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咬文嚼字》执行主编:网络语任意撕拼有低俗倾向(黄安靖)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01日14:15 来源:北京日报 黄安靖

  前不久,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些网络新词,如:“喜大普奔”、“细思恐极”、“男默女泪”、“不明觉厉”、“人艰不拆”等。听后,心中不由顿生感慨:网络新词,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

  喜的是:近十年来,网络蓬勃发展,新的语言素材不断涌现,新词、新语、新用法层出不穷。

  网络实现了“自媒体”的功能,给普通民众提供了充分展示语言智慧的平台,写作、发表、评论等活动,不再是少数知识精英的特权,只要有台电脑、手机或其他网络终端,普通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网络突破了词语运用的空间壁垒,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人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即时交流。网络汇聚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网络新词空前活跃。许多有较强表现力的新词新语新用法,都来源于网民的创新智慧,如“囧”、“亲”、“灌水”、“悲催”、“伤不起”、“鸭梨山大”,等等。

  据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除了部分儿童和老人外,绝大部分民众都有或多或少的上网经历。网络覆盖面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肩的,传播速度也是任何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网络大大拓展了词语的传播范围,加快了语言的传播速度。许多新词新语新用法,如“萌”、“赞”、“给力”、“正能量”、“接地气”、“最美”、“吐槽”,等等,都是通过网络快速而广泛的传播,而被广大民众认知的。

  忧的是:由于网络缺乏传统媒体的“把关”环节,国家对网络活动缺乏有力的监管,社会对人们的网络行为也缺乏有效的监督,网络对语言的冲击也是空前的。

  最大的冲击是差错泛滥。如把“令你们自豪”误成“另你们自豪”;把“见人不救”误成“见人不久”;把“日理万机”误成“日理万基”;把“剖腹产”误成“抛腹产”;把“脱缰之马”误成“脱疆之马”;等等。

  除了差错以外,网络语还呈现出以下两种倾向。

  一、游戏倾向。网络语带有严重的“个人”倾向,为了“好玩”,为了“新奇”,随意背离大众语言的结构、运用等固有规律。两种情况特别突出,即任意撕拼和滥用谐音。

  1、任意撕拼。即撕拆、拼装语言要素,如本文开头所举的“四字短语”,显然都是截取原有短语的部分要素,再硬拼而成。汉语中有缩略语,由词组紧缩省略而成,如把“沧海桑田”缩略成“沧桑”,这种缩略是符合汉语词汇内部结构规律的,因为在汉语运用中,“沧”表示“沧海”、“桑”表示“桑田”,含义都是明确的,大家一看就明白。而用“喜”表示“喜闻乐见”、用“大”表示“大快人心”、用“普”表示“普天同庆”、用“奔”表示“奔走相告”,不符合汉语运用习惯,让人莫名其妙,再由它们拼装的“喜大普奔”,更是让人不知所云。

  2、滥用谐音。如把“版主”说成“斑竹”,把“导弹”说成“捣蛋”,把“什么”说成“神马”,把“肚子疼”说成“杜子滕”,把“没有”说成“木有”(谐山东方言音),把“我”说成“偶”(谐闽南方言音),等等。谐音本来是汉语运用中的一种修辞,用得好,可产生独特的表达效果。但网络上的这类谐音,除了“好玩”以外,显然没有任何表达效果。

  二、低俗倾向。由于网络的“准入门槛”很低,不管文明与否,无论修养高低,只要有意愿,都可以在网上发表意见。有人还故意为之,以“低俗”博取“眼球”,以“低俗”引人注意。另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中的“草根”群体日益壮大,有严重“反传统”倾向的网民越来越多。网络语的低俗化倾向十分严重,甚至充满色情、暴力色彩。首先是大量网络粗俗新语的出现,如“蛋疼”、“草泥马”、“屌丝”等等。其次是传统粗话的广泛运用。

  网络,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甚至思维方式。我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网络语的运用,并加强研究,探寻引导网络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也呼吁广大网民加强网络文明自律意识,提高语言文化修养,遵循语言运用规律,文明规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我还呼吁人们自觉抵制粗俗不雅、不符合汉语内部结构规律且表意不明的网络词语。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