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作品研讨 >> 正文

戴小栋诗集《冷香》研讨会济南召开

张炜、李掖平等知名作家学者出席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21日16:25 来源:齐鲁网

  齐鲁网10月21日讯(记者 张伟)10月20日上午,由《文艺报》、山东省诗歌创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戴小栋诗集《冷香》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副总编辑王山,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张炜,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李掖平,著名诗人、评论家吴思敬、唐晓渡、欧阳江河、张清华、张柠、敬文东、安静、王延辉、陈文东、谢明洲、雪松、燎原、张丽军、房伟、刘君、赵林云等二十余人出席研讨会并做了发言。

  著名作家张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读小栋的诗,一遍遍读着,奇怪的是总要走神,总要放下来,等待思绪从很早以前,从自己的那些诗歌梦想中飞回来。展读小栋的诗章,激越而后的迷茫里,竟会觉得这就是自己亲手写出来的,口吻之亲切、意象之熟悉,仿佛就是我刚刚在纸上画圆了第一个句号。”

  《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认为,《冷香》是一部从宋词中生长出来的诗歌,不粉饰不造作,那种唯美的意境质地和行文腔调,在时下诗坛难能可贵,承延的是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正统,并对戴小栋诗歌意象的串接营构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对其未来创作也寄予了期许。

  《诗探索》主编吴思敬认为,《冷香》是一本独特的诗集,是一种之于城市精神的现代书写。戴小栋很好地将个人感思与时代情绪巧妙结合,实现了一种精神的对接与碰撞,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诗歌抒写格局。

  著名诗人唐晓渡读过《冷香》后表示,“小栋的诗歌唯美简淡,意味深长,有着宋词的婉约柔性质地,其语词间缠绕着一股平和中见困惑的苦涩情味,有着属于自己的创作格调。”

  著名诗人欧阳江河认为,山东诗歌在全国诗歌创作中占据重要位置,而戴小栋又是山东诗人群中的杰出代表。从他的诗歌作品中似乎能看到当年自己诗歌创作的那种激情,他的写作应该拿到一个更高层次更深维度上进行考量。他的《过去的事物在黑暗中闪耀》、《在深信和质疑之间》等诗篇很好地将生命节点的刹那顿悟点染出来,平和安宁、智性风雅。

  著名评论家张清华认为,戴小栋的诗歌语词华美丰沛、内蕴稠密绵长,古典气息浓郁,却不见堆砌掌故、修饰用典的腐朽。他遵循内心驱遣,糅合个人的周遭生活和真实的内心情感,有所思并率性而为,在当今的写作风尚中,辟出了一个传统而又现代的“婉约派”抒情空间。

  著名诗人谢明洲认为,诗集《冷香》的出版,是2013年诗歌界一个重要而可喜的收获。《冷香》是一个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诗人写下的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感人诗章,也是诗人创作行程中的一次及时而必要的回眸与总结。戴小栋的诗歌具有纯粹性、典雅性和贵族性的特征。《冷香》,冷冷的,香香的,漫漫的,沉沉的,是一道不可多得、丽媚有加的诗歌与爱意荡漾的迷人风景。

  著名诗评家燎原认为,戴小栋是一位始终与诗坛保持适度审美步距的诗人,其试图努力营构的是属于一个人的诗歌世界。他的诗作有着浓郁的书卷气息和凌厉的骨骼感,典雅平衡和谐浑融,在坚硬时代里,拥有一份难得的软性灵动和超现实美感。

  著名诗人雪松认为,戴小栋的诗歌具备将生活日常和生命存在打通的能量,其诗歌语言质地极具古典韵味,有着独异的东方情调,同时又揉搓了现代人的痛苦、迷茫、忧思、探问,流溢出一股颓废而深刻的智性美感。

  青年评论家房伟认为,诗集《冷香》是一次对中国现代都市生活的“双重书写”,它像犀利的闪电,劈开城市的水泥地面,显现出都市情感的迷狂、绝望和悖论的混沌气质,同时又它像一声冰冷、幽香的叹息,带有玄思和冥想的超越气质,具有妖娆、颓废的另类古典美,它击中的是这个时代情感变迁的软肋,为我们留下深深的思索。

  研讨会结束后,戴小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行走在空旷的天地之间,只有诗能教我在喧嚣中保持安宁,绝不随波逐流。一位真正的诗人,应当热爱并深深地潜入生活,不动声色;与周围的关系是松弛和友善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能不负重、不媚俗、不跟风,时刻感受到自己的内心,并能看得见流水、花朵和星辰,真是善莫大焉。要是能时而跃出水面或站在高高的时间之外,对红尘、肉身和我们的来世有一道闪电般的洞察,那只能虔敬地感谢上苍的恩赐了。”

  戴小栋,出生于济南市,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获山东省第二届齐鲁文学奖和第九届上海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集《冷香》是戴小栋的第一部个人诗集,2013年7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共收录了诗人近年来在《中国作家》、《上海文学》和《钟山》等文学期刊发表的诗歌作品50篇。研讨会现场,专家学者认为,戴小栋诗作不但有北方的广阔苍凉,还融合了江南的温润旖旎,诗人以诗心冷观城市,并将都市风景和生命困惑投影在平仄诗行间,有着独特的古典质地与现代情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