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罗斯:活着的文学神话(贾立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09日14:39 来源:河北青年报 贾立芳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2013年诺贝尔奖揭晓仪式10月7日起陆续举行。备受关注的文学奖将最后公布,具体揭晓时间尚未最终确定。

  虽然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是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大热门,但文学界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从诺奖文学地缘的角度来看,美国作家获奖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从1993年托妮·莫里森获奖后,美国作家已经20年无缘诺贝尔文学奖了。那么在当今美国文坛,谁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呢?答案是菲利普·罗斯。

  本报诺奖猜想系列在颁奖前推出最后一期,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美国作家罗斯和他的文学世界。

  “文学神童”出手不凡

  ●“罗斯先生一出场,指甲、毛发、牙齿都已长齐,他说话流利,技巧娴熟,机智幽默,富有生气,具有名家风范。”

  菲利普·罗斯有美国“3L”作家之称:Living Lit-erary Legend (活着的文学神话)。1933年,罗斯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罗斯作品中文版的译者之一郭国良告诉记者,罗斯成名之初被誉为“文学神童”。1959年,罗斯第一部小说集《再见,哥伦布》出手不凡,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犹太人的生活和心理,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已故美国著名作家、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对罗斯的评价是:“与我们闭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光溜溜地呱呱坠地不同,罗斯先生一出场,指甲、毛发、牙齿都已长齐,他说话流利,技巧娴熟,机智幽默,富有生气,具有名家风范。”

  1969年,《波特诺的怨诉》使罗斯一跃成为世界级别的著名作家。这部作品通篇是叙述者亚历山大·波特诺对心理医生的自白,反映了主人公在性上面的不幸遭遇,作品中大量的性描写曾引发争议。上海译文出版社罗斯作品的编辑李玉瑶说,“性描写的多少似乎不是个量化的问题,性描写要写得差才嫌多,更何况罗斯写性八九成是在写焦虑。”

  1997年,罗斯的《美国牧歌》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作品描写了从大萧条到20世纪末一个体面的犹太企业家美国梦破灭的遭遇。这部作品与他之后创作的《我嫁给了共产党人》《人性的污秽》并称为“美国三部曲”,后者还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在“美国三部曲”中,罗斯关注的是大历史进程对普通人的影响。

  在美国,罗斯是获奖专业户,得过包括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书评人奖、福克纳奖在内的所有美国重要文学奖项,也是唯一一位由美国书院为其出版权威版全集的至今健在的作家。

  声明自己不是犹太作家

  ●“我不是犹太作家,只是一个身为犹太人的作家;我一生最关心的事和最大的热情就是写小说,而不是做个犹太人。”

  罗斯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已经在美国文坛驰骋了半个世纪,创作了20多本小说以及一些非小说作品。郭国良认为,罗斯早期作品呈现出一种反叛犹太传统的倾向,中间阶段的作品经历了从反叛犹太性到超越犹太性的变化,更多地关注人性中普遍性的东西,近年来又有一种回归的倾向。李玉瑶则认为,“总体来说,除了他的作品都很紧地贴在它们创作的时代和罗斯的个人生活中,我不认为有一条线索可以解释罗斯的整个创作历程。在风格上,罗斯后期的作品,或者说他最后的几部作品,和他的‘美国三部曲’一样深沉、好笑,语言上有一样紧迫的推进感。”李玉瑶说。“我不是犹太作家,只是一个身为犹太人的作家;我一生最关心的事和最大的热情就是写小说,而不是做个犹太人。”在被问到自己是不是犹太作家时,罗斯不得不经常做出这样的声明。对此,郭国良认为,一方面要听作家本人怎么说,一方面要看他的作品。虽然罗斯一直想淡化犹太裔作家的传统,但他作品的主人公几乎都是犹太人,因为他骨子里最熟悉的还是这些人的生活。作为一个大作家,罗斯不会仅仅局限于描绘美国犹太人的生活,而是通过他所熟悉的人群来反映普通人都要面临的问题,从而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高度。

  李玉瑶告诉记者,罗斯自己曾经在他《事实》那本书里说过,他去参加研讨会,是探讨少数族裔文学的,他明知道大家会质疑他,但还是去了。有人就问:“要是你自己生活在纳粹时期的德国,你还会这么写吗?”李玉瑶认为,像这样的问题当然是很愚蠢的,罗斯是犹太作家,但他或许更是一个美国作家。他的作品是不应该设置民族界限的。

  最大的题材就是自己

  ●他对自我剖析的那种残忍和毫无保留在文学史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他说别人是拿手电筒照世界,而他是挖了个洞然后把手电筒往里面照。

  李玉瑶说,“说到罗斯的文学,这当然是一个远大于家庭出身的问题。第一,罗斯不像麦克尤恩或者石黑一雄这样的作家,每次出场都造一个不同的世界然后扮演截然不同的人物,罗斯永远写的是自己,所以罗斯的小说里面永远会有犹太人的主题笼罩着;第二,正因为罗斯写自己写得透,所以他知道人性的种种精微复杂之处,知道犹太话题随着时代推衍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形,知道人性和个人感受的宏大又绝不会只陷在国家民族大义的这个小框框里面;第三,罗斯写的犹太问题,不说比谁写得好,不说比谁写得有力,比如我不觉得《反美阴谋》这样明确的立意是非常打动人的,反而是《解剖课》里面的一个细节让人难忘——祖克曼母亲去世时说‘大屠杀(Holocaust)’,而她一辈子从来没说过这个词。这就说明,对于罗斯,其实有些话题只在背景里,但是我们都知道,有些事情,你想忘记它,反而记得更牢。”

