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寻找失去的“灰蝶”——读《月亮的阴面》(蓝文青)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20日13:19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蓝文青
《月亮的阴面》瑞士]马丁·苏特著黄雪媛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月亮的阴面》瑞士]马丁·苏特著黄雪媛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前不久向朋友推荐 《月亮的阴面》 时,笑说:“如果我是出版社,我就给这本书写如下的广告词:想成为真正上流社会的富豪吗?瑞士首席经济律师和千万富翁联手在《月亮的阴面》里教你如何摆脱‘土豪’外衣,真正跻身于世界一流富豪的行列!”

  这句玩笑话其实是因为书里两个人物就是活教材:男主角、著名经济律师乌尔斯·布兰克和千万富翁皮乌斯·奥特。读者可以从书中了解怎样算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富豪,而不是土豪,从他们各自对生活的品位、兴趣、关注点等方面,发现二十一世纪里所谓“上流社会”的纯粹粒子。比如:布兰克的衣鞋出自伦敦某条大街某店,而那里保留了他的相关尺寸;奥特会按着钟点喝茶或者抽雪茄,而茶竟然是中国福建武夷山正山小种,他“一边嗅着茶的松烟味”一边聊天,品茗杯还是可以“嘬一口”的“薄如蝉翼的杯子”……在这些细节上,顶着“畅销小说家”名头的马丁·苏特几乎将享受写到了精准和极致,所以该书完全可以看做一本富豪养成教科书。

  当然,马丁·苏特并不是为了培养纯种的上流社会富豪而创作这本书的,这些真实的细节让读者在感受到瑞士这个国家的富足、品位、文化的同时,恰好接收到了《月亮的阴面》整个故事的背景。在此,这些看上去只是点滴的细节也在附属的每一个情节环境中,构筑了完整的色调和架构,使之丰满完整,令小说的每一个情节形成了一个个电影画面。更妙的是,这些细节,他都仅仅只用了一两句话或者几个词,就这点来说,我以为此书的语言是我目前读过的马丁·苏特数本小说中最洗练的,几乎没有一句废话。

  特别要说的是书名,《月亮的阴面》 是源于迷幻摇滚乐队的一个专辑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好奇的我去找到这个专辑并聆听之后,发现整个专辑里面并没有一首曲子叫 《月亮的阴面》,而某百科文库里有如下 介 绍:“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是平克·弗洛伊德的概念专辑,于1973年发行。本作弥漫超现实的心理冲突,矛盾、贪婪,与精神疾病的氛围。另外,本作所有曲目间直接相连而无间断,这作法也是特点之一。”回观马丁·苏特的这本书,竟然也是“所有曲目间直接相连而无间断”,从乌尔斯·布兰克遇见可食用的迷幻蘑菇“灰蝶”,到他想要通过找到失去的“灰蝶”重新回到本位,直至最后真的找回“灰蝶”恢复原来的自己,全书一气呵成。

  虽然,此书表面上并没有明显的心理冲突,马丁·苏特仅仅只是一步步构建了主人公的所谓“中年危机”。这危机突变看起来是源于那个“不懂就问”的嬉皮女孩露西引领布兰克走入了迷幻蘑菇之旅,造成了他从“善”走向“恶”的巨大变化。但,只要细心体会,就能发现,布兰克在没有遇见露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变化了———从此书第一个死亡的人开始,那个弗洛利博士原本就是布兰克想要猎杀的,并在此后又因掉入布兰克与奥特联手布局的陷阱而自杀。当马丁·苏特在写下布兰克儿时那几段简单的表述时,其实早就告诉读者:布兰克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走入了那个让他改变的“迷幻之旅”。也就是说,真正让他发生异变的,不是那个“中年危机”中的女性,而是往日种种量变酿成了今天的质变。他自称不狩猎,然而,在奥特送给他那把刻着“永不犹豫”的黑檀木猎刀之前,他就是一个猎手,而这“永不犹豫”正是奥特所说的他们两个的共性———月亮的阴面:“矛盾、贪婪,与精神疾病的氛围”。将布兰克这个已经通过控制自己情绪而取得成就的人重新变得放肆、暴虐、恣睢的,从来不是迷幻蘑菇“灰蝶”,而是他原本就有的猎杀之性。当读者反思时,或可发现,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那种原始的猎杀性,至于得到那把猎刀和举起那把猎刀,直到放下那把猎刀,不过是从有形到无形的过程。

  一直以来,觉得阅读马丁·苏特的小说是一种享受,如此生动紧张,充满了让人探索和追踪的吸引力。但在这种惊悚之后,对种种犯罪的反思,则更让爱思考的读者发现那耐人寻味的魅力。而畅读《月亮的阴面》,跟随那简洁干练的笔调,感受那痛快淋漓的表述手法,欣赏那毫不晦涩、隽永幽默的语句,随着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节奏感,则会渐渐发现马丁·苏特对于人性的研究。有时候,他能仅仅凭借一本书就让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这些全方位的享受将读者送入欲罢不能的本性放肆之中,如《厨子》中的情趣美食,《月亮的阴面》中的森林气息……但是,在掩卷之后冷静思考,读者便会发现,马丁·苏特的这些美丽都在表述其后的深渊,颇有几分老子所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的道理。《爱情谎言》里,他通过为爱犯的错揭示了出版界的各种“潜规则”,《厨子》里他以异国美食揭示了人类的弱肉强食,《月亮的阴面》 中他则写了人类自己的悲哀,源自“月亮的阴面”的歌词———“只有上帝知道我们会怎样选择命运!”

  恐怕有时候,人就是在想要掌控命运的时候开始选择命运的,更可怕的是我们往往发现自己已找不到那只“灰蝶”,或者找到了,却已经无法回头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