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马步升:寻找自己的根基性存在(张懿红)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25日10:30 来源:甘肃日报 张懿红

  曾担任过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的马步升,他的名字在文人圈里是响亮的。不过,中等个头、相貌平凡的他在人群中并不醒目,而且生活中的他其实是个非常低调的人,衣着简单随便,从不刻意打扮。他喜欢穿颜色鲜艳的T恤,却不讲究搭配。可是那种风流潇洒、落拓不羁的风度,总让我想起轻裘缓带不鞋而屐简约云澹超然绝俗的魏晋名士。

  记得初识马步升是在某次作品研讨会上。当时我初入评论圈,批评标准尚处于变动不居的成长期,加上不谙世事不善交际,对圈里大腕及其格局一片茫然。但是,马步升一开口,那种恣意幽默、飞扬跳脱的话语风格就一下子吸引了我。再复杂的道理,经过他深入浅出甚至不乏粗俗的比喻、类比、引证,也会变得通俗易懂。自然,这只是马氏魅力的冰山一角,虽然由于个人爱好,我首先留意的就是他那种脱口秀一样信手拈来的幽默。我总觉得,只有心灵通透放旷自然无所畏惧的人,才可以跳出人为划定的藩篱,发现世间万物之间那种自由、平等、浅显的关系。

  后来我发现,他可不止这一样耍宝的本钱。有次别人发言提到某位不甚有名的抗日将领,他接口就噼里啪啦说出该将军的详细履历,包括何时到过西北,指挥过哪些战役,歼敌数目,历史评价等等,我当时就被惊呆了,立刻倾倒于他的博闻强识。相对于我感受的强烈震撼,在座其他文坛人物的反应就平淡多了,可以说十分淡定,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他们当然无数次见识过马步升惊人的记忆力和广博的学识,早就处变不惊了。他可以描绘中国历代移民的历史和路线,他可以信口评点乾嘉学派代表人物的学术成就及其特点……平生混迹学术圈、文化圈,我见过的学者、文人不少,其中不乏饱学之士,但算得上才子的却寥寥无几,而马步升就是堪称才子的弥足珍贵的那一型。如此汪洋恣肆的才华,自然必须形诸文字,否则岂不浪费?因此,检视马步升的成果,可谓琳琅满目丰富多彩。既有短篇小说集《老碗会》,长篇小说《女人狱》《青白盐》《一九五○年的婚事》《陇东断代史》,也有通俗历史读本《燃烧的太阳旗:侵华日军秘闻录》《兰州历史文化:兵戎战事》;既有散文集《一个人的边界》《天干地支》,也有文化研究著作《走西口》《西北“男嫁女”现象调查》,还有另类文学史《刀尖上的道德:透过文本看中国侠史》。查看期刊上他发表的各类文字,更是不计其数。他在历史文化、文学评论、小说和散文创作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逐渐熟悉了这个人以后,更发现马步升是一个扎根于西北黄土地的“老实人”(这是他自己的用词)。他游戏人间而风骨自在,脱俗而入世,古道热肠,文学目光凝注生养他的这块土地,钟爱鲜活朴素的民间道德、礼仪和话语。以前看他的小说《青白盐》,不太喜欢那种滔滔不绝的夸张语气和繁缛语言,到《一九五○年的婚事》他转向更加粗俗响亮的民间话语,我才意识到贯穿其中的审美追求。他经常说到文化之根对作家的重要性,这体现于他自己的创作实践,不仅在于那种脚踏实地田野调查游历山水的热情(记得有一次参加会议组织的省内短途考察,快结束的时候他跟二三朋友商量一番,居然背起简单的行囊直奔西藏),在于他对民生疾苦的深刻关注(中篇小说《娘家三千里》对大饥荒真相的追寻使它成为一部振聋发聩之作),在于他对故乡历史风物、家族传说的痴迷(体现于他所有的小说),更在于他骨子里对民间价值观积极面和民间话语强大生命力的认同。他笔下最爱的人物始终是充满侠义精神的儿女英雄,无论《青白盐》里的“我家老太爷马正天”,还是《一九五○年的婚事》中出身老区的县长马赶山。而在小说语言上,他始终立足于民间话语,尝试不同的话语效果。《青白盐》文白杂糅,将陇东方言与古典香艳体出人意料地混搭在一起,率性豪壮与矫揉造作的并置张力十足,结合地方豪士与奸诈官员这两位顶尖人物的对决,凸显北方与南方、民间与官方由来已久的文化冲突;《一九五○年的婚事》则以陇东粗话脏话、乡村礼仪习俗为叙事话语的主体,另类英雄马赶山与他的粗口如影随形,构成这一形象不可或缺的个人魅力。可以说,对仗工整、音调铿锵、充斥套话俗语极端夸饰的古典语言风格,以及酣畅淋漓、活色生香的陇东粗言秽语、脏话艺术,在马步升笔下不仅是一种话语实验,更是一种文化立场。在两者的冲突与融合中,马步升寻找着自己的根基性存在。

  马步升其实是一个说不尽的人,在文学之路上,他已经走出很远,而他正在向更远的远方大步迈进。

  马步升:1963年生,甘肃合水人。著有小说、散文和学术论著500余万字,获国家及省级文学奖20次。长篇小说主要有《女人狱》《青白盐》《革命切片》《一九五○年的婚事》《陇东断代史》等,中短篇小说代表作有《老碗会》《哈一刀》《一点江湖》等,散文集主要有《一个人的边界》《天干地支》《陇上行》等,并有学术论著多部。作品入选各种选刊、选本及年度选本100多篇,有8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阅读教材及高考模拟题。曾任第六届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第十届骏马奖评委。中国作协会员、甘肃省作协副主席,现供职于甘肃省社科院。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