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文学“边缘化”了吗(文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11日09:22 来源:中国作家网 文 畅

  所谓文学的“边缘化”,是对文学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所起作用和所处地位的一种估量,也是对文学社会价值的一种评论。对于这样一个关乎文学社会作用、地位、价值的根本性原则问题,从事文学工作和不从事文学工作的社会成员,都应该有个明确统一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文学作用的应有发挥,有利于文学的发展繁荣。首先必须认识到,文学在任何社会都属于意识形态,它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时又服务于经济基础,它既有独立存在的自主性,同时它又依赖于所存在的经济基础,因经济基础而存在而发展而展示其具体形态,有依附经济基础的广泛性。有什么样式什么特征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式和特征的文学。文学虽然独立地存在于社会,但它与社会经济,与社会各行各业,又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工业、农业、商业、科技、教育、交通、司法等各行业,就必然创造出反映这些行业题材的文学作品。文学遍布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各种地方。当今市场经济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学创作则必然贴近这个中心,反映这个中心,服务这个中心。文学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联,而经济建设也需要文学予以抒写反映。文学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密不可分,怎么能说文学在社会上边缘化了呢?文学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产物,又怎么能说文学在社会中处于边缘位置呢?文学既独立存在又与社会各行各业广泛紧密联系,这就不存在文学在社会上“边缘化”了的问题。文学不是大树的年轮处于紧靠外边那圈,也不是城市某个地方位于城乡结合部那块,更不像球场紧靠边线,国土紧靠边界。若讲边缘,这些才属于边缘。而文学是与社会经济、与社会各行各业紧紧地连在一起的。所谓“文学边缘化”的说法,是对文学这一社会意识形态缺乏本质性的深入理解,是对文学与各行业关系缺乏实质性理解的反映。

  文学是一切艺术形式之母,无论戏剧、电影、曲艺、歌舞,都以文学为基础,以文学脚本为基础,倘若没有了文学,其他的艺术形式也就必然随之枯萎了。在当今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中,亟需文学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加繁荣,亟需培养更多的文学杰出人才和创造出更多的文学精品。在今天如此自由和谐、蓬勃发展、生机盎然的文学大好态势下,在文学人才辈出、文学精品迭现的繁荣辉煌历史时期,文学“边缘化”的说法岂不太脱离实际?这种对文学不切合实际的估量,虽然是出自少数人之口,也必然为多数文学工作者所不能接受,无论所持这种说法者的动机如何,但这样看待当今文学,在客观上是贬低了文学在现代化建设中应有的地位,弱化了文学功能的积极作用,对多数文学工作者在心理上是种消极刺激。所以我认为,文学“边缘化”说法是消极的,不可取的,也是无益的。

  应当说明的是,过去有一段,有的文学作品为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在一个地区或全国大肆宣传,人为地产生了轰动,名之曰“轰动效应”。这是那一阶段文学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为政治服务的表现,把文学提高到不适当的地位。这不是文学的正常社会现象。当取消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也不主张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在社会上处于它应有的重要地位,这才是正常现象。现在有些文学精品在社会上虽有广泛影响,但没搞得那么“轰动”,不能因此就说文学“边缘化”了。

  说文学“边缘化”,也是对社会结构缺乏深刻理解的表现。当今的中国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诸多人和物构成的具有密切联系且又错综复杂的有机整体。中共中央十八大政治报告,将中国社会高度概括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位一体,既各自独立,又密切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五种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机协调发展。它不像前面所说像树木年轮那样一圈一圈地摆放,也不像地图那样板块式构成,社会结构是个相互交织、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不存在哪种行业在第一圈,哪种行业在靠边那一圈。社会结构不是这样机械地摆放,所以就不存在哪种行业、哪种工作被“边缘化”了的问题。应从社会结构的特殊性上来理解是否“边缘化”的说法。至于在实际生活中,领导人对某项事业不够重视,那是认识和工作态度问题,应另当别论,与“边缘化”并无关系。

  至于如今阅读文学作品人数多少,也应作具体分析。必须承认,改革开放后文学作品的出版与改革开放前比较,已经是成倍地增长,虽作品良莠不齐,但文学这种精神食粮已经充分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还应看到,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更为繁忙了,节奏加快了,业余活动内容多元化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还是天天接触文学,看文学书,看文学报刊,看电影,看电视文艺节目,都是在阅读文学,欣赏文艺。文艺吸引人们,人们也离不开文艺。应当说,文艺与社会成员的关系更密切了,所以应从广义上、以更开阔的视角来看待而今人们与文学的关系,看待人们如何热心文学。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始,笔者所在城市有中国作协会员四五人,省作协会员30余人,市作协会员200余人。到而今,全市中国作协会员已发展到20余人,省作协会员百余人,市作协会员近500百人,虽然不是各级会员而爱好文学或搞业余文学创作的人更难以计数。上自耄耋老人,下至读书儿童,都试笔搞文学创作,足见人们对文学的兴味。在上世纪80年代,全市只有一种文学刊物,现在则发展为4种,且来稿者踊跃,稿源丰富。目前,全市每年都出版几十本各种体裁的文学著作,文学氛围相当浓郁。上述种种情况,很能说明当今文学对人们仍有相当的吸引力,文学的发展繁荣正在为建设文化强国添砖加瓦,这完全不是文学处于“边缘化”的冷漠现象。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今网络文学异军突起,发展繁荣,更值得关注。网络文学,参与人数之多,发展面之广,行为之迅疾,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都是前所未有的,它为文学拓宽了领域、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也充分表明,文学非但没有边缘化而是更加蓬勃向荣了。网络文学是现代中国文学新的汹涌洪流,万不可等闲视之,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博大的感召力。

  文学“边缘化”的说法虽然不能成立,但文学本身确应进一步发奋自强,在多出人才,多出精品上下功夫,在全面提高文学工作者素质,努力提高作品质量上多做工作,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文学应有的更大贡献。目前,从中国作协到地方作协都精心努力,敬业工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文化(当然包括文学)的大发展大繁荣而创造性地工作着,这就是中国文学的希望,也是广大文学工作者的衷心愿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