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也说为何“死活读不下”经典名著(温儒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20日10:16 来源:天津日报 温儒敏

  近日报载,有人在微博上发起 “说说你死活读不下的作品”的调查,有三千多人参加,结果《红楼梦》、《百年孤独》、《三国演义》、《追忆似水年华》、《瓦尔登湖》、《水浒传》、《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尤利西斯》等名列前10名。

  这并不奇怪。经典与当代读者是有隔膜的。有些经典需要导读,了解必要的背景知识,才能进入阅读状态。比如《追忆似水年华》七大卷,主要是作者内心生活的记录,很零散,故事性不强,是不太好读。《尤利西斯》部头也很大,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一个都柏林苦闷的小市民1904年某一昼夜之间的琐碎经历,也多用意识流手法,构建一种错乱的时空。像这样的作品,的确需要有文学史的知识背景,才能较好地欣赏,一般读者若缺少相关的文学知识,是很难读得下去的。《红楼梦》读起来倒比较容易,表面上很平淡,尽是些日常生活描写,却有很深的文化内涵,需要有些人生历练才读得进去。我上中学时读《红楼梦》,好几次都是半途而废。后来年长一些,才越读越有味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是故事好懂,但时代内容陌生。我们这一代当年都熟读过此书,为主人公那种献身主义的精神所激励,甚至能背诵其中一些段落,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可是那个年代已经过去,现在的人不少都变得很势利,什么理想、革命也变得遥远,年轻人就不一定能理解与接受这种作品的精神导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二十年前中国知识界曾风靡一时,但这小说牵涉到当年东欧与苏联的历史,又带有很强的哲理性,年轻读者若不了解背景,也不容易懂。《百年孤独》的故事性较强,有魔幻色彩,是比较好读的,不知为何也列名其中。《瓦尔登湖》记录了作者隐居田园生活,大自然描写非常美,很多课本和选本都选有其章节,读不进去可能因为没有这种宁静的心境。《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其实很吸引人的,记得我上小学时,字还认不太全,也还读不太懂,就都囫囵吞枣全读过了。现今读者读不进去,也可能是没有耐性吧。

  所谓经典,都是经过历史筛选的精神遗留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接触和学习经典,是接受人类智慧的最主要途径。所以历来对青少年的教育,都很注重经典的阅读。不过由于时代的隔膜,青少年阅读经典通常都是有困难的,包括在语言形式方面以及内容理解方面的困难,青少年一般都不会天然地喜欢经典,他们对经典的接受需要有一定的知识支撑,有时也需要了解经典的文化背景。比如读《尤利西斯》,就需要了解欧洲近代文学史,知道何谓意识流;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需要大致了解苏联的历史,等等。所以,经典阅读最好有导读,掌握某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方法。另外,青少年读者选择经典也最好有导引,避免随意抓到某个经典就读,结果读不下去。有些经典在文学史文化史上很著名,但对于一般青少年未必适合阅读。比如《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的阅读就要有一定的文学训练,否则进入不了状态。上述10部书,起码有半数对一般青少年来说都不是“最基本”的读物,这也难怪大家觉得“死活读不下”了。

  不过剩下另外的半数,包括“四大名著”,应当是建议青少年阅读的基本的经典,却也被列入“死活读不下”的行列,这就有点问题了。除了缺少必要的导读,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是影响到阅读兴趣的。

  一是现在青少年文化接受的途径多了,他们习惯于看电影电视,或者读一些流行的读物,比如漫画、绘本之类,其中也有根据经典改编的,比如“三国”、“水浒”、“西游”等,于是习惯看图看碟,不习惯再来读原著;

  二是现在青少年很多时间都泡在网上,互联网已经成为主要的生活方式,有的人连读博客都嫌太长,要看微博、微信,心态也浮躁了许多,再也沉不下心来读书了;

  三是多年的应试教育培育了急功近利的心态,阅读都围绕着功利(比如考试),一些家长、老师也不支持读“闲书”,学生自然也就没有心情去读名著了;

  四是现实社会日趋平庸,有人有时间打牌打麻将看电视,就是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读书,整个社会处于读书空气最淡薄的时期,谁要是抱着大部头经典在读,反而显得不入时。

  最后顺便说说,对一般青少年读者来说,阅读经典不能限于文学作品,基本书目还应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自然科学等方面。我曾写过两篇博文,一是《通识教育应当读哪些基本的书》,给文理科大学生建议阅读20种最基本的经典;另一篇《阅读经典怎样消除隔膜》,可以参考。

  看来这次民间发起的读书调查,还真的给我们提出很多重要的警醒。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