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童书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谢正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06日10:39 来源:新闻晚报 谢正宜

  一本安徒生童话有上百个版本 校园小说大多虚拟童年生活

  童书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

制图邬思蓓制图邬思蓓

  在整个遭遇数字出版冲击严重的图书市场中,童书出版则“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童书联盟执委会主席范晓红昨在上海透露,中国童书零售市场正以4.3%的年增幅拉升,去年一年,童书在网店的销售增幅达70%。

  业界普遍看好中国童书市场,与正在成长中的一代父母十分舍得在孩子阅读上进行投资有关。数据显示,欧美发达国家的童书占本国图书市场的份额一般在16%至25%之间,而中国目前只有10%左右,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于是,童书出版成为出版业的最有吸引力的蛋糕,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开始涉足。然而,少儿图书领域所沉淀下来的资源仍属稀缺,因此在少儿图书市场上,重复出版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样的题材同样的内容形式目不暇接。

  首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开幕在即,这一上海书展的全新子品牌,带着众人的希祈,成为带着童书出版市场远航海内外的一艘“航空母舰”,而启航之初,对于“载运内容”的梳理,也已迫在眉睫。如何在童书出版领域读到真诚、读到责任、读到品质,同样也是上海国际童书展的追求。

  【现象1】

  上百版安徒生童话令人无从选择

  在上海国际童书展开幕之前,记者专程到上海各大书店感受一下儿童图书专柜的火爆。在和很多小读者及家长们的聊天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这一架子书几乎都是一样的,我们该选哪本呢? ”记者发现,光儿童文学名著就多达数个书架,出版单位将近三十余家,全国出版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儿童文学名著的出版单位不下上百家,记者在某图书网站上搜索了一下,仅《安徒生童话》就可以搜索出1100多条结果,有珍藏版、故事集、精选本、绘本、学生版、注音版、拼音美绘本等;《格林童话》可以搜出900多条结果……以上儿童文学经典也被多家出版社称作“影响孩子一生的世界名著”或“世界儿童共享的经典丛书”。自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大卖后,似乎全中国的小学生都变成了一种类型——“淘气包”。林林总总的“淘气包”、“小淘气”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甚至有些图书连设计包装都模仿得犹如孪生兄弟。近两年,随着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畅销,似乎众多“作家”都“发现”自己养了小动物,瞬间萌发了对动物强烈的热爱……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孙建江表示:“现在的少儿图书市场确实非常热闹,但是这是热闹。热闹不等于繁荣。真正的繁荣是由里到外的、不声张的、自然呈现的。都出一样的书、一类的书,甚至连封面都很像,这样的‘目不暇接’不要也罢。这种热闹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只能是:单一和贫乏。从信息叠加功能的角度看,有效信息等于零。我们不妨做一个追问:热闹的背后是什么?热闹的背后其实是一种不自信。那为何会不自信?这是由于我们缺乏良好的出版生态环境。为何缺乏良好的出版生态环境?这当然就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有关了。举个例子,比如图书盗版的问题。你千辛万苦打造的原创图书,市场刚刚有了起色,盗版来了。你的成本还没收回,盗版者已赚得钵满盆满了。也许这就是转型时期特有的文化症结吧。 ”

  【现象2】

  同一本书在不同出版社重复出版

  当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有限,市场扩大了,出版扩张了,出版社对作家资源的竞争也就激烈起来了,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出版社为了笼络作家,不惜以高版税、高起印数、高曝光率相诱,作家也浮躁地在不同的出版社之间待价而沽,有时甚至是唯利是图,根本就不考虑长期的发展。由此造成的乱象越来越多,恶果也逐渐显现出来:许多著名作家不得不在多个出版社重复授权,有的甚至采用改头换面的方式在不同的出版社重复出版;版税越来越高,合同期限越来越短,作品质量越来越得不到保证;由于投入与回报的不匹配,许多出版社不敢起用新人,只得把目光锁定在那些已经成名的著名作家身上,于是出版环境更加恶化,无序竞争更加激烈。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少儿图书市场表现越发突出,该社社长张克文作为年轻一代的少儿图书出版领军人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重复出版的现象可以说是少儿出版市场繁荣的必然现象,少儿出版由于其特殊性——读者受众庞大而稳定,发展态势也相对稳定,因此引来全国500多家出版机构争相疯抢,而少儿出版资源的贫乏,原创新人培养的缺失,有限的名作家等等,自然造成很多不够专业的出版机构的重复出版不可避免。

  【现象3】

  校园小说就是流行符号加几个段子

  众多关心少儿出版的人士都开始对如此“热闹”的少儿图书市场表示了自己的担心和忧虑。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杨佃青说,大众化的快乐文学和童年小说主导文坛,其他风格和体裁被严重排挤。所有的作品,都是一个虚拟的现实,叙写的是虚拟的童年和虚拟的快乐生活。很多作家虽然写的是校园小说,但其实是在脱离学校、脱离社会生活“制作”作品,一堆流行的符号,加上几个搞笑的段子,就是一本小说。作品缺乏时间和细节,这样的作品其实是另一种“概念化”的东西,是虚拟的童年生活——既没有丰富的生活内涵,又没有审美的新鲜感,只是迎合了当下孩子们的手机短信、网络游戏、QQ聊天中的生活话题而已。那些直面现实、关注现实生活和儿童精神生活的作品却不被重视。更让人沮丧的是,许多作家开始放弃原来的写作风格和题材,开始转向,写出来的作品,读者年龄段都向小学生汇集,题材都向校园汇集,情感都向快乐聚集。在这种背景下,能够保持镇静、从容的作家、出版社和书店,少之又少,整个儿童文学生态,包括写作、出版、发行、阅读等在内的各个环节,都出现了不容乐观的乱象。

  【对策】

  放弃粗放型运作

  张克文表示,“少儿出版发展到这个阶段后,必须放弃原有的粗放型的运作模式,树立品牌立足的理念,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很多人都觉得少儿出版门槛低,其实不然,少儿出版对专业性要求很高,我在国外考察的时候就发现国外很多少儿读书年龄段划分得特别细,有的甚至连相差几个月的孩子的标准都不一样,因此我们要想做好少儿出版,必须详细了解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大力推动分级阅读。 ”

  孙建江认为,有定见有定力的作家不会为时尚、潮流所动。同样,作为有信誉、有追求、有品质的出版社,也不可能被那些跟风模仿秀们所忽悠。品牌出版社,它们注重的是包括选题、内容、形式等在内的图书的原创性、独有性和引领性。品牌出版社的坚守和努力,能改变多少现状说不好,但至少可以表明这是一种存在。

  资深少儿出版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认为,要克服重复出版的乱象,必须建构少儿出版良好的生态环境,自律出版行为,杜绝跟风模仿,提高出版境界,强化作家的全版权经营营销意识,尊重作家的知识产权。同时,反省自己的出版行为,出版改革的终极目的是多出好书,做好文化传播的使者,而不是其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