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与深圳共生共长的作家燕子(闻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26日09:50 来源:中国文化报 闻 毅
 燕子及其“红尘有道”系列作品 燕子及其“红尘有道”系列作品

  近日,作家燕子的“红尘有道”系列分别由金融出版社、海天出版社出版,这是燕子继200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新都市风情系列”五卷之后的第二套系列文学书籍。“红尘有道”系列共有7卷:《市委书记》、《盛世惊澜》、《正心厚术》、《地底诱惑》、《仁者之花》、《局部爱情》和《活在人间》,包括报告文学、小说、散文等体裁。

  燕子本名赵小燕,现为深圳市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深圳文艺通讯·百家》总编辑、深圳市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会员。自1994年至今,燕子在《当代》、《十月》等文学期刊发表中篇小说,中、长篇报告文学近20篇,出版发行16部作品、500多万字。11月17日,由深圳市文联主办,市文联创研部、市作家协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燕子“红尘有道”系列作品研讨会在深圳市文联举行,多位国内著名评论家、专家学者对燕子的文学成果和作品特征进行了多角度较全面的探讨。

  肯定和弘扬正面精神价值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文化学者王京生曾评论:“对于深圳的许多文化现象,可以做出现代的时髦的解读,但燕子的解读却始终强调人类永恒的价值观念,她的创作始终未偏离主流价值观念,写得非常干净。”评论家何镇邦曾评论:“燕子的作品充满‘三情’:都市情怀、敏捷才情、乐观情怀,还有一种难得的自律,‘言归于正’。这种‘正’不仅来自社会规范,更重要的是来自作家的人品、人格。”评论家雷达认为燕子是个具有责任担当的作家,也是个对社会、对人民的生活有深度关怀的作家。“当下的许多文学作品,缺少肯定和弘扬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力,而这恰恰应该是一个民族文学精神能力的支柱性需求。作家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构成,不仅要书写自己的个体情感,更要善养浩然正气。”评论家鲍十认为,燕子作品其中一个特点,是很有正能量。正能量是目前这个社会很稀缺的一种精神资源,我们整个文学、文化还是缺乏这种东西,所以很难得。评论家尹昌龙认为燕子的写作是有价值关怀的写作,堂堂正正,把光明的、希望的、善良的、诚信的东西,把基本的价值观传给读者。深圳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罗烈杰评价,燕子是一位非常勤奋、也非常有责任心的作家。

  与会者充分肯定燕子作为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感,认为其作品呈多元化、多层次,视点大都切入当今最生动的现实生活,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市委书记》写出了主人公李统书在官场中的一种踏实走法,驱除官场的妖魔化。在官场小说套路相对固定的情势下,书写一个真实的官员,意义非凡。《盛世惊澜》是2003年春“非典”期间深入一线采写、全国最早披露“非典”真相的长篇文学作品之一,向全国读者传递真实、正面的信息,产生广泛影响。《正心厚术》真实地再现一位仁心仁术、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好医生形象。《地底诱惑》描写了城市建设者的生动群像。这些作品充满正气、大气,讴歌人类永恒的人性和真善美,传达人类因为理想和信念而产生的伟大力量。

  创造性塑造典型的文学形象

  与会专家认为,燕子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具有社会关注度,又具有细微的情感观照,读来有跨界之感。其行文简明大气,塑造人物活灵活现,几行字间,人物立现情貌。而十分不易的是,其笔下多篇报告文学,真人真事,或政要或模范,却能独生情趣,说来容易写来却难。可见作者文笔与思想之成熟。

  雷达说,燕子是一位创造力非常旺盛的女作家,具有深圳特区特有的那种开放与潇洒、敏锐与活力。她的创作道路几乎是与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共生共长。深圳不但给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同时也给她提供了心灵体验的空间和思考人生的契机。燕子经常表现出来的是记者和作家的双重角色,文人和女人的双重身份,她的作品因之也呈现出纪实与虚构的双重文体。她写了相当多的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大特写、大通讯,这时她更多发挥记者的眼光和功能,迅速抓住事物的表象,让正在涌动的事实说话,充分保留生活本身的丰富性和庞杂性。她同时写了相当数量的长、中、短篇小说,表现出较强的虚构能力和叙述能力、运用情节和细节刻画人物的能力,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时她表现的主要是作为小说家的本领和手段。

