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邓友梅:文学之路上的三个脚印(刘秀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23日10:02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秀娟

    1956年青创会代表邓友梅:文学之路上的三个脚印

  1956年,站在悬崖边上

  这一年,25岁的邓友梅接到了北京文联的通知——参加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这时候,《在悬崖上》还只是个一闪而过的念头,没有动笔。“在会 上受到鼓舞和启发,我决定把它写下来”。邓友梅回忆说,大会的气氛很热烈,有种欢欣鼓舞的精气神。茅盾、周扬等名家的报告,让他既有一种亲切感,又在思想 上得到启发和帮助。无论是名家的报告,还是年轻人的发言,都围绕着文学创作非常具体的问题,谈思想,谈结构,谈技巧,让他直接想到自己的创作,该怎么写, 该往哪儿发展。

  在此之前,北京市的有关部门已经先给北京的几位代表开了个预备会,嘱咐大家这个会议很重要,到会上要好好学习,“但是仍旧没有意识到有这么重 要,到了会上很意外”。在会上,和绝大多数代表一样,他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总理,“原以为总理很严肃,没想到非常亲切,平易近人,对我们这些年轻人像对小 朋友似的,没有官味。”邓友梅说。

  会议的细节邓友梅已经想不起太多了,虽然非常想配合我们的采访,但是老人吃力地回过身去,也看不清岁月之河对岸的往事了,毕竟隔着半个多世纪的时光。

  会议结束之后,邓友梅写出了《在悬崖上》。当时,他在北京第三建筑公司工作。1955年,从中央文学讲习所毕业的邓友梅认为“作家待在文化机关 里是不会有出息的”,要“深入生活,积累生活”,就要到工人中间去。他选择了三建,想法直观而简单——“建筑公司,建设新中国”,这是一个可以为新中国挥 洒汗水的地方。《在悬崖上》的主人公“我”,便是建筑设计院的一名技术员。

  《在悬崖上》带给邓友梅璀璨夺目的光环,但是,谁都无法预料,它也是一次告别演出。此后的邓友梅被迫停笔22年。青创会的振奋,创作上的巨大进步,以及到火热的生活中去的激情,刚刚点燃了邓友梅的青春,他的人生,却已经另起一段了。

  1978年,追赶队伍

  邓友梅是在茹志鹃的鼓励之下,才燃起了积压多年的创作激情。

  “有积蓄力量的时间,就一定有使用力量的时间。”《话说陶然亭》里的将军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依旧在内心默默地积攒力气,他怕有一天,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自己什么用处都没有了。邓友梅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心情一定特别复杂。

  “文革”后,45岁的邓友梅作为“退休”人员回到北京,生活境况很不好。当年的老大姐茹志鹃来看他,聊了半天,邓友梅要去做饭,觉得茹志鹃无事 可干,便顺手把自己写的一些闲篇拿给茹志鹃,让她解闷。没想到茹志鹃看中了写陈毅元帅的一篇,敦促邓友梅修改后发表。邓友梅多年不写作,改得并不顺利。 “来来回回,重写了好几遍。其实,以茹志鹃的水平,她自己帮我改一下是很容易的,但是她一定让我自己改。”邓友梅知道茹志鹃的良苦用心,她就是要逼他磨掉 笔头的锈迹,重新找到写作的感觉。

  这篇小说就是发表于1978年的《我们的军长》,随即荣获1980年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邓友梅的创作热情重新被点燃了。《话说陶然亭》《追赶队伍的女兵》等作品连续获奖。

  邓友梅的青年时代,并没有写出多少作品,但是正如“将军”所说:“革命者只有积蓄力量的时间和使用力量的时间,哪有供消磨的时间呢?”那些艰难 而痛苦的年轻岁月,终归以另一种形式,走进了邓友梅的作品——“天天和工人打交道,听他们谈天说地,给了我另一双眼睛,那是普通百姓的眼睛,从他们的眼睛 看到的世界,和我们这些‘小知识分子’是不一样的。”

  1982年,找到自己的路

  复出后的邓友梅一直琢磨创作上如何才能突破。他感觉到自己并不年轻了,可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再把乏善可陈的故事交给读者,他不甘心。这个时候, 很多老作家都“归来”了,更年轻的作家也崭露头角了,邓友梅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文学创作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才走得通。“一个很直接的比较,王蒙有他 的新疆,刘绍棠有他的京郊乡土,我有什么?”邓友梅打算写他的老北京。

  老人的书房里,摆放着形色各异的烟壶,还有王习三先生以邓友梅夫妇的头像绘制的烟壶。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缘分。18岁的解放军文工团成员邓友梅, 朝气蓬勃,雄心壮志,改造腐朽的旧社会应该是他的使命所在。但是,邓友梅却被那些京城老玩意儿深深地吸引了。或许,这是一位作家的文化直觉,看到那么多精 致的器具被乱七八糟地扔在旧货摊上,邓友梅感到了一种珍贵的传统的消失,他的痛感是那么强烈。因为喜欢,他开始搜集、研究它们的传承与历史,对民间艺术和 民间艺人越发珍视。对“旧物”,对“旧人”,他自始至终就反对得不够彻底——更多的是理解、尊重和反思。于是,有了1982年的《那五》,有了《烟壶》。 邓友梅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京味小说”。

  从一位没读过几年书的文工团战士,成为一位风格独具的作家,邓友梅经历的坎坷波折不是一篇短短的文字所能容纳的。回首过往的岁月,邓友梅说,人一定要对社会有所贡献才能生存下去,而自己所能贡献的,惟有写作,这是从自己能力出发的一个认真选择。

  难免要谈到今天的文学,他说要有信心。他希望今天的青年作家也能珍惜自己的选择,在纷扰的社会中沉下心来,体验社会,认知社会,把文学当做事业 去追求。虽然读书的人少了,但是要相信将来一定有固定的读者群在阅读严肃的文学作品。如果可能的话,他希望作家们最好有另外一份职业,尽量不要靠文学去谋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