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韩作荣去另一个世界与风为邻(年世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14日16:27 来源:羊城晚报 年世墨

  从网上得知原《人民文学》主编韩作荣11月12日凌晨去世的消息,内心感到既突然又难过。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一个诗人的离去照例是掀不起任何波澜的,现在的人,关心位子、票子,关心房子、车子,有多少余力关心诗歌和诗人呢?

  今年9月,作荣先生到湖北图书馆讲座,我有幸躬逢其盛,当面聆听教诲,算是我与他在世间仅有一次交会。作荣先生是应“长江讲坛”的邀请来湖北武汉讲座的。讲座的主题是《生活与读书》。

  那天,我去得比较晚。这样的讲座,既不是股票,又不是理财,能有多少人去听呢?没想到,去图书馆领票的时候,前面竟然排起了一小段队伍,发票的小姑娘一边发票,一边嘀咕:今天的人还很多呢。及至走进报告厅,300人的座位几乎满座。有老人,有青年,还有家长带着小孩子,几乎各种年龄层次的人都有。作为一个并没有大肆宣传推广的普通文学讲座,这样受热捧还真出乎我的意料。

  讲坛的布置十分简单,一个讲台,一杯茶,作荣先生身着短袖T恤,也似乎并没有带什么讲稿,就这么开始了讲座。他的语速不疾不徐,吐字清晰有力,像一颗颗豆子从嘴里蹦将出来。我记得那天他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人的理解,二是读书与人生的关系。他讲到人活着必须懂一点哲学、美学和诗学,这样才能免于成为一个无趣的人,这就需要多读书。他还讲到,一个人搞文学艺术,如果不读几百部文学名著就不太可能有基本的创造。

  他谈到叔本华认为,人因为读书太多而变得愚蠢,但他也同时指出“人的头脑不是容量有限的器皿,而是化解精神的胃……读了太多书之后人是聪明了还是愚蠢了,认识深刻了还是肤浅了,问题在于人而不是书”。这样的见解让我大开眼界,感觉这些道理虽不深奥,但的确是“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皆无”。能把生活中众人熟视无睹的普通道理,提炼加工,再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出来,不正体现了作荣先生深厚的学养吗?

  那次讲座无疑是成功的,人们沉浸其中,几乎没有中途退场的听众,相反很多人认认真真地记着笔记。讲座结束后,许多人意犹未尽,争相提出问题。作荣先生不厌其烦,一一作答,诚恳而又耐心。

  如今,作荣先生离开了人世。他走的时候,武汉一改前几天的温暖,正下着一场冬雨。我记起作荣先生《冬天的树》中的诗句:“树在冬天喜欢独处/风是位忧郁的邻居。”作荣先生正如一棵参天大树,也许真是厌倦了尘世的喧闹,去另一个世界与风为邻了。希望他一路走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