  评论家李华认为,报告文学《正心厚术》第一是真实,第二是生动。作者在坚持“非虚构”的原则下,较好地运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使报告性与文学性趋于有机统一,其小说功力包括思想情感和文学想象力,在这部报告文学创作中如鱼得水,得到了相对自由的发挥和舒展。书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细节描写,对于作者的思想情感、创作个性的表达,对于作品的人物性格塑造、形象刻画、情节发展、现场感营造、气氛烘托乃至主题深化,都起到了“文学”性的助推和点睛作用。集中起来,就形成了一种细节结构,清晰地体现出燕子报告文学创作的真实、生动、温暖、细腻的写作风格,和文学化、作家化、感性化、女性化的叙事特征。

  评论家周思明认为,报告文学《市委书记》的价值在于严格地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并以生动朴实的文字、鲜明突出的个性刻画、曲折跌宕的情节结构、鲜活感人的细节呈现,成功塑造了从政人物李统书的正面形象。作品彰显了这样一个理念:官场文学的责任不应仅仅是“揭幕”,更要为政治生态的良性转变和国民性的批判改造提出自己的实践构想与精神蓝图,为人们尤其是年轻读者提供积极的人生经验、阳光的做人经验、良性的从政经验。在这个意义上,《市委书记》不仅具有文学的价值,也有超越文学的价值。

  评论家张军从燕子的小说作品阅读现象进行了“内在于感性形式的意义阐释”。他从“回到文学自身、回到作品去”“回到作品的意义中去”“回到事物的本源去”3个层面分析了《局部爱情》、《法定的约会》、《冲红灯危险》等小说篇章,认为这样可以深入到作品的内部,把握事物的本质,抵达作品意义的彼岸。在《一个白领一生中的24小时原生态》中,作家最后揭示的意义是多维度的,这种启发性的“罗生门”,会使“一千个读者产生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林黛玉”。因为小说结局留有余味,使读者产生丰富的遐想空间。

  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与书写

  多位评论家认为燕子在作品中,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现象具有很深、很多的思考。评论家郭小东说,燕子虽然没有系统且详细地告白她为这套文集经营着的“道行”究为何物?也没有明确地告知我们,她之导引的“道”,有多少“另辟天地自立宗旨”的意味,然而她对这套丛书的把握与期待,却分明诉之对“天道”的颖悟,有一种救世的想望与情怀。系列作品中各个相异的题材所构成的思想资源,是燕子意欲通过作品的文本间性,也即互文性而达至的一种文学理想。是故她写李统书,大胆泼辣甚而剖析至深。其描写对象不在塑造,而在于析道。所谓盖棺定论尚早,英雄人物阙如,由“抗旨”而引而不发,无媚无隙,是以道之。燕子的聪明,正是她的厚朴。燕子的写作,由于悟道而亲近粗鄙的生存之境,在琐屑、慵懒、残破的人生里,织补出洒满阳光经纬的图画、气象。在滚滚红尘中,疏离出一种近乎清洁的精神。使之“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艺术境界与道德精神在燕子的作品中,虽未必天缘巧合,却不无蔓衍,是随物因变,不拘常规的。她已然摆脱了功利性的写作,随机而道。鲍十表示,“红尘有道”作品系列的名字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思考,而且不乏哲学上的一些意义。

  期待更具艺术性与穿透性的作品问世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也尖锐地指出了燕子作品中的不足。广东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孙丽生在评论《市委书记》中指出,在讲求真实的前提下,同样提倡要有个性化、典型化的人物故事、细节、情节等,才能够保证作品有现场感、立体感,也才能使整体上具有可读性、艺术性和思想性。该作在这点上还有些差强人意,不难看出作家写得比较仓促匆忙,可能报告的成分多了,那些可以引人入胜,令人思考的人物、矛盾、交锋碰撞的情节细节等文学元素似乎少了一点,现场感、立体感也就显得不够丰满。同时,文中对潮汕人的描述也有分寸把握不够到位之处,比如,把潮汕人比喻为“东方犹太人”不恰当,是种贬损,提醒作家今后注意。

  评论家们认为,燕子的作品有点失于庞杂,其才情在小说创作方面比较突出,希望她在今后的创作中,缩小战线,集中力量,沉下心去,打磨出更加优秀的文学艺术精品。

  燕子在发表创作感言时说,有时读到一些真正伟大的作品,感觉很绝望,因为觉得自己的境界、视野、思想力和笔力都不够,很难达到那样的高度,但是她不会放弃努力。她衷心感谢专家学者真诚、专业的批评指导,认真吸收营养。她说:“20多年前踏入深圳这块热土那一刻,我就感到自己注定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深圳给了我成长,还有文学。我不惧怕文学带来的疼痛,其实,它已经给了我最深切的温柔。”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