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张炜说张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04日10:53 来源:新闻晚报

  ■微不足道的一些文字

  我不是高产的写作者,不过是写得时间长一些。我的创作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起中外文学史上的那些巨匠,我只是写了微不足道的一些文字。年轻时候,就是三十五岁以前写得多,现在眼睛不太好,脑子不好用,有时提笔忘字,写得很慢很慢。我最爱写诗,一开始也是写诗的,后来才写小说散文类作品多了。我的诗写得不够好,但一直在努力,想写出一条自己的道路。这种探索也是我最大的快乐和享受。我没有很高的天赋,但我对诗性的探究和向往是前后一致的。这四十年的写作,我一直没有偏离这条道路。

  ■深入的思考和写作

  就时下的社会情形来说,深入的思考和写作,几乎注定了与金钱没有多大关系。选择了这种写作,也就等于告别了、背向了一般的商业经营层面的意义,不大可能专注于出产和利益。诗性的文学从来不是商品。对我来说,如果不是秉持这样性质的工作,那肯定是没什么意思的。

  ■可怕的“接地气”

  我的写作从一开始就是源于土地支持力的。土地产生各种力量,不是某一种。近年有人常常把粗鲁的、反文明的东西美化成“接地气”。我对于时下盛行的一些粗俗和暴力是非常反感的,这不是接地气,而是接邪气。我一直远离这种所谓的“地气”。

  ■诗与商业帝国对立

  好的书评是最难的,在时下的中国产生尤其难。因为书一上市就成了商品,对商品来说广告的作用总是很大的。书评一旦成为商品广告,那一定是糟透了,什么离谱的事都会发生。放肆无忌的商业推广行为基本上是诗的敌人。那么作为诗人和作家又应该干些什么?显然就是让自己的劳动与商业帝国对立,而不是鞠躬和奉迎。 “诗与帝国对立”――这是一位大诗人的名言,其实在我的理解里,今天的商业帝国当然是诗的敌人。我这样说,并不是排斥出版和营销者尽力推行自己的产品。我只是从诗学研究和写作者的行为品质来说的。这是两码事。

  ■回避和抗拒喧嚣

  文化产业的发达与文学写作的繁荣基本上没有直接的关系,有许多时候还是相克的关系。在任何有着较好思索力创造力的写作者那里,都不难体悟这一点。诗性写作是最有创造意义的、最具深度和难度的工作,而这种工作是一定要回避叫卖和喧嚣的,他必须沉入少功利和自由浪漫的个人天地里去。一个写作者回避和抗拒文化产业的喧嚣声,将是能否保持巨大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个起码的前提。这样讲,同样也不是反对文化产业的操持者,这显然是不同的工作和事业。一种事业不能伤害另一种事业。

  ■思想危机

  随着时间的延续,探求的深入以及面临的诸多问题的迫近和变化,一个人常常会陷入新的矛盾和怀疑当中。不过有些基本的东西可能是不变的。比如对真理的热爱,对诗与思的执着,这些不应当改变;而且探求之路上的许多痛苦和矛盾,也会由此而来。如果一个人总是随着世风和潮流去改变自己,不失时机地跟随和迁就,那就有可能成为另一种人生,大约也不会有什么 “思想危机”吧。

  ■道德激情与价值信念

  道德激情、价值信念不是什么“遥远的问题”,而是当下最切近最迫切的问题。这一切也不仅是言说,而是体现在具体的劳动中,作家的最大劳动就是作品,这些都应该统一。如果不统一就成问题。大家都追求统一,也完全知道这是个多么艰难的过程。我在作品中充满了对自己的质疑、追究和批判,对自己的软弱性既痛苦又警惕。至于作品中的神性,我和很多当代作家一样,可能都嫌远远不够吧。但是没有神性的写作,就不会抵达真正的深邃和高度。

  ■理想主义与理性主义

  我不太喜欢“理想主义”这个词汇和概念。 “理想”是好的,是追求向上和向善,追求完美的情怀和志向。一旦凝固成“主义”,就有些简单和粗暴了。 “主义”再复杂也是简单的,它有可能是相当僵化和教条的,也会过于自信。而“理想”是追求和向往,有了这种志向和心情,就会不断纠正自己、质疑自己,就会在包容中学习和改造,只为了不断地靠近真实。“理性”也是一样,“理性”多么重要,但是“理性主义”会认为“理性”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依据和尺度,是至高至尊的。其实世界上的许多事物,仅靠“理性”是难以解决和把握的。 “理性”并不是通向终极真理的唯一通道。

  ■写作“志向”

  其实在写作方面我缺乏 “伟大”的志向,所能做到的只是认真探求、自我苛刻。 “小说家”和“作家”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写作爱好者、小说爱好者是很多的,真正称得上“家”的当然要少多了。因为这不是一个职业概念。平时为了客气和尊重,称呼一个写作者为“家”,被称者当然不能信以为真的。作家可以写小说,也可以写其它,比如思想类著作。只要写出了其中某一类的“伟大”,就应该算是“伟大作家”了。写出了“伟大小说”,当然可以算是 “伟大作家”,不过这种种“伟大”都不是当代人可以命名的,或许它起码需要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才可以鉴别。如果有人轻许某某“伟大”,那只能说明他同时也高估了自己,认为自己具有超越一百年的宏巨眼光、有这样可怕的穿透力。那一般是客套话、吉祥话和鼓励话,不必当真的。有人对我的辛勤劳动常常给予鼓励,我在感谢的同时也明白其他。

  ■写作时间

  我构思一部作品,哪怕是一部短篇,往往都会放在心里许多年。它只要放在心里,就会经历无数次的修改,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修改都会发生。一个人有再强的思维能力,有些大工作还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计划起来。有人担心存在心里的时间太长了,要写的东西会不再新鲜,会有陈旧感。其实一旦陈旧了就等于这枚种子发霉了,那它就不再需要发芽了。真正茁壮的种子一定会生长出来。一般来说,单薄的作品,许多时候就是因为埋在心里的时间还嫌太短。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