀璀璨光华。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