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作家刘兴诗:中国科幻小说鼻祖之一(石莉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12日15:55 来源:华西都市报 石莉芳
2013年8月2日,刘兴诗教授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
2013年8月2日,刘兴诗教授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
刘兴诗教授在野外科考。
刘兴诗教授在野外科考。
刘兴诗教授在北冰洋考察(1987年)。
刘兴诗教授在北冰洋考察(1987年)。
翻山越岭是常有的事(1987年)。
翻山越岭是常有的事(1987年)。
作家刘兴诗:中国科幻小说鼻祖之一

    @华西都市报:身为中国科幻小说鼻祖之一,刘兴诗的幻想从现实起飞,无论是科幻小说还是童话,对于自己来说都是“科研继续式”。今年82岁的他依旧多产,今年底计划一口气推出10本小说—这是向死亡争取时间,当自己安然归西时,必定是在书桌前爬完最后一个格子的时刻。

  刘兴诗科幻小说创作的基本观点是:“幻想从现实起飞”,最好的科普读物是“研究”出来的。例如他写的《三六九狂想曲》,“三代,六口,九平方”,怎么就不能有幻想呢?

  中国科幻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你在大街上观察,每个人心里都有幻想,如果写到人们的心里,他们就会看这篇作品。

  A

  写科幻

  科幻鼻祖的另一次科考

  今年82岁的刘兴诗被誉为“中国科幻小说鼻祖之一”,可他对科幻小说没有半点热情,进入科幻行列纯属一个天大的误会,最烦的是无论走到哪里,人家都指着他说“搞科幻小说的来了”。

  有一次刘兴诗在北京参加一个科幻小说的国际会议,一位记者采访问:“你的作品风格和别人不一样。请问,是怎么形成的?”

  刘兴诗不假思索告诉他:“这太简单了。”

  记者一听立刻拿起笔就准备要记。他说:“你别记了,只有一句话,一听就明白。”接着不慌不忙说:“第一,我不喜欢科幻。第二,基本不看科幻。非要逼着我写科幻,当然就和别人不一样了。”

  1945年开始发表第一篇作品,1952年开始科普创作,1960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1961年开始科幻小说创作。从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角度 出发,认为科幻小说应该特别强调科学性。“主人公肯定是人民大众,这已经成了我的创作观了,很多东西不是灵机一动想出来的,而是生活的呼唤。科幻小说,实 际上是浪漫文学的一种,通过折射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

  刘兴诗所写的《美洲来的哥伦布》被评为中国科幻小说重科学流派代表作,也是科研间接研究的继续。1963年,他读英国科学家莱伊尔的《地质学 原理》时注意到一句话:在英格兰西北部兰开郡马丁湖底的泥炭层中挖出8只独木舟,“它们的式样和大小,和现在在美洲使用的没有什么不同”。这不由使他心中

  一震,深知两个距离遥远、素无来往的民族,其文化特征是不可能完全雷同的。为此决定以科幻小说的形式来写这个题材。不过还需要从科研角度,首先排除一种可 能性,即古代欧洲有没有和美洲相同的独木舟?

  为解决这个疑难,刘兴诗中止了写作计划,一直等到16年之后终于弄清楚了事实,古代欧洲绝无和美洲印第安人完全雷同的独木舟,才开始动笔。写 作中,他参阅了大量资料和图片,把握住墨西哥、英格兰和苏格兰场景的特点,包括岩壁的颜色。其中,墨西哥一段,刘兴诗使用了一个古遗址实际场景,其中涉及 的文物,无一件是杜撰的……

  科研有直接、间接两种。《柳江人之谜》是刘兴诗“科研直接研究的继续式”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刘兴诗和周国兴、童恩正在开展柳州白莲洞遗址研究 之时,引出了著名柳江人来源问题。在所掌握的资料尚不足以写出论文的情况下,刘兴诗写了《柳江人之谜》,实境摊开科学材料和他们的观点。

  中国科幻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你在大街上观察,每个人心里都有幻想,如果写到人们的心里,他们就会看这篇作品。

  他的科幻小说创作的基本观点是:“幻想从现实起飞”,最好的科普读物是“研究”出来的。科幻不等于未来学,科幻可以是写未来式,也可以写过去 式,或者是现在进行式。医疗、住房、教育等生活领域有很多题材可以写,为什么要胡编乱造?例如他写了《三六九狂想曲》,“三代,六口,九平方”,怎么就不 能有幻想呢?

