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90后”观众的崛起(段运冬)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03日09:49 来源:人民政协网 段运冬

  四个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年轻女孩,一起高中毕业,又一起住在大学的同一间屋子;在学校与社会之间,通过实习开始着进入社会的种种准备和尝试,并最终在学校和商家联合举办的时装秀上闪亮登场。这就是今年6月27日上映由偶像作家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1》的情节。随后,在8月9日上映的《小时代2》中,四个年轻女孩的故事脱离校园,旁移职场,把友谊、爱情,甚至职场的竞争,混同在一起。至于大家期待的《小时代3》,当然,目前为止,仅仅处在小说的层面上,还未被“电影化”,至少还未进入院线。

  更为巧合的是,在电影之外,依据现有教育学制,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正是1990年出生的一代。他们是被誉为“90”后的最早的一批,正在经历仪式化的毕业,正在进入社会。不论是巧合,还是商业上的营销策略,电影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上映了。有意思的是,最近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还特别就《小时代》的观众做了调查,发现进入首映日的观众,大都处于高中和大学阶段,这也是“90后”一代的典型代表。为此,《小时代》成为这一群体的隐喻。

  为了更能充分地说明这种隐喻关系,我们还是回到电影本身吧。电影的开始是高中毕业的舞台,林萧、顾里、南湘、宛如四个女孩,以上世纪30年代上海流行文化的方式,演唱了《友谊地久天长》,以仪式梦幻的方式完成了她们的成人礼。紧接着,大学生活成为她们社会化的“试验田”,她们一边充分掌握进入社会的“各种知识”,一边积极介入社会。然而,初踏社会,她们有着自卑、胆怯,甚至互有竞争。但是,她们却珍惜友谊,最后还帮助了另一角色南湘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最后的时装秀上,大获成功。为了表达感谢,南湘则为其他三人设计了符合自己身份的服装,四人携手大秀T型台,受到热烈欢迎,成为社会接纳的隐喻:友谊地久天长。

  从“学校蜕化”、“体验社会”到“获得成功”,这些都是标准的青春电影情节。每一观众,都可以找到这样的审美通感,不足于说明它就是“90后”这一独特群体的作品。强化这一特点的是,电影中的对白、角色之间的对话以及角色对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书本知识成为他们反映和讲述周围的世界的来源,甚至包括他们的幽默方式。一个明显缺乏生活经验,更缺乏现实观察的一代。无疑,使它成为“90后”一代的文化产品。

  “90后”的观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影片上映当日在全国放映约3.5万场,观影人次超过210万,票房收入约7300万元,创下了国内2D电影首日新的票房纪录。接着,三天破两亿元人民币、六天过3亿元……《小时代》成为2013夏季电影市场的热点话题,从而宣告着“90后”观众的“崛起”。他们以一种破天窗式的方式从天而降,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目标观众,甚至是主宰。

  对于这种破天窗式的崛起,评论界热闹非凡。有媒体指出,除了宣扬物质追求和包装美男美女外,真不知道该影片想探讨什么主题或释放什么信息。有媒体指出,《小时代》奉消费主义为圭臬,是“小”了时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台湾知名电影评论家焦雄屏在8月13日的美国华文报纸《世界日报》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慢慢成为电影的造梦机器之后,为何中国的电影艺术却丢去了美学与文化陶冶。更有甚者,美国《时代》周刊网站8月14日刊发文章称,《小时代》完美地展现了现今中国每一个成功的年轻女性都会遇到的问题:好男人都去哪了?

  当然,作为一种代表性的大众传播媒介来讲,电影的事情还要涉及电影之外的媒介效果,尤其是电影的伦理学立场。但是,要说《小时代》完全不顾伦理学指向,也不一定正确。仅从第一部来说,其实,故事传达的意义还是积极主流的,四个女孩重视并歌唱友谊,并且也是友谊帮助她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评论受到忽视的地方。只是,导演使用的大量的中近景以上的镜头,通过大量慢镜头,甚至MTV的表现手法,非常故事化地展现了角色的主观情绪,强化了人物的自恋情绪。外加大量类似奢侈品道具的使用,以及电影化的强化,有陷入自恋且物欲横流的电影世界中的“嫌疑”。我想,这是争议的主要根源。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