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抵制批评不如反省自己——也说冯小刚痛批影评人(周思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01日13:33 来源:中国艺术报 周思明

  2013年12月29日凌晨五点四十分,冯小刚连发七条微博,大骂影评人。这还不够,是日下午, 《私人订制》在京举行“拜年大会” ,冯小刚率范伟、李成儒和宋丹丹三位主演出席。其间,冯小刚仍然压制不住怒火,继续向影评人开炮,声称自己“本来是一特善良的人,但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冯小刚所以如此愤怒,除因难以忍受铺天盖地的负面评论,还因为他觉得大家都不理解他,没有看到他的历史功劳。

  实事求是说,在拓宽中国电影喜剧路线方面,冯导确实功不可没。不只如此,他的创作胆识也值得我们敬佩。比如《天下无贼》当时不让拍,贼怎么能当主角?主角一般都是正面人物,冯导坚称这是浪子回头的故事,浪子不能凭空回头。影片最终得以上映,拓宽一个领域。拍《集结号》 ,也差点被毙。 《一九四二》起初被说太消极,于是他又解释,说想“拍一个让观众看到这个国家当时什么样,历史是怎么来的影片” 。

  假如冯导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能在观众、影评人吐槽、拍砖、争议面前,不是恼羞成怒、恶气冲天,而是换一种态度,我想也许对他的电影创作必有很大裨益。以整体论的角度观察,冯小刚的贺岁影片一直以幽默的平民叙事为特色,这也是他的喜剧电影常常不出奇却也能制胜的重要原因。但此次他却走了麦城。为什么?只因为他太想补救此前拍摄《一九四二》所经历的票房滑铁卢。 《私人订制》上映10天票房即突破5亿元人民币。讽刺的是,在观众口碑上,却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在叙事机制和幽默手法上,他将过去的成功片段予以拼接,并加入一些当代话题。用观众话说, “片中的四个故事凌乱,懒散,缺乏余味” 。

  作为影评人,也许笔者一个人说了不算,还得听听观众网友的意见,所谓“兼听则明” 。因此,在撰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顺便浏览了网友的反应。客观地说,不是没有叫好的,但批评的不在少数。借用一句新闻发言人的口头禅——我可以负责任地讲,就是四个字:劣评如潮。 “接地气”是一直以来人们对冯小刚电影的赞美,但现在的“地气”已经发生了嬗变,它被冯小刚以偷梁换柱的手段改写成“票房”或“市场” 。冯小刚太想将失去的票房夺回来,虽然他的目的得逞了,有些观众也被他胳肢笑了,但与从前的《顽主》《甲方乙方》等作品相比,此笑声与彼笑声相比显然性质变了,重量减了,味道也不对了,似乎少了些什么。少了什么呢?仔细一想,原来是诚意,是意义,是善意。

  冯小刚、王朔、葛优这三个人组成的“铁三角”所共同打造的“梦” ,除了自我感觉良好地不断兜售自我重复的所谓喜剧元素外,很少甚至根本就不能展示出令人感念的历史深度和思想厚度,很多表演和细节看起来是如此的牵强和那般的无趣,与广大人民群众所具备的基本觉悟、思想水平、审美能力都难以匹配,诸如“把人整成神经病即实现梦想”的噱头,显然不是荒诞而是荒唐了。

  正如婚姻爱情需要经营一样,电影的注意力也需要精心培育,否则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观众迟早会用脚投票“撒丫子”走人。冯氏贺岁片,说到底就是让人哈哈一笑,至于能否从中挖掘出什么人性内涵来,冯导是不会在乎的。观众置身影院看电影,觉得哪个人、哪个细节、哪句台词有趣,然后忍不住大笑一番,足矣。如果说有谁一定要让它承载什么社会意义、人性深度之类的东西,那在冯小刚们看来,此人一定是“脑子进水”了,娱乐性和思想性,在冯导乃至当今更多电影人眼中,彼此本来就是同床异梦,牛头不对马嘴的。

  按照艺术多元化的规律,其实我们不必强求某一位电影导演总是能拿出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平衡的作品。有些电影作品俗就俗了,也应当允许它俗,毕竟有艺术家的电影,也有商人的电影,但无论你属于哪一类,既然你是在进行电影创作,就不应该只看电影票房的一面而放逐了电影美学追求的另一面。不承认艺术的存在,不致力于思想开掘,片面追逐票房的飙升,最终只能导致电影口碑的毁坏和断裂。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