  李玉瑶指出,所有的小说都是在写小说家自己,然后读者从他极为个人的书写中印证了自身的生命体验。但是罗斯的好是他在这条路上走得最远、最旷日持久,下手也最狠。他对自我剖析的那种残忍和毫无保留在文学史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他说别人是拿手电筒照世界,他是挖了个洞然后把手电筒往里面照。也正因为如此,他给读者一种自由,就是当你看到一个人和一个世界已经绝望荒唐好笑成这样,我们自己还有什么好凄凄惨惨戚戚的。在写法上,罗斯用的很多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交替叙事,但文字上的情绪都是主人公也就是罗斯自己的,这种内心独白式的写法很难,主要是分寸难以把握,但这也是罗斯在文字上精湛的地方。

  多部作品以“祖克曼”为主人公

  ●“他的野心很大,想要全方位地把祖克曼这类人剖析个透彻。”

  郭国良认为,罗斯跟贝娄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们笔下的主人公多是中产阶级或者大学教授,注重对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探讨。罗斯笔下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内森·祖克曼。1979年,罗斯在《幽灵作家》中首次写了这个人物。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内森·祖克曼23岁,但他已经出版了一批短篇小说。作品交代了祖克曼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因写作犹太家族亲人的小说而与家人闹不和的经过等故事。此后近30年,祖克曼这个角色不断出现在罗斯的作品中。“很多作家会以一种比较隐晦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文学见解,罗斯本人写过很多文论,直接表达自己的文学观点,同时他在作品当中也会不由自主地通过祖克曼之口探讨一些关于文坛以及文学性的问题。”“祖克曼三部曲”之后20年,罗斯又创作了《退场的鬼魂》。在这期间,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9·11”事件之后,像祖克曼这种知识分子,他们的命运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这20年中,罗斯念念不忘的就是祖克曼。《退场的鬼魂》讲述了作家内森·祖克曼独自隐居在新英格兰山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为了治疗前列腺癌手术后遗症,年逾七十的他重回繁华都市,此后发生了一系列事情。“他的野心很大,想要全方位地把祖克曼这类人剖析个透彻。作家归根结底也是普通人,罗斯关心的是当碰到名利、爱情、健康等问题的时候,主人公会怎么处理这些事情。有时候他会非常颓废、消极,因为作家的内心世界很丰富,所以心理斗争会比较激烈,会有更多的自我意识和反思。”郭国良说,关于疾病的这部分描写是非常深刻的,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生了病之后,尤其是一个作家,感受到了彻骨之痛,他会进行很多形而上的思考。

  罗斯本人和祖克曼不用分开

  ●“怎么才算认识一个人?真实和虚构的关系,这本来就是罗斯要我们去想的。”

  “罗斯用大概九部书塑造了祖克曼这么一个人,你要他的一个一百字、两千字或者五万字的生平都很容易,可以和罗斯的经历去比照。但这两个生平哪个才是罗斯其实并不是那样说一不二的。”李玉瑶举例说明了二者的不同:罗斯自己刚出名就隐居了,把祖克曼留在红尘里承受那些荒诞,可这些作家一举成名之后的焦虑和所要经历的情绪其实都在罗斯心里;祖克曼父母过世在小说里很重要,但罗斯自己的父母都是十几二十年后才死的,这说明了什么?一个父母健在的作家,但他不得不把父母的去世放在自己创作的中心,这比考证出来父母亡故对作家造成直接的影响似乎更重要。“怎么才算认识一个人?真实和虚构的关系,这本来就是罗斯要我们去想的。祖克曼出场的最后一部作品《退场的鬼魂》,里面有个人要给祖克曼的文学导师写传记,结果找到一些材料。他说这是把扭曲的自白伪装成小说啊,祖克曼回了他一句,也可能是小说伪装成扭曲的自白。小说写得好,这两点就不用分开,或者说分不分开也并不重要了。”

  李玉瑶说,罗斯是个非常严厉的作家,因为他的写作非常深地沉浸在他的自我和他身处的时代里,所以对读者有一定的要求。“读一个作家是试着和他相处,像罗斯这样貌似脾气不好的作家,如果你一字一句和他朝夕相对,因为熟悉他的笑点和背景的指涉,会变得非常有意思,所以‘被缚的祖克曼’这三部作品还是我最亲近的(一本大致了解的书,一本从封面到封底逐句读过的书,一本自己责编的书,要评说起来是不同的);而从文学史的评价来看,这个三部曲也的确是成就很高的。” ■文/本报记者贾立芳

  ■记者手记

  从9月16日开始,本报的读书关注版面连续四期每周推出“诺奖猜想系列”,这些人(乔伊斯·卡洛尔·欧茨、艾丽丝·门罗、阿多尼斯、菲利普·罗斯)都是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他们的名字今年都出现在英国著名的博彩公司开出的赔率榜单前十名上。不管最后诺奖是否在这些作家当中诞生,他们的作品都是值得细细品读的,然而国内对这些作家作品的译介

  还远远不够。让我们以诺奖为契机,对他们的作品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重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