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断了线”的《风筝》(陈漱渝)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27日14:31 来源:人民政协网 陈漱渝
作者近影

  早春二月,绍兴的晴空升起了一只只风筝:有的状如螃蟹,淡墨色;有的状如蜈蚣,嫩蓝色。还有一种简陋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放得很低,相形见绌。天上的风筝与地上的杨柳芽、山桃花交相辉映,把一幅南国春色图呈现在人间。在这群玩风筝的孩子中,就有鲁迅的三弟周建人。据考证,周建人对放风筝产生兴趣萌发于1901年初春,当时他十三岁。这件事得到了刚出狱的祖父周介孚的鼓励,因为周建人体弱多病,消瘦不堪,边放风筝边跑,对身体大有好处。1925年1月24日,鲁迅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篇《风筝》,最初发表在《语丝》周刊第12期,后收入散文诗集《野草》。

  作品中有一个情节:作为兄长的“我”嫌恶放风筝,认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有一天,“我”发现“小兄弟”躲在后园堆积杂物的小屋自制蝴蝶风筝,一怒之下,就把风筝的翅骨折断,风轮踏扁。十四年后,“我”读到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年届中年的“我”诚恳地向“早已有了胡子”的“小兄弟”道歉,乞求他的宽恕,然而“小兄弟”却什么也记不得了,于是“我”的心只得依然沉重着。

  不过,《风筝》中的“我”不能跟生活中的鲁迅画上等号。据周建人回忆,他的童年时期并没有发生鲁迅折断他风筝翅膀的事情。他13岁那年春天,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求学,正在抒发由于“兄弟竟居异地”的思乡之情(如撰写《别诸弟三首并跋》),而没有发生兄弟之间的直接冲突。因此,《风筝》一文就不能单纯视为鲁迅的“自叙传”,而是表达了中年鲁迅关于儿童教育的重要思想。

  就是这样一篇好文章,居然被“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更换掉了。主要理由,是鲁迅这篇作品“很难读懂,文字较晦涩”。某语文特级教师表示,删掉《风筝》,“可以降低阅读难度”。(参阅2013年9月5日是《解放日报》“文化版”和同日《文汇报》教科卫新闻)。不过,据新浪网调查,有71.5%的调查对象反对“鲁迅退出语文教材”。

  据我所知,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风筝》就被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这四大出版社六次选入语文教材,被其他出版社五次选入教材。比如,傅东华、陈望道编选的《基本教科书·国文》,就选收了《风筝》,1932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当时选收此文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学习回忆性记叙文的写法,掌握想象性素材的取舍标准。1937年宋文翰按当时的课程标准编选了一本《新编初中国文》,由中华书局印行,其中收入鲁迅的创作和译文共七篇,其中也包括《风筝》。编者还收入了孙福熙的《大家都放起风筝来呵》一文,要求学生与鲁迅的《风筝》对照阅读,以加深印象。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套教材中,《风筝》同样赫然在目,成为了保留教材之一。令人诧异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4年之际,这只《风筝》却“断了线”。

  鲁迅作品的确有其时代性,有些篇什也的确晦涩难懂(如文言论文,《野草》中的某些篇什),并非全部适合选入教材,也可以根据时代需求对所选篇目进行调整,唯独《风筝》适合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因为不但文字浅显可诵,而且文中关于释放儿童天性的主张,更切中当今应试教育的弊端。记得鲁迅有一篇杂文谈“选本”,说有些选者目光如炬,有的选者目光如豆,看来还真的是这样。不过,在《红楼梦》也位居“死活读不下的书”排行榜榜首的当下,鲁迅的《风筝》“断了线”也是一件并不罕见的事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