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讲好中国故事才是本分(余飞)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15日09:16 来源:人民日报 余 飞
  漫画    徐鹏飞   漫画   徐鹏飞

  文化产品全球竞争的时代,也是内容为王的时代,本本分分地讲好中国故事,赢得本土观众,走向世界才有基础和可能

  这几十年来,有不少中国电影在欧洲各大电影节上斩获大奖,然而细究起来,它们中的大部分是在展示一种“文化奇观”。镜头对准的要么是三宫六院,要么是三寸金莲,要么是秦淮佳丽,这种靠制造“惊奇”赢得的关注,是不具备可持续性的。中国电影真正的本事是把我们民族的英雄好汉拍成世界仰慕的主人公,把感动了我们自己的故事拍得让世界感动。几十个人去救一个战士能拍成世界影迷津津乐道的《拯救大兵瑞恩》,一个情报人员在一天之内的冒险经历能拍成连续八季近200集的美剧《24小时》并风靡全球,为什么我们堵枪眼、炸碉堡、千钧一发的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无法走向世界?

  说到底,还是不会讲故事,尤其不会对主题进行正面强攻。我们最擅长的是绕道走捷径,靠讨巧从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因为绕道,所以不可能大家一起走,单枪匹马不可能汇聚成真正的力量;因为绕道,所以表现的多是视觉上的、博眼球的、浅表性的奇观,无法传递丰富的内涵,也不能把中国文化真正的精华传递出来。

  日前举办的第三届两岸三地电影编剧长沙高峰论坛,围绕的主题不是别的,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给中国电影的故事表达把把脉。

  讲不好故事,就得不到观众认同,没有观众的认同,就会被淘汰,影视产业的残酷性不容置疑。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制作不再是票房的必然保证,而一个好故事和一个讲述故事的好方式会让影片胜出。这两年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它就像一只小鸟,只是想讲述个人与家庭的困境与追求而已,但却得到了全球观众的关注和理解。其实我们自己的“小鸟电影”也已经出现,这些作品自主而又灵活,都是从小处着手,从普通民众的生活着手,反映的却是这块古老大陆经久流传的文化与智慧。比如投资仅数百万的小成本作品《钢的琴》,虽然因为各种原因,票房不尽如人意,但其艺术水准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今年票房大火的《泰囧》、《中国合伙人》、《全民目击》等,其制作成本相比那些大片,尤其是好莱坞大片也只能算九牛一毛,但无疑在市场上显了一把身手,获得了观众的认同。

  这些成功的案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编剧的重视以及对编剧规律的尊重,甚至直接就是编导合一,而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就是讲故事、讲好故事的努力方向。文化产品全球竞争的时代,也是内容为王的时代,电影作为一门大众艺术,其为大众所需要的根本就在于故事,包括这故事的内容、形式和蕴含其中的情感、价值观。我们所预言的电影的努力方向之一,必然是回到故事,在具体的生产流程上就是重视编剧工作。

  有人会问,《钢的琴》等国产片在国内的口碑并没有复制到海外再获殊荣。讲好故事就能出海、就算成功吗?

  这里需要我们重新考量何谓“出海”。中国人消费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不说别的,国际上所有的汽车巨头都为中国市场修改了他们产品的轴距,看中的正是这块市场的巨大潜力。世界电影的霸主好莱坞,在近几年的作品中也经常用到中国元素,中国地标、中国演员不时出现在像《碟中谍》、《钢铁侠》这样与中国毫无关系的好莱坞电影之中。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现在就是世界电影市场上最大的“海”之一,占据了中国市场,就是将世界最大的“海”变成了自己的“领海”。如果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喜欢本国的电影,国外的电影将很难分走我们的票房,这本身就相当于我们在海外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如果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喜欢本国的电影,我相信这种电影的水平也一定会获得世界的认可,甚至成为一种新的标准,被追求中国市场的片商所追捧。全世界都在“觊觎”着我们,我们为什么放弃自己去追求泛国际化?所以,不如回过头来,本本分分地讲好中国故事,赢得本土观众,走向世界才有基础和可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