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作家工作室渐成文坛风景(宋庄)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28日09:5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宋 庄

  近日,盛大文学旗下唐家三少成立工作室,标志着盛大文学与旗下标杆网络作家展开新模式下的深度合作,拉开了全面拓展打通娱乐产业链的序幕。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位担任全国委员会委员的网络作家,北京作协网络创作委员会主任唐家三少成为盛大文学“网络作家工作室”新业务模式的领航者。

  其实,不止是网络作家,传统作家“工作室”早已在文坛盛行:南京大学有毕飞宇工作室,作家出版社成立王海鸰工作室,杭州市文联分别为余华、麦家提供了别墅作为创作工作室,作家东西的朋友帮忙在自己的酒店开辟了一间东西工作室,诗人于坚在云南师范大学成立于坚工作室……工作室的成立有何必要?怎样才能不流于形式,真正实现作家价值最大化?

  产业链的深层合作

  “从2004年2月开始网络作品创作至今,近10年的时间里,我一共创作了13部作品,出版了120多本书,撰写了3000万字。”唐家三少10年创作历程中见证了网络文学的成长和发展。他说:“网络文学从‘非主流’到网络作家受邀加入作协,网络文学本科专业诞生,网络作家们收入显著提升,而我能够成为首个拥有专属于自己工作室的网络作家,这些都是在网络作家与网站多年来努力不懈共同摸索下,水到渠成的一个成果。”

  首个网络作家工作室的成立,是盛大文学的创新之举。近年来,盛大文学不断优化网络文学平台的运营模式,以期为网络作家提供更好的发展前景和创作环境。盛大集团总裁、盛大文学董事长兼CEO邱文友表示,成立网络作家工作室,是在网络作家逐渐主流化的基础上,对平台与作家关系的一次与时俱进的重新定义。希望以工作室的形式,让盛大文学和作家成为实质意义上的合伙人,双方各展所长,优势互补。我们的目标,一是对每一部原创小说的多元化衍生版权做到深度挖掘,整合营销;二是从过往仅专注于对作品的规划,拉高到对作家这个层面的全面性规划,以达到真正意义下的版权价值最大化,以及作家品牌价值最大化。而这样的操作模式,也让作家们能够鱼与熊掌高效兼得,鱼是指作家专注创作的需求,熊掌是指作家参与并掌握自己创造出来之版权运营决策的渴望。

  盛大文学与唐家三少的合作,除了代表着盛大文学的作家服务及支持体系更加完备,也标志着盛大文学一直标榜的全版权运营模式的全面升级。工作室将围绕唐家三少所有作品及其所有衍生版权,做一个清晰的梳理和整合战略规划。工作室也会针对唐家三少个人品牌、形象、公关等方面,配备专业的团队,以期发挥除了衍生版权和衍生版权间、作品和作品之间的协同效应之外,更加充分地发挥作家和作品及衍生版权之间的巨大协同效应。

  高校为何抛出“橄榄枝”

  于坚工作室成立以来,启动新诗资料库的建设,聘请39位国内外诗人、学者为新诗研究院首批院士,出版了诗学刊物《诗与思》创刊号,举办了首届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诗人于坚说,很短时间内做了这么多事,也是厚积薄发。由于云南师范大学的关照和重视,很多工作的开展非常顺利,如今已邀请首批10位中国诗坛极具影响力的诗人作为新诗研究院的院士。“工作室的成立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我不想徒有虚名。”于坚说。

  王海鸰工作室除了帮助作家打理电子版权、影视版权等各种合同的洽谈,还会为她筛选一些社会活动。王海鸰说,过去对于一些活动不大了解,只根据自己的时间决定是否参与,现在工作室会先帮她把关。此外,作家出版社也在考虑将来与王海鸰在影视剧制作方面进行合作。

  毕飞宇文学工作室于2013年在南京大学文学院成立,主要任务是文学创作。南京大学给予必要的经费和人事支持,毕飞宇将开设与文学相关的课程,指导具有潜力的学生进行创作,将面向南京大学全校招生,不限专业。毕飞宇表示,以自己的本科学历进高校是不够格的,但是南京大学首先抛来橄榄枝,能够让一个本科生当教授,体现了南大的包容开放精神。毕飞宇对于“橄榄枝”的理解是:像南京大学这样重量级的高校,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学和科研。但南大有文学创作的传统,比如著名作家陈白尘就曾经是南大中文系主任。既然有这个传统,它就渴望在理论科研之外,有一定的创作能力,这可能是南大聘请自己担任教授的原因。而南大既没有要求毕飞宇完成什么科研任务,也没有硬性教学任务。“南京大学明确告诉我,不会用我的所短,就是教学科研,而是要发扬我的所长,就是写作,所以我还是可以将百分百的精力放到写作上。工作室就是给我写作的地方,不承担学术任务,但与从前不一样的是,如果南大有对文学感兴趣的学生,我会对他们的文学创作进行指导。这在以前可能是我帮忙,但现在是我的义务。”毕飞宇说。

  此次引进于坚,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胡彦认为他们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主要体现在一是打破了高校近年流行的唯学历取人的偏颇。于坚只有大学本科文凭,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绝非几张‘博士文凭’能够比拟的。二是突破了人才引进的年龄限制。于坚是以59岁的‘高龄’正式从原单位调入师大。现在许多高校在人才引进上都有许多关于年龄的框框条条,殊不知,对于一个作家、一个人文学者来说,他的创作、研究的成熟期、高峰期常常是在知天命之年后。”胡彦坦率地说,成立于坚工作室,也考虑到借助于坚的社会影响力来提高学院、学校的知名度。

  作家工作室,纠大学教育之偏

  民国时学生报考大学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考生所仰慕的名教授在哪所大学,他就追随到哪所大学。今天,国内的大学也评了不少“国家级名师”、“省级名师”。胡彦表示,这些“名师”的诞生基本上没有学生的参评,他们就是由教育机构组织一个专家组投投票就成为“名师”了;而且有很多“名师”并不给本科生授课。

  “以作家的姓名来命名工作室,还希望纠大学文学教育不足之偏。今天中国大学的中文系的课程设置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教授们向学生传授的都是一堆冰冷生硬、莫测高深的文学史知识、文学理论。”胡彦认为,那些被术语、概念搞得晕头转向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面对文学作品仍然缺乏基本的解读能力。大学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其首要的任务在于“思想的养成”;其培养的对象显然有别于职业院校的“技术工人”。如果有更多的卓有成就的作家、艺术家能够进入大学校园,成立工作室,招收弟子,“我相信,以文学教育、艺术教育为先导的审美教育一定会在大学校园里蔚然成风;缺失已久的‘人文风景’一定会给喧闹的大学校园带来不一样的和煦气息。”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