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当今二人转该怎样转下去?(张兰阁)

——对姜昆提出“二人秀”归属问题的回应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24日10:17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张兰阁

  我完全同意用“二人秀”这个名称指称今天的二人转。但我不同意它和二人转分家。因为它确实是二人转衍生的,而且也保留着二人转的主要基因和结构。二人秀基本保持了二人转的旦丑格局和喜剧精神。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王广禄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王广禄

  2013年12月16日,姜昆在《中国艺术报》上发表了题为《使二人转更好地“转”下去》的文章,就当前的二人转论争谈了很多有价值观点,希望“二人转的评论家们在一起,心平气和、直言不讳地就一些有撞击的地方,进行一些不带成见的讨论” 。还具体提出,“现在小剧场上的‘二人转’叫‘二人秀’行不行”的商榷意见。我觉得,这个提议对二人转的发展极具有建设性。本人这两年正在从事东北二人转大型田野调查,对这些问题颇有感受,愿意就他提出的“二人秀”的归属问题作出回应,希望有助于一些问题的澄清。

  传统二人转的黄鹤早已飞走

  姜昆的文章,涉及了当前论争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就是今天的二人转已经不是二人转,应该独立门户,叫“二人秀” 。论点的依据是,二人秀已经不唱正戏。

  这种论点的内在逻辑是,只有以说唱扮舞绝的手段演唱故事(正戏) ,才是真正的二人转。可是,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真正的二人转已经死亡。

  在二人秀出现以前,一直到上世纪的80年代后期,二人转一直都在唱正戏。

  到了80年代的中后期,这个潮流就基本过劲了。原因是,真正推动传统二人转演出市场的,只是一种极度匮乏造成的回光返照。经过几十年的冷冻和地下活动之后,在东三省的小剧场掀起一个空前高潮,很多唱手创下场场爆满的纪录。主渠道更是得宠,特别是他们把一些老戏翻新之后,二人转风靡了整个东北农村,甚至创下过“万人围着二人转”的壮观景象。但这个时间,前后也不到20年。进入90年代,等到尽开天窗,把二人转放到和电影、电视、演唱会、晚会等现代艺术包围圈中,让观众自由选择时,传统正戏的光环很快就黯然失色了。

  不是演员不唱正戏,是观众不看正戏。

  当一种艺术形式要退场,总要追问一下原因。

  导致正戏衰微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观众不看了。

  第一,观众换代了。据一些口述者回忆,对于正戏的公开排斥是从一批80后进入剧场开始的。这些抱着好奇心进来的观众,对于台上的正戏,他们抱怨听不懂,呼吁多来点流行歌、绝活和段子。等到这些人占的比例多了,他们就把正戏彻底赶下台。原因是,传统二人转的那种说话和思维方式,和他们这些和数字化打交道的一代的生活,一点也建立不起联系。归根结底,传统二人转赖以生存的传统农业生活方式对新生代丧失了吸引力,而有体会和历史记忆的40后、50后、 60后,所占的观众比例越来越少,这就使二人转失去了市场的根基。

  第二,就是演出环境变了。今天的观众面临着太多的选择。要看故事,有多集电视连续剧;要视听享受,可以到电影院看3 D大片;要看明星,可以看各种晚会音乐会;要看各种奇闻异事糗事怪事,可以上网漫游。我们所处时代获取信息的方式是以秒计时的“点击” ,你那里,一句拖腔没唱完,在网上已经翻过好几个网页了(难怪一唱正戏就出去抽烟) 。谁能一两个小时慢条斯理地听你叙述一个早已知道的老故事?

  二人转面对视听网络等传媒的不对等竞争,只能依靠自己的强项。二人转的强项是什么?舞台、活人、面对面地搞笑。

  电视剧电影再好,荧屏是封闭的,你进不去,它真人不在场,你看到的、都是影子。歌舞晚会音乐剧也是镜框式舞台,他演你看,一切都已经成型,每个音符都不会因为你而改变。但二人转不同,你问话,他答应;你鼓掌,他卖力;你点戏,他给你唱。它按你口味调整节目,大家可以在一起共享节日气氛。

  今天的观众喜欢新鲜。你说我有腌制的腊肉,那里有多少种作料,没用。他就想要现场榨的果汁,现兑的鸡尾酒。他讨厌任何“制作”的东西,厌倦任何下套子形式,只要你“起范儿” ,只要你“作势” ,只要你再玩起承转合的游戏,他就准备起堂。他喜欢你在他眼前变戏法(就像刘谦的魔术) ,没有铺垫,没有前奏,没有三番四抖,向意想不到的地方生成。

  总之,二人秀的诞生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涉及一个时代艺术思维模式的变化。二人转想在这个时代生存,必须吻合这个时代的思维方式——跳跃的非因果的思维和微型叙事。这正是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对当代艺术的预测,宏大叙事的式微。所谓宏大叙事,就是那个历史的大故事(比如乌托邦想象) ,整个现代性设计因其双刃剑效应遭到普遍质疑,人类在文化上开始立足当下,谨慎地选择未来。这导致了一种当下的、关系的美学诞生。这是“二人秀”在美学上的生成语境。

  那么,现在我们就回到姜昆的问题,不叫“二人转” ,叫“二人秀”行不行?

