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无愧于这一光荣桂冠(高莽)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28日10:43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高莽

  《桂冠》一书是我编纂的一部关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肖像和传略的书,从2009年开始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连载,前前后后延续了两三年之久。

  诺贝尔文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到2012年,前后111年,荣戴桂冠的人109位,来自39个国家。

  这次出书我将原来发表的文章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增加了近年的几位获奖者。全面补充了作品的内容。增加了获奖者与中国的关系及他们的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的情况。将原来的画像重画了多帧,并增加了一些照片作为插图。

  诺贝尔文学奖是历史最长、国际影响最大的文学奖项之一。获奖人多为各国精英,或由于获奖而变成世界瞩目的知名人士。事实上获此奖的人也不见得都是文坛巨匠,而有些文豪大师反而未得到此奖。

  从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起,桂冠获得者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欢欣,有的意外,有的冷漠,有的拒绝,甚至有的因获此奖而大难临头。

  有人认为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1901年)应授予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事实上却给了法国的苏利·普吕多姆。此事招致以列维尔金教授为首的42位知名人士的抗议。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拒绝授予托尔斯泰的原因,是托尔斯泰对现行制度的批评态度。1902年、1903年、1904年,有人继续提名托尔斯泰,但都被评委会以先前作出的决定为借口予以否决了。他们指责托尔斯泰仇视文化、国家、宗教和人类的一切价值观。1906年又有人提名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给芬兰翻译家叶尔纳费尔特的信中说:“……恳求您不要让他们授予我诺贝尔奖。”有人进一步推荐托尔斯泰为和平奖候选人,他在回朋友的信中表示自己的态度:“我之所以拒绝,是因为坚信金钱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我国就开始注意到诺贝尔文学奖了。

  1927年,瑞典探测家斯文·海定到中国来考察,曾与刘半农商定,拟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台静农征询鲁迅本人的意见。鲁迅于9月25日复了一封信加以辞谢。这封信意义深远,择印部分如下:

  静农兄: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好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学,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

  据说在不同的年代有人曾经提议林语堂、巴金、老舍、艾青、沈从文、钱钟书、王蒙、北岛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但都因故交臂错过。

  从上世纪初起,西方文化东进,我国文学事业经历了破旧纳新,吸收外国营养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后,又饱尝各种运动和“文革”之苦,如今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文学人才,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鲁迅先生当年所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华民族已经屹立于世界之林,具有民族特色的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纷纷面世,被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传播,并获得多种国际性的奖项和荣誉,甚至登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殿堂。莫言即是2012年摘取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土生土长的中国作家。世界读者的目光终于转向历史传统悠久又充满时代活力的中国文学。

  祝愿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不同国家的作家们,能无愧于这一光荣桂冠,愿他们一代胜于一代地本着和睦相处的理念,一浪高于一浪地发展下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