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中国电影:如何远离文化PM 2.5(牛寒婷)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25日12:32 来源:中国艺术报 牛寒婷

  近日,由辽宁省文联主办,辽宁省电影家协会、文艺理论家协会承办的2013 ·辽宁文艺论坛在沈阳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电影的现状与辽宁电影的发展” 。论坛邀请了编剧徐广顺、董凌山、卢苏宁、李铭,导演赵春林、于雷、李龙跃,辽宁北方电影院线经理侯勇、华臣影城经理姚兰等在电影一线工作的电影人,以及评论家王晓峰、刘嘉陵、刘恩波、王玮、王涛、马琳、韩宁等。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丁宗皓,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春晓,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付晨明出席了会议。

  电影生产的现状与忧思

  当下中国电影存在着诸多问题,商业电影繁荣但却畸形发展的背后,是电影人的困窘与忧思。李龙跃讲述了自己在海外刚刚完成的一部爱情文艺电影所遭遇的发行困境。他说,在发行商那里,需要的只是各种商业元素的配方,而故事是否可信,片子是否做得好,根本不重要。他们根本不去管制作出来的电影是不是精神鸦片,是不是文化PM 2 . 5。徐广顺认为,中国电影虚假繁荣的背后是精品的寥寥可数,电影不应是GDP,文化产业化过程中不能什么都“一刀切” ;不能把“三俗”当通俗。通俗是严肃文化的一种,是其中更容易让人接受的部分,通俗艺术的宗旨与高雅艺术是一致的,都有审美指向;而低俗则是为迎合低级趣味,用生理快感来代替审美。通俗艺术与高雅艺术一样信仰崇高、敬畏崇高;而低俗却回避甚至嘲笑崇高。

  李春晓认为在娱乐时代,人们普遍缺少精神追求。他提到今年上海的图书节上娱乐书非常畅销、科技书冷冷清清的现实,指出现在的年轻人一心想着娱乐,没有追求,不去想着国家、民族的大事情,只看着眼前的小利益,这些现象非常可怕。侯勇从电影院线管理的角度,谈了影院布局不合理、竞争激烈、不规范现象突出、文化市场稽查力度不够等问题,他期待政府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和扶持的力度,进行院线整合,使行业协会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王玮谈到当下的电影,指出“小”的东西太多,小时代、小清新、小情趣等等,缺少大的、崇高的和更为严肃的东西。

  宽容以待:中国电影必经产业化之路

  2002年张艺谋以《英雄》开启了中国的大片时代,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开端。中国观众重新走进电影院,享受电影的梦境,是产业化带来的福音。对它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应持包容宽容的态度。丁宗皓认为,中国电影的现状是中国电影工业中的一个阶段,是需要逾越的一个阶段。电影工业刚刚开始,学会商业是很重要的一课。刘嘉陵对中国电影,持一种比较谨慎的乐观态度,他提出四点建议:大视野、大思维、大关注、大修炼。他说要不断培养年轻人的观影素养,中国的未来在他们这些追星的人身上。

  赵春林认为,与从前相比,现在很多电影中的人物活起来了。人首先是多面的、丰富的,人性是复杂的;好的电影也不只是单一的只具有一种内涵,而是具有多维度的阐释空间。卢苏宁认为,中国电影之所以存在问题是中国文化出了问题,我们的文化缺少一种反思的精神。电影是综合的艺术,应有更丰富的内涵和背后的引申义。马琳认为,中国的电影电视在品质方面滑坡很厉害,但像《小时代》 ,在探索和思考中国电影商业化的问题,也反映了中国电影的现实。

  中国电影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近年来,商业电影开始从外(注重大场面和制作)向内(注重叙事)转向,预示了中国的电影工业发展在初期躁动之后所可能进入的良性发展阶段。电影类型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小众电影开始出现,如《二次曝光》 《万箭穿心》等。接下来,中国电影将往何处去?中国电影能否和如何讲述属于自己的、又能走向世界的中国故事?丁宗皓明确提出了中国电影应讲述中国故事的问题。他说,电影以及文学艺术作品,都应有明确的意识,要讲述中国的故事;好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支撑电影最结实的东西是生活,实实在在的生活。

  刘恩波认为,当下的中国电影包括艺术过于贪婪,追求外在的东西,但其实心灵的价值才是无价的,应寻找中国电影的心灵坐标。于雷说,在电影以娱乐为主的大情势下,导演们不妨拍些具有喜剧色彩的东西,与市场部分地妥协,让电影好看、轻松一些。董凌山着眼于辽宁电影,谈到应整合辽宁电影的资源,建立促进辽宁电影健康发展的机制。编剧李铭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和困惑谈到,当下剧本文学性缺失,不能忽视作家和编剧在电影创作中的作用。王晓峰认为电影有责任描写生活和现实,应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电影是当下最具影响力、最能够影响大众的艺术形式,希望中国电影能够更好地进入每个人的生活,更深入地关心社会、民众的当下和未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