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生活在经典的世界里(朱铁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04日09:52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朱铁志

  柴柯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是我顶礼膜拜的经典中的经典。从在北大读书时第一次接触,到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听了不知多少遍。昨天下班路上,再次把唱片塞进车里的音响中,熟悉的旋律依然让我心潮澎湃。蜗行在北京拥堵的道路上,每天下班都要听一部经典作品,手头收藏的几百张古典音乐CD已经反复听过多次。多年的积累,使它们早已成为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有它们相伴,不论是充满幻想的青春岁月,还是渐趋沉稳的中年生活,都是那样美好和充实。每天让人视为畏途的回家路,于我而言反而是一种热切的期待。在狭小的车内,只要打开音响,音量稍大,马上就笼罩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们所创造的无限崇高美好的氛围之中。无论白天工作有多少烦恼,此刻都在与伟大灵魂的对话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无形之中,精神境界和胸怀气象为之悄然升华。

  请别误会,我并不是在炫耀和卖弄自己的“精神贵族”生活,我只是如实地向读者汇报自己的真实生活,以期朋友们从中受到某种启发。在凡庸的日常生活之中,每个人都不免受到“物”的挤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谁都承认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相伴随的,是人们的物质欲望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的生活再也不能使人安贫乐道。即便是知识分子,也希望挣更多的钱、住更大的房子、开更好的车。为了得到这些“必须”的东西,人们拼命地挣钱、拼命地在名利场中闪转腾挪、使出浑身解数。然而在追寻“物”的过程中,人们不知不觉地丢失了自我、放弃了使人之为人的精神生活,错误地把“欲望”当成了人生的“必须”。这就使我们越来越多地见识了各种各样的“富有的贫穷”“阔气的乞丐”。他们开着产自欧美的名车,却不知欧洲文明为何物;他们的书房中装点着豪华本的十三经,却不曾真正打开研读。在商战的尔虞我诈之中,在官场的钩心斗角之中,他们哪里还有一颗钟情文化的恬静之心,哪里还有追问真理的那份虔诚感情。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也许他们觉得很充实,也许他们感到很得意,但我总觉得,生活之于他们,还是缺少了一点精神层面的东西。如果作一个总体的考量,这样的人生终究算不得高尚而圆满的人生。

  人活在世上,当然离不开物质的支撑,但我以为人对“物”的需求其实真的不必那么多,肚子不饿、身上不冷、有一处还算体面的房子遮风挡雨,庶几可以安心。如果十三亿中国人都在追求美国式的物质生活,再有几十个地球也不够用。在不能马上再生几个地球之前,适当降低自己的物质欲望,合理使用物质资源,减轻地球的沉重负担,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精神生活中去,不失为现实而理智的选择。

  所谓“精神生活”,我以为主要源自“视”“听”两端。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大体能看出一个人的精神定位。读马克思、鲁迅的书,听贝多芬、柴柯夫斯基的音乐,看安格尔、徐悲鸿的画作,欣赏莎士比亚和曹禺的戏剧,与沉湎于普通作品之中当然不能同日而语。在网络时代,各种杂多的信息呈原子裂变的方式迅速增长,使人目不暇接。在“有涯”之人生旅途中,如何将“无穷”的知识最大化,使人生因此而丰盈,因此而精彩,是活在当下的芸芸众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很多受人尊敬的前辈学者无数次地给出过答案,那就是阅读经典,与人类文明的顶峰对话,把有限的时间投放到真正值得一读、值得一看、值得一听的经典作品之中。叶朗先生就曾多次告诫青年把时间用在阅读经典上。他曾在课堂上说过,人类文明积累下的各种著述卷帙浩繁,遍览是不可能的。但各种学科真正看家的经典著作通常有限,如果能在选定的学科领域老老实实读上十本经典著作,力求读懂、读通,就为自己的精神生活打下了相当了不起的坚实基础。有了这层精神底色,今后的人生画布上就可描绘更加绚烂的美丽图景,未来的人生交响中,就可奏响更加激越的美妙旋律。

  西谚有曰:“驴子宁要草料而不要黄金。”我们不是驴子,因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阅读经典的努力之中,是我们追求高尚而充实的精神生活的不二法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