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吸引力来自何处(马涌)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27日10:36 来源: 人民日报 马 涌

  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

  吸引力来自何处

  地方戏、抗日剧、红色题材、革命老区——在文化产品日渐丰富、观众口味日趋多元的今天,这样的关键词还能有多少吸引力?日前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说实话,我没有想到会有如此多的观众。

  灯光暗下,大幕拉开。太行山中,桃源深处,左权花戏的悠长唱腔缓缓地讲述着:八路后代,人民喂养,日军扫荡,奶娘为了保护八路军的孩子,牺牲了自己的亲骨肉。这样的故事已经被不同的艺术形式讲述过,题材不新鲜,甚至有些老套,但优秀的编排和表演还是将观众击中。音乐本来就长于以情动人,而左权花戏独有的、饱含深情又极具穿透力的唱腔,格外地适合传递这种强烈的情感;辅以对民歌音乐交响式的再编排,在民风俗韵和高雅大气之间达到了难得的平衡,产生较强的感染力。在一段长长的女声独唱中,我清晰地听到后面的观众席中有个男声在用不低的声音跟着唱,甚至在情感激越的大合唱中,都不时会响起似乎“不合时宜”却又无法抑制的掌声。

  《太行奶娘》在刻画作为反派的日军时,没有脸谱化地将日军描绘成愚蠢无能、被机智勇敢的人民群众“斗智斗勇”之后仓皇逃窜的窝囊形象,而是充分渲染了日军的武力压迫。如此,左权百姓绝望的抗争才更显崇高,舍己救人才有合理性,抉择与牺牲的伟大才迸发出真实动人的力量。

  另外,作为一部红色题材的歌舞剧,《太行奶娘》没有太多概念化的阐述或宣言,而是紧紧围绕“娘”这个字,一唱三叹,余音绕梁,将革命、理想、牺牲等崇高话语还原为最质朴、最动人的血肉亲情:当“天下的娃娃谁不想娘”、“我的老家在太行”伴着主旋律一次又一次高亢深情地在耳边唱响时,当母爱敲开观众的心扉时,革命历史教育也自然水到渠成。终场谢幕时,观众毫不吝啬地给予戏份本不多的八路军战士以热烈掌声。

  观众的热情最好地说明了戏剧的感染力,走出剧场,对于《太行奶娘》的回味和思考还在继续。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