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张锲的确“浪漫”(高洪波)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27日14:31 来源:人民政协网 高洪波

  作家协会的“催布”张锲,骨子里其实是很富诗人的浪漫气质的,不过你要和他接触多了才能感到。

  在中国作协书记处的书记中,张锲大概应该算是顶顶务实的一位了。他分工的一摊工作:办公厅、文学基金会、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等,每一项都需要事必躬亲、脚踏实地,于是张锲自称是中国作协的“打杂”和“催辈儿”。他是安徽人,发不出“催辈儿”的儿化音,往往念成“催布”。

  作家协会的“催布”张锲,骨子里其实是很富诗人的浪漫气质的,不过你要和他接触多了才能感到。比如张锲曾赶到厦门大学,认认真真地坐在一至四年级的教室里,听了四节课,事后他心满意足地宣布:35年的夙愿终于得以偿还,我是厦大的学生了!

  很浪漫主义不是?!

  张锲的确考上过厦门大学,不过那是在1955年。由于当时“反胡风”运动的波及,使他接到厦大的录取通知之后未能入学。紧接着是被错划成右派,“大学梦”更成泡影。因此张锲不止一次向北大、南大作家班的同学们表示自己的羡慕之心,他称这些同学为“幸运儿”,希望他们珍惜宝贵的光阴促成自己的学业。有时说到动情处,竟禁不住哽咽起来,我本人就不止一次聆听过张锲的感慨,所以我认定张锲是个极富感情的热血汉子。

  厦门大学是个极美丽的所在,当年鲁迅先生曾在这里执教。

  著名的《两地书》所描绘的风景,如今依稀可辨,只不过较上世纪20年代更多了几分历史的积淀,这里楼增多,树增多,人自然更多。我陪同张锲听课,先听中国文学史,继听当代文学史,然后又换听外国文学史和文艺理论,两天时间,四节大课,张锲拿着笔记本一丝不苟地做笔记。他魁梧的身躯勉强能挤进厦大的桌椅中,四周是年轻红润的脸庞,自然,这些脸庞上闪烁着的是困惑和好奇的目光!

  敢情大学生们把我们当成教育部门听课的官员了。

  然而一旦老师说出听课者的身份时,中文系的大学生们顿时变得活跃,当然,他们的目光中依旧残留着困惑和好奇,不过更多的是对于著名作家张锲的友好的打量。年轻的大学生,能理解这位本该是35年前厦大校友的心境吗?理解一个对厦大教室梦魂牵绕35载的心灵,一旦成为现实之后的欣喜,对于轻易就读厦大的同学们而言,不一定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校领导曾忧心忡忡地讲起过厌学风、麻将风、经商风对学生们的侵袭,他们希望迟到35

  年的校友张锲能在听课

  之余讲点体会,从而对

  厦门大学的学风有个小

  小的推动。

  张锲举行了一个专题报告会。这是一座梯形教室,坐满了听报告的学生,张锲站在讲台上,把自己完成青春夙愿的感怀一一倾吐给年轻的伙伴们。于是,在他对“傻子精神”的论述中,在对鲁迅、陈嘉庚的怀念里,在与屈原、杜甫、苏东坡的精神交流中,“老大学生”张锲化身成为一名侃侃而谈的教授,迷倒了一群听众。

  我想,这次讲课大概是张锲无数次讲课中最满意的一次,因为一是准备时间长——35年,二是地理位置好——自己的母校。

  现在张锲的身份是厦门大学荣誉校友,据说能享有这种身份的人极少,全世界也不超过十人。

  厦大校友遍天下,尤其在南洋一带。不过能像张锲这样认真、这样虔诚、这样持久守恒的,恐怕是独一份。

  由此可见张锲的确浪漫。

  这只是我的看法,张锲说不是浪漫,是自己有些理想主义而已。

  图1:高洪波

  图2:张锲近影

  图3:张锲著作

  图4:张锲与美国作家海伦·P·斯诺女士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