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识字”的要求(王乾荣)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14日09:21 来源:人民日报 王乾荣

  暑期,无意中看了电视台几档汉字听写节目,“开眼”之余,令我感慨——原来较起真来,咱们大多数人,认不了几个字!一个“冕”字,几乎所有人把上部分写成“日”,连三位评委中的两位,都以选手的错写为正。

  这令我想起一富翁的征婚广告,他说自己未来的那位,“必须认识大部分汉字”。我写了篇小文开他玩笑,“你脑子进水了”!想来,汉字数量,若按小学生使用的《新华字典》算,1万多个;按《康熙字典》计,将近5万个;有人还建了个10多万汉字的字库,其中怪字多多。而说到“大部分”,一般须超过一半以上。这位富翁要求对方“认识大部分汉字”,仅以《新华字典》为例,“大部分”即达五六千个以上,如果是10万多字的“大部分”,那就至少五六万!

  字者,意与声之迹也。一般所谓“识字”,至少要把常用字的音念准,笔画写对,且知其意而能够使用吧?不过,拿朴学家的“识字”标准要求老百姓,显然欠厚道,也不能以语言学教授和播音员的标准,要求常人。汉字常用字少者1000个,多则2500个、3500个不等——就看所要求的对象是谁了。一般人认识2500个常用字,便可应付听、读、写。文字工作者,怎么说也须认识3500个以上。有媒体就最近的汉字节目反映的现象评论,说“令人们尴尬”。节目中出现的“颦”、“瘸”、“谲”、“壑”等字,并非多么不常见,小选手写对了,现场很多成人写不出。“蚩尤”,数十成人无一写对。识字牵扯知识面,我认为其中真正尴尬的,是“吃文字饭的人”。

  钱学森说,一个专业人士的知识储备,分三个圈:一为“专业圈”,指专业知识,必须“精深”;二为“相关圈”,即与专业关联的知识,必须“熟悉”;三为“一般圈”,即对百科常识,必须有所“了解”。我深以钱老睿见为然。

  比如一位医生,对其“一般圈”,不必求全责备,他在“识字”问题上,把“血管堵塞”之“塞”(音sè)说成sāi ,没事,只要他能使病人血管畅通,不得冠心病,便是好大夫,正像一个水利工程师将“堤坝”之“堤”(音dī)读成tí ,只要他设计的大坝坚固耐用,咱们仍然佩服他。

  而“吃文字饭的人”,“专业”便是文字。把“抑或”写成“亦或”,把“乐山乐水”之“乐”(音yào)念成lè,便不算认识“抑”、“亦”、“乐”字。抑或、乐山乐水均为常用词,一般人误写误念误用,没啥大不了;专业文化人士,尤其是学者专家错了,影响巨大,误导也厉害,就说不过去了。

  大众对专业文化人士的要求,恐怕不仅仅是“认识大部分汉字”——首先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切勿以自信满满之错而误人子弟。我看节目时总想,学无止境,在汉字跟前,我们还都是小学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