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写作者罗伟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12日16:49 来源:文学报 袁远
罗伟章罗伟章

  尽管在文学圈内已博得了相当高的赞誉,其本人又正值写作盛年,才思不断,文风臻于精熟,罗伟章仍无意顺应“潮流”将自己的名声拓展到更宽泛的领域:他的作品至今没有翻拍成电影或电视剧,他也不曾在这方面做一点稍微主动的营销;他的名字对于大众读者来说,或许不及一个频繁在报刊发表随笔专栏的人。就安身立命、谋取利益和权衡利弊而言,罗伟章绝非一个佼佼者,甚至,他显得有些笨拙、守旧、顽固。他不曾以任何方式宣告说,他的生命只向着一个方向——纯粹的写作,但他在身体力行。

  罗伟章前期的《饥饿百年》等作品,很遗憾我至今没有读过,我最早读到的罗伟章,是他相当成熟的两个中篇:《水往高处流》和《奸细》。

  这是两部写得很结实的作品,把中学校园内外从老师到学生、从教育官员到家长的故事写得意味深长。小说的核心场景是校园,而折射出来的,是真实而地道的中国式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生存困境和道德困惑的复杂图卷。两部小说都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但尖锐的冲突、暗涌的波澜无处不在;作者也并不着迷于新奇技法的开辟,只以稳健节制的叙事,冷静地探望人物命运的浅沟深壑,推动故事向纵深处开进。这样的作品令人瞩目地彰显出罗伟章的文学气象:庄重,厚朴,悲悯。它们也让我们看到了罗伟章的写作抱负和文学追求:尽可能描摹那些被命运的气压围困,在生活的洼地里摸爬滚打的人的境况,勾画出这片土壤滋生出的“文化地气”和繁衍出的基层人物的灵魂图谱,由此一笔一画,一点一滴,催生作者自己文学王国的扎实根系。

  描写底层人物是罗伟章拿手的。但是,与其说他擅长描写苦难,不如说他执著于关注人的各种困境。我记不清谁说过这样一句话:“那道深渊,你只需看一眼,就永世不忘。”对“深渊”的迷恋,也许正是罗伟章写作的动力。当然,罗伟章自己说过,他写作是“为心灵找到一条通往自由的路径”。这与热爱“深渊”并不矛盾。一方面,在罗伟章这里,“深渊”即人生的永恒困境,因此,“他人的痛苦会成为血液流进你的灵魂”,因此他的作品中,布满疲惫的疼痛也布满叹息般的悲悯,因此他能源源不绝地找到写作题材;另一方面,只有进入写作,才能使他无视生计的压力,不为日常的繁琐所困,不为五光十色的外物所迷,不丢弃“与神对话”的权利。站在人类境况的深渊边上,抬头与神对话,这是罗伟章让我们看到的一个写作者的姿态与坚持。

  可以这么说,“底层作家”这个标签,尽管是对其已有作品和写作成就的某种形式的褒扬与肯定,却在一定尺度上把罗伟章“削减”和“缩小”了。罗伟章对此倒是坦然,首先,他自己不对自己作任何界定;其次,别人的界定他也不大理会。近年来他连续推出的两部长篇——有着咏叹调乐感的《大河之舞》和有着沉思录气质的《太阳底下》,便显示出他跨越自我的勇气和驾驭更广泛题材的能力。

  两部长篇里,罗伟章将思考的触角探进历史,双足则沉稳地踩在现实的地面上。这符合他本人的文艺观,他认为,无论选择什么题材,最终书写的都是现实人生的困境。死者是曾经活着的人,而现在活着的人,又必然是将来的死者;生死接力,困惑和困境则代代延续。正因为人类有终极谜题,作家就须严肃面对。说起来这“现实人生的困境”是个相当宏阔的题目,罗伟章却每每能找到恰当的故事、恰当的形式来表现,不浮泛,不散漫,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扎实内敛之作。

  罗伟章最推崇的作家,是托尔斯泰。他不止一次对朋友们说过,每当他在写作中遇到难题,他就会走向托尔斯泰,向大师寻求力量。他反复阅读托尔斯泰的作品,揣摩他的深邃和博大,体味他的艺术情怀。对于罗伟章而言,托尔斯泰的意义是形而上的,是高山和大海,是方向和导师,同时也是具体的指引者,是技巧上指点迷津的人。无疑的,罗伟章庄重真挚的文学气象,受益于永恒的托尔斯泰。不过,或许因为传统的教育,也可能因为对女性的敬畏,罗伟章笔下至今没有可以媲美他敬仰的托尔斯泰所塑造的诸如安娜、玛斯洛娃、娜塔莎等复杂、丰满、令人印象深刻又感叹不已的经典女性形象。

  借用库切评价君特·格拉斯的一个评语,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描述罗伟章:他可能不是一个了不起的文体开拓者和散文大师,他的力量在别处:精密的观察,精准的书写,探入社会底层激流和民族灵魂深层的恒心与能力,以及他伦理的稳固性。这些,都足以让罗伟章出类拔萃。而正值盛年的他,还有足够的时间给我们带来意外和惊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