  实际这个问题已经部分作出回答了。我们前面一直都在叫“二人秀” 。

  我完全同意用“二人秀”这个名称指称今天的二人转(它符合今天的演出实际) 。但我不同意它和二人转分家。因为它确实是二人转衍生的,而且也保留着二人转的主要基因和结构。二人秀基本保持了二人转的旦丑格局(结构)和喜剧精神(基因) 。至于说口和绝活,也是二人转的基本手段,它只不过遵照用进废退的进化规律,对不同部分作了收缩和放大。

  可以把二人秀看作二人转的当代子集。传统二人转就有三个子集(二人转、单出头、拉场戏,所谓“一树三枝” ) ,新中国成立后,很快发展为“一树六枝” (宋振庭的总结) ,而根据本人对近年市场的研究,二人转已经发展到一树十三枝。

  拉场戏和单出头也是子集,但没有人说拉场戏单出头不是二人转。二人转是个系统家族,二人秀是二人转的一支。

  二人转的脸一直在改变

  说二人秀不是二人转,就是因为它变化太大了。其实,善变是二人转的特色。

  回顾历史,二人转的脸就像“月亮的脸”一样,一直随着时代的云雾在改变。从围桌子戏到拉场子演出,从没有喇叭到有喇叭,从打花棍、戴丑帽、系腰包到换成扇子手绢和各种装扮,从莲花落、什不闲小调流行歌到评剧梆子,从传统剧目到新剧目,从梁子戏到谱子戏,谁能说清二人转到底变了多少次面孔?

  当然,这次的改变大了一些,令人感到突兀一些。实际上它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中间也经历了很多渐变的形式,甚至还经历了多少次死亡。在时间上,它用了差不多20年。

  二人转的当代演变是随着正戏的式微开始的,而正戏的衰微早就开始了。甚至到吉林最有影响的和平大戏院开业的时候(1999年) ,正戏已经接近尾声了。当正戏场进行不下去的时候,首先进入“脏口”和“黄段子”和杂耍的阶段。然后演变再演变。如果认真地梳理一下,二人转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唱正戏阶段,脏口、黄脏段子阶段,滑稽小品《傻子系列》阶段,老戏新编与老剧新唱阶段,二人秀阶段(综艺化) 。

  从说脏口,到流行歌曲串烧,到滑稽模仿(搞笑小品) ,到中国RAP的产生,二人转经历了多少从生到死、死而复生、死死生生的过程,只有第一线的演员自己知道。这个淘汰过程是非常残酷的。幸亏二人转演员脸皮厚,全都长着“狗鼻子” ,有最灵敏的嗅觉,只要一闻到点味儿,马上就调转枪口炮制,你就说要啥吧,只要能点出来,我就能演。从高端杂技到《忐忑》唱法,舞台事难不倒二人转人。

  二人转演员就是这样硬着头皮挺住了。

  二人转能够一次次死里求生,还有舞台改革家的功劳。二人转无论经历多少次市场危机,最后都能一一化解。因为,每当二人转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剧场要黄) ,就有民间的革新家出来“救场” (革新舞台) ,于小飞、魏三、张小波,都当过这样的“救火队员” 。

  当然,这种救场也是有代价的,每次革新,都使二人转更加偏离传统。

  是“浪子”也是“青山”

  在一些人眼中,二人转是不走正道的“浪子” 。但第一,浪子也是后代。第二,浪子可以回头和变异。我也不认为二人秀是理想的艺术形式,它媚俗、无深度、缺少艺术韵味。但不管有多少问题,这是市场和观众的选择。在新旧艺术新陈代谢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二人转只能借二人秀的“壳”先活过来( “留得青山在” ) 。在这方面,我希望我们的专家和前辈有点儿胸怀,二人转已经是大家族,不要忙着“清理门户” 。何况,现在名牌产品都在搞系列配套,二人转300多年的老牌子了,怎么就不能多几个版型?

  那么,在通俗的前提下,是否就只有二人秀一条出路呢?我不这样认为。

  二人秀的出现,完全是市场自发组织(随行就市)的结果。但是,市场也并非总是无组织状态。一些有眼光的企业家,也创造过有意蕴的东西。比如东北风的《小巷总理》 《中国好人·长春篇》 ,和平的红色主题歌舞串烧等,都曾经卖票演出过。民间市场创造的《将帅名录》 《中华五千年》之类的剧目,还都是剧场的常下单节目。这就说明,市场演出和主题意蕴并不是水火不容。

  在形式上,也不是只有说口搞笑一条路。东北风尝试《梁祝》 《白蛇传》那种大场面的二人转,莎梦尝试将新编剧目投放音像市场。另外,在正戏文本的褶皱中塞进笑料,用时尚因素包装故事,也不是没有成功先例。莎梦的《秦学梅吊孝》 、 2013年第六届吉林二人转艺术节上的《新二大妈探病》 ,基本都是老戏新编。

  总之,把古老的命题变成当代问题,这个当代空间很大。

  二人转是九头鸟,谁死它都不会死。但不能放任自流,除了市场需求,还需要“引导” ,需要“介入” ,特别需要“大手笔”出现。

  姜昆在文章中说,希望二人转还要“转”下去,这是个最好的祝福。地球围着太阳转,电子围着原子核转,转是宇宙的本质。两个人的二人转与宇宙同波同德。 “天地转,光阴迫” ,只要能转,就能创新,二人转就有明天。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