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科幻小说 要对社会现实发生作用(匡彧)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19日10:0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匡彧

  加拿大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

  科幻小说 要对社会现实发生作用


罗伯特·索耶(中)在上海书展。 匡彧 摄罗伯特·索耶(中)在上海书展。 匡彧 摄
罗伯特·索耶中文版新作罗伯特·索耶中文版新作

  ◎ 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已出版了22部长篇科幻小说的加拿大作家罗伯特·索耶在上海书展期间颇受欢迎,他走到哪里,后面都簇拥着一群面容稚气、神态虔诚的仰慕者。有一位内蒙的科幻迷跟随了他一天的活动,并决心继续“尾随”至北京。科幻小说本是一种文学种类,读者群也不能称之为庞大,但在这个圈子里,罗伯特·索耶是响当当的大人物。科幻小说界的三项桂冠雨果奖、星云奖和坎贝尔奖,都曾被他收入囊中。放眼全球,享此殊荣的,亦不过区区8位作家。18日晚,索耶出席“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和北美科幻”演讲活动。坐在台上,晃动着那颗满布量子物理、心理分析、宇宙学及各种理论的聪明光头,索耶把自己对科幻小说的理解进行了科学的细述。

  科幻小说反映的是社会现实

  索耶带着他的两本新书《触发》和《人性的分解》在本届书展首发。其实,熟悉他的中国读者是从“恐龙三部曲”、《金羊毛》、《计算机中的上帝》认识并崇拜他的。他们认为,索耶的科幻小说很现实,剥去层层科学外壳,故事内里总会呈现最本真的社会问题和事务。

  索耶现场解释说,自己每本科幻小说都是根据当下发生的事情写的,比如他的一个兄弟刚刚因癌症去世,其新小说就以这个为题材视角切入。他强调自己写的是正宗的科幻小说,即硬科幻。科幻只是一种技法,以天体物理、古生物学、古人类学、机器人、信息理论等各种科学门类为隐喻手段,对人类社会当下发生的问题进行剖析和评论,从而让人们产生思考。换言之,科幻一定要对社会现实发生作用。

  在索耶看来,科幻文学的重心其实是指向政治、社会以及其他人文科学问题的,“我们可以利用科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能这种观点我们在别的地方不能表达,但是在科幻小说中,就可以用它来表达。”索耶认为,好的科幻小说不一定非有要特别确凿、扎实得无懈可击的科学理论,但他很反感不负责任乱用科学理论的做法。在自己的写作中,他一直坚持慎重精确地使用科学理论。“我也编造科学理论,但我会让读者明白,这个理论是我编造的。”他说。

  让故事发生在不远的未来

  在尝试过恐龙复活、时间旅行、太空侦探等各种流行科幻小说叙事模式后,聪明的索耶现在总把小说的故事背景设置在离现实不远的时候。他说,北美的青少年虽然对科幻文学很喜爱,但如果把这类书写得太复杂,他们又会失去耐心,反而不太爱看了。让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远的未来,一切好像都能触碰,“思考不远的将来,想想我们未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个未来是我们都还活着,还生存的未来”,这种让科幻迷们读起来既能思考又不至于“心力交瘁”的书很有市场,甚至较外围的科幻读者也会兴致所至翻来一看。

  索耶承认,在英语世界,科幻小说的读者群正在萎缩,他坚持认为自己是科幻小说的拯救者。在科学和理性不再被珍视的今天,索耶想让读者在科幻小说中发现价值而不是小说里预言的未来的科学技术。“科幻小说同时也是探索深层哲学问题的方式,它关乎理性。”索耶说。

  至于自己那些把小说背景设置在遥远未来或外星世界的深奥小说,索耶调侃说,只有留给最铁杆的科幻迷去读吧。

  科幻小说写的是会发生的事

  对于很多读者分不清科幻小说和奇幻小说的问题,索耶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区分办法:科幻小说写的是会发生的事,奇幻小说写的事永远也不会发生。

  索耶直率地说,现在很多读者舍科幻小说而去,转读奇幻小说,应该是被奇幻小说的伪科学所蒙蔽。他曾在一个颁奖现场输给《哈里·波特》,而J·K·罗琳竟还人未到场,此事至今令他耿耿于怀。索耶说,《哈里·波特》根本不是科幻小说,而且与科幻毫不沾边。他解释说,科幻小说提供了一种未来发生的可能性,而奇幻小说中的世界不可能发生。“你们可以看到,过去25年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很多都是科幻小说涉及过的内容,科幻小说永远在探索未来的可能性。奇幻则是根植于超自然力量和魔法上的,它可能跟我们的精神世界有关。我发现,奇幻文学的写作者能够接纳科幻小说并把它融合其中,而你从来没有看到相反的事情。”

  科幻小说作者是否有一种异于普通人的科幻思维方式呢?索耶回答说,普通的小说写的是今天怎样、明天怎样,科幻小说讨论的是极端的情形,比如外星人入侵、地球马上毁灭这样的事情,它会把事物推到极致,从而产生违背或冲撞道德的行为,这种科幻思维很迷人,这种小说引发思考。

  北美科幻文学兴盛期已过去

  虽然多次来过中国,也备受中国读者推崇,但由于几乎没有中国科幻小说被翻译成英文,索耶对中国科幻小说并不十分了解,他承认一部也没有读过,他很期待读一读即将翻译出版的中国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

  谈到中国与北美科幻小说创作的区别,索耶认为,中国的科幻和北美的科幻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他转述这样一种说法,北美的科幻是从欧洲工业革命而来,在过去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兴盛时期已经过去。他举例说,前苏联解体和9·11恐怖袭击是两次重要转折,在这两次历史事件后,欧洲和北美的科幻文学明显衰落,读者群快速萎缩,人们普遍失去探究未来未知世界的兴趣。而当下的中国正经历改革,发展极快,现在的中国科幻文学已比北美发展得更快。

  索耶的科幻小说也是好莱坞眼中影视剧剧本的改编素材,美剧《未来闪影》就是根据他的小说改编而成。目前,索耶正着手把小说《触发》改写成剧本。当被问及这本小说写得比他以往的作品更紧张刺激,是不是为了配合改编影视剧的需要时,索耶无奈地表示,小说一旦交给好莱坞,自己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好在书永远在这里,它们不会改变。索耶说,参与剧本创作,会对其小说创作有一定影响。比如《触发》小说原本是关于大脑和神经科学研究内容的,但为了迎合影视创作的需要,他会在写作中有意加入枪战、爆炸、车祸这样镜头感强烈的场面。精明的索耶大方承认,“我想让我的作品有可能会被改编成电视剧,也有可能改编成电影,我的写作风格会有一定的变化。我想让我的新读者和我的老读者都喜欢。”

  对于另一本新书《人性的分解》是否也有可能被改编成影视剧,索耶揶揄说,好莱坞的标准是,能用一句话总结的小说才符合改编成剧本的条件。不巧的是,《人性的分解》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复杂”导致其被改编为影视剧的可能性不大。

  罗伯特·J·索耶(Robert J.Sawyer,1960年4月29日-):

  加拿大人,科幻小说作家。他的小说获得过41个国家和国际奖项,其中最主要的是:1994年获得亚瑟·艾利斯奖,《终极实验》获得1995年星云奖;《原始人》获得2003年雨果奖;《大脑扫描》获得2006年约翰·坎贝尔纪念奖。被《渥太华名人录》称为“加拿大科幻界的教长”。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