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书评时代”正在到来(张滢莹 何晶)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15日15:31 来源:文学报 张滢莹 何晶

  2013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举行,海内外作家、评论家、学者热议——

  “书评时代”正在到来

  2012年,我国出版各类书籍达到三十多万种,面对这样浩瀚的出版物,我们该如何构建自己的阅读世界?在理想的状态中,书评既是读者阅读前的“指南”和“风向标”,也是他们发布读后感想的主要方式,更是创作者接收反馈意见的重要渠道,作者、书评和读者,这三方构成了阅读的生态。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书评进入了全媒体时代——每个读者都可以是书评人,除了传统纸媒上发表的书评外,网络上自发的独立评论后来居上,成为许多人购书阅读的指南。但与此同时,书评被出版社营销左右、被利益绑架的说法也甚嚣尘上。全媒体时代,纸媒书评是否大势已去?网络上的草根书评能否保持独立的品格?怎样的书评才是值得尊重的?读者究竟需要哪一种书评?书评时代是走向严肃经典,还是更大众、更娱乐化?

  从广义的范围来说,书的历史有多久,书评的历史也许就有多久,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书评一直存在。书评是图书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文学思想教育的一部分。在我们身处的消费时代,与图书的接近性却让书评常被误判为与利益挂钩的写作。有人悲叹,这不是一个书评的时代,有人则呼吁,正因为如此,书评更不应该放弃营造经典的努力,需要珍惜和善用其权利。

  在8月13日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和上海市作协联合主办的“书评时代——2013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上,来自海内外的20多位知名作家、评论家和学者轮番登场,就涉及书评的多个话题展开讨论。他们所面对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对于书评的疑惑:书评是否存在一定标准?又将如何在当下发展?面对网络时代带来的困惑,书评是否找到了突围方式?

  不同于许多人“书评即文学评论”的概念,在场多位作家、学者为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书评进行了概念区分。虽然二者同样是对于作品进行一定评价性的写作,其写作依据也同样建立在个人经验和判断之上,但两者之间仍有明显差别。“书评家的工作是鉴定一本书的好坏,对读者说话,并给书发放一张通往读者的通行证;而评论家更像鉴赏家,是对着作者说话甚至自说自话。”作家李长声表示。荷兰学者伊恩·布鲁玛也认为,在创作书评的过程中,“许多书评中,作者不在乎书讲什么,书可以说是他的灵感来源,而书评则是一种解释心路历程的方式,像小说一样也是一种创作。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许多读者会在书评中对书评者本身感兴趣”。

  对于作家韩少功来说,评论家应当被认为是读者中比较特殊的一群,他们可以以自己的声音影响到其他读者。“严格意义上,文学是由作家完成作品上半场、然后下半场由批评者完成。他们和作者的关系不是附庸的关系,而是智慧和智慧的对话,才情和才情的比拼。”他同时表示,从信息稀缺到如今的信息过剩,作家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对读者而言重要的是对信息的解读,信息真伪的识别,信息关系的梳理,信息的组合方式如何建立。这样的工作恰好是书评最能施展能力的地方。在这意义上我赞成一个书评的时代正在到来。”

  对于书评的分类,学者张旭东则认为:“一种所谓常态的书评,是作为享受和消费式阅读的延伸;另一种则存在紧张关系,帮助读者认识、理解、甚至改造社会,但两者都是正当的,建设性的批评。”无论是其中哪种,在当下的社会中都是让书评成为文化产业中介的理由。而在学者王晓明看来,这样的时代,让书评的专业性和公共性都存在危机。“多种力量都在试图征用书评家,它们所看中的是你的专业性和建立在专业性上的权威。但这没法保证所产生书评的公共性。”王晓明提出。他同时认为,豆瓣等自发、民间性的书评模式在公共性和专业性上是个良好的实验体。“一个好的书评时代需要专业的书评写作和豆瓣的样式和类型的写作的结合。这样的结合也许可能重新焕发书评的公共性。”对于理想的书评,出版人傅月庵则认为:“写作的态度和立场首先要回归到初衷,要纯粹。书评都是主观的,但不能虚伪,不能掩饰自己的立场。另外书评所面对的群体决定了它不能艰涩,好的书评应当尽量用人间的话语,让我们能够了解更广阔的世界。”评论家程德培则认为,批评家不是预言家,作品最终面对的还是时间的检验:“书评容易消逝,决定一部作品能否长久存在的是作品本身,而不是这样那样的批评。”

  面对纸媒萎缩,出版业衰退的情况,国外多家纸质媒体进行了缩版,有的甚至取消了艺术评论的相关版面。对此,英国评论家诺曼·莱布雷希特深感痛心,并认为评论背后的专业人才库是媒体不可复制的资源,一旦取消,再也无法聚拢。而对于另外存在的年轻批评家的“酷评”现象,英国作家杰夫·戴尔则以英国一项专门颁发给负面书评的奖项为例,认为即使是写错和误导读者,这些书评也有其存在价值——“不管多么辛辣、尖利,等待他们的阅读和阅历积累后,他们中许多人也会从当代新作品转向经典作品的阅读,并写出真正伟大的书评作品。”

  此外,互联网的公开性和匿名性使得大量为各自利益服务的匿名书评纷纷出现,以“水军”形式对一部作品进行疯狂追捧或群起而攻之的现象在国内外普遍存在。对此,“80后”意大利作家保罗·乔尔达诺一度无法接受:“我曾经在亚马逊网上写书评,表达我对一些书的看法、品评它们的优劣。但等我自己发表第一本小说后,却发现有人在网络上以书评为一种暴力工具来攻击我。”他直言这种书评会让他感觉不舒服。对于这种现象,学者陈思和认为作家们可以不予理会,因为“在普遍民主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发泄自己对某本书的愤怒的草根批评,在对作家们造成伤害的同时,却对书业的发展和书籍推广是有好处的。”他说,“这种批评与作家的关系其实不大,跟它真正相关的是书的市场与销售。”在他看来,“这也是我们时代转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

  对于书评的效应和功能,书评究竟能否引导读者读什么、不读什么,评论家李敬泽持怀疑态度。“谈到书评时,对其商业销售、读者作者中介的作用是有道理的,但这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大众的意志不是那么容易被左右的,或者说我们的声音在大众的意志里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微弱。”他说,“但是书评是不是就没有意义呢?我认为恰恰相反,当书评家判断一部小说对一个作家而言是最差的小说的时候,它引起了我们社会对于文学现象、文化现象、对于我们审美趣味的一种争辩,它使我们的社会能够获得关于自我趣味的一种自我意识,使我们获得了一种自我关照的新的角度。在这个意义上,书评至少有一种重要的文化功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