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作家应当怎样打榜? (聂震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17日09:50 来源:人民政协网 聂震宁

  如今许多事情都要打榜,不打榜似乎不足以说明问题。譬如,世界企业500强、世界高校排名50强、世界高校排名100强、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100、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100、世界各国国民人均读书量排序……总之是应有尽有,不一而足。早几年,媒体上打出了一个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那时我不太在意,也不曾上网点击。因为那时候注意力主要在文化企业30强上,在若干场合我都发表意见,认为文化企业排座次,只论经济规模不论文化贡献,值得商榷。眼下自己不再做文化企业了,忽然就对近来发表的2013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感兴趣起来。

  据说,早几年每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只要一面世,总有质疑声随之而来。今年亦不例外。作家富豪榜刚刚发出,就有地方报纸采访上榜作家苏童,苏童就说,这事跟他扯不上关系,做榜单的人只是开了一个玩笑。大有不屑一顾的意思。接着又有著名新闻通讯社的记者针对榜单的内容做出分析,指出: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位列第二合情合理,但其余位列前十的作家要么是写童话的,要么是写青春文学的,难觅纯文学作家。继而指出,这份榜单应该更名为中国通俗文学或商业文学富豪排行榜。也有著名文学批评家指出,上榜的许多作者并不是作家,因为其图书并不是文学作品,而是明星回忆录、文史普及读物、学术普及读物等畅销书,榜单基本上与文学无关。还有文化批评家很生气,说:作家富豪榜是对文学的公开骚扰。

  榜单主办方当然不能接受上述种种批评和诘难。主办方解释,发布榜单的目的是推动全民阅读时代的到来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接着主办方又说出了一个朴实的目的,榜单也为的是反映中国作家的生存状况。这当然是堂而皇之而且令人感动的。可是,从2013年富豪作家榜单来看,上榜作家们的生存状况都相当不错。幻想文学作家江南以2550万元年度版税收入成为中国作家新首富,莫言以2400万元版税收入继去年稳占榜眼,而去年首富郑渊洁以1800万元版税位居第三。央视知名主持人柴静凭自传作品《看见》1150万元的超高版税登上第10名。电视主持人白岩松、乐嘉、孟非、杨澜等也都在排行榜中。有趣的是知名导演冯小刚,他在导演电影的同时也拿出了一部随笔集《不省心》,100万元的版税令这位“中国导演富豪”首次当上了“中国作家富豪”,忝列末尾第60。而纯文学作者在榜单式微,除了莫言有诺奖相助外,余华排在第34,贾平凹排名第55,陈忠实排名第57位,苏童则排名第59,略胜跨界的冯小刚。作家们的收入亦然成就为当今富豪。似乎是担心舆论就此将犯“红眼病”,据报载,在放榜颁奖典礼上,一位因电视讲坛而蹿红的学术明星发表演讲,称:“我们今天最后这一段讲话的题目就叫做‘作家就该富起来’,因为作家富起来合情合理合法,符合人类发展的方向!”据说此言一出,立刻获得满堂喝彩。其实,在当今社会,人们早已不会对作家写作致富说三道四了——倘若真能致富的话。还是真正的作家清醒,作家苏童对记者说:如果用财富比拼,作家们只能是弱势群体,论钱财,比不上包工头。

  说实话,读这个榜单,我们不知道它到底是反映了作家已经富起来了的状况还是作家仍然不够富的问题,也许对于作家而言,它什么都没有反映。因为稍微了解一点情况的人们都知道,当今更多的作家根本不能从写作中得到丰厚的经济收益,绝大多数作家还得靠其他职业养活自己。现在纯文学刊物稿费大多每千字200元左右,多也不过500元,通常一部篇幅适中的短篇小说收入也就几千元,况且一个纯文学作家一年也写不出几个像样的短篇小说。而长篇小说创作面临着普遍的出版难问题,实在是高风险行业。拿这个榜单来了解作家的生存状况,实在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那么,在这个用榜单说事的时代,能不能给作家打榜呢?答案当然是勉强的。古人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个说法实在是妙不可言,可谓科学揭示了文化作为今人所说的“软实力”的特性,文化是潜移默化的,文化是一种价值取向,不同文化要比较影响力高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文学创作是一种文化形态,其比较排位也是复杂而难分伯仲的。历来给作家排位都要招致疑问,千百年来的李(白)杜(甫)之争,多少年来的诺贝尔奖、茅盾文学奖备受争议,都说明了这个道理。但无论如何,这些毕竟还是就文学讨论文学,可以公理婆理争论一番,文学为此而多彩斑斓,因为这大体还没有离开文学本体。文学是什么?拿古人的话来说,那就是“诗言志”(孔子),是“《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曹雪芹),是性灵所致(袁枚);用今人的话来说,那就是“正视淋漓的鲜血,直面惨淡的人生”(鲁迅),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是“心灵的体操”(沈从文)。如此这般生发出来的文学作品,讨论它们彼此间的优劣高下已属险途,又如何拿这些作品赚回来的金钱来排位?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