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读《旧家燕子》(宫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08日11:10 来源:青岛日报 宫 立

    薛冰在2009年出版的《版本杂谈》中曾说,“一本图书问世,在流传之中,往往还会保存下某些外加的文化因子,如著者或收藏者的签名、钤印,一方小小的藏书票等。它们并不是图书版本的题中应有之义,就像藏书票上的必用拉丁语‘EX-LIBRIS’表示的,是‘书外之物’。但是这些‘书外之物’,又与图书密不可分,说到图书版本,就不可能忽略这些因素。”如今山东画报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书话集《旧家燕子》就是他对积年所得学者、作家签赠本的“文化因子”、“书外之物”解读的集大成之作。

    本书所收签赠本,种类繁多,涉及文学、文字学、军事学、地理学、医学、民俗学、城市文化、经济学、辞书学、史学、版本学等众多领域。笔者是研究现当代文学的,自然关注其中的《升官图》、《茅盾小说讲话》、《红楼研究小史续稿》、《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中国近代文学论稿》、《诗歌与浪漫主义》、《海外文坛星辰》、《叶子铭文学论文集》、《征鸿片羽毛集》、《悲悯情怀》、《我爱穆源》等篇目,涉及陈白尘、吴奔星、钱钟书、郭豫适、张弦、赵瑞蕻、汤淑敏、叶子铭、王实味、白先勇、范用等众多学者、作家的文人事。

    本书尤以 《国立清华大学第五级毕业卅五周年纪念刊》最为珍贵,这本纪念刊里面有不少关于钱钟书的鲜活的回忆文字,比如侯铮回忆,“记得有一年五级同学多人到冯友兰教授家中拜年,谈到钱钟书,他赞不绝口,说钱不但英文好,中文也好,就连哲学也有特殊的见地,真是天才。”饶余威回忆钱钟书 “最怪的是上课时从不记笔记,只带一本和课程无关的闲书,一面听讲一面看自己的书,但是考试时总是第一。他自己喜欢读书,也劝别人读书。他还有一个怪癖,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铅笔划下佳句,也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藏书中的划线和评语大都是此君手笔”。这让我想起杨绛在 《〈钱钟书手稿集〉序》开头的一段话,“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 ‘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他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Bodleian—他译为饱蠹楼)读书时养成的。因为饱蠹楼的图书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只能边读边记。”我想这些回忆文字必将丰富我们对钱钟书的认识和理解吧。

    在推出《旧家燕子》的同时,薛冰出版了他的又一部长篇小说《盛世华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