  写童话

  正因为没地位

  才要试一下

  在刘兴诗看来,自己写小说和童话是第一,科普作品第二,低幼读物第三,科幻小说排不上号。

  “我喜欢在一个巅峰状态的时候马上就下来,换一个领域去干。就像中国女排,从零开始,忘记过去的一切,重新来。”刘兴诗说,他不愿意躺在已有 的成绩上一成不变,而喜欢不断抛弃过去,探索未来,改变创作方向尝试新的路子。他曾经想放弃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科幻小说,从头开始写童话。著名童话作家、 老友洪迅涛劝阻说:“童话没有你的地位,还是老老实实回科幻小说去吧。”他回答说:“正是在科幻有了地位,我才要放弃。童话没有地位,我才来试一下。”

  不顾劝阻,终于拳打脚踢地闯出一条路子。他写的《偷梦的妖精》获得海峡两岸第一届儿童文学大奖;《阿雪的世界》获《儿童时代》1981年童话 征文优秀作品奖;《谢谢您,施耐尔太太》获陈伯吹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童话《星孩子》、小说《虎孩》分别列入1983年、1988年“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

  奖章活动推荐书”……加拿大华人准备把诗意葱茏的《偷梦的妖精》改编成为歌剧。一些作品被列入大学中文系儿童文学教材、海峡两岸小学课本,也有很多被翻译 为外语。

  1987年在野外科考时,刘兴诗曾经有一次与北极熊遭遇的惊险旅程,也计划写进小说。那是在加拿大北方的哈得孙湾,共有7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 一支考察队,到达有名的“北极熊镇”彻奇尔。这里的北极熊常常会在街上到处乱跑,所以刚到这里就发给每人一本《防熊须知》:最后一条是万一来不及逃跑,立

  刻装死躺下,因为北极熊是不吃死人的。在海边考察时,他走到紧挨着海的一片巨大乱石堆里,面前忽然跳出一只大北极熊,距离只有十来米远。刘兴诗立刻抓起相

  机,可是还来不及打开镜头,当地朋友就飞快冲上来,一把推开他,把那只北极熊赶走了。随后,他们驾着一艘摩托快艇从海上追赶,这才看清楚北极熊好像一只小 猫似的,在原野里一颠一颠跑得快极了。

  也是在这次考察中,他们乘着一只小艇,驶进了一个大白鲸群,起码有上百条大白鲸,每只都比他们的小艇大得多,时而一上一下露出身子,成群结队 浮游着。看着看着,一只大白鲸直朝他们游来,游到艇身旁边,非常小心地沉下水,又从另一边浮起来,慢慢游走了。刘兴诗一下子悟得了人兽之间应有的正常关 系。

  C

  获奖144项

  82岁老人跟死神争时间

  刘兴诗从事创作60多年,一共出版232本书,获奖144次。并且他的书成为新闻出版总署连续8届推荐的“八连冠”,十分难得。可他却说,已经忘记了“八连冠”,像中国女排一样向明年的“九连冠”冲刺。做文章易,做人难,首先要做好一个人,才能写好文章。

  现在,他给自己规定了繁重的“码字”任务,创作量很大,一般每个月写一本书的工作量,没有时间和闲情逸致去养花逗鸟。至于创作灵感,如果有生活积累,就不怕没有灵感。不过,如果有足球比赛,凌晨三点也会熬夜看。

  “小说界没有我的地位,我又想试一试,写有点惊险色彩的小说”。刘兴诗向华西都市报记者透露,今年年底他要出10本小说,现在写的几部小说里 有一本《骑龙旅行记》,既是童话又是科普。这本书是一部写给“生活在中国的中国孩子看,生活在外国的中国孩子看,也写给想认识中国的外国孩子看”的系列丛 书。刘兴诗说,我有三个小孙子,我老了,看不见他们成长了,只有用这种方式,把他们和自己都写进去。不敢比拟《朱子家训》,就算自己教育小孙子们的一本 书。”

  生命不息创作不止,年逾八旬还拿着地质锤往野外跑。1985年,他负责设计开发了成都附近银厂沟、天台山、西岭雪山等景区,拒绝景区给的房 子,被誉为“银厂沟之父”。在2008年地震后,他在第一时间赶赴银厂沟现场,很多人都说“你都退休了还管这个事?”可他却说,自己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

  地质工作者,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为国服务有什么退休一说?到了地震灾区,他专门选断裂带的旁边,等着余震,看地震来的时候山怎么垮的,为灾后重建拿出最 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当时,曾经有个企业家邀请他去老挝开发金矿,刘兴诗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刚刚度过82岁生日不久的刘兴诗说,“生命即将结束,我向死亡争取时间,要用永不停息的工作,充实最后生命的质量,更多为祖国作贡献。当我安然归西时,必定是我在山野跨出最后一步,在书桌前爬完最后一个格子的时刻。”

  友人评价

  董仁威:他是个学识渊博的“怪老头儿”

  “他在很多人眼中是个怪人,但在熟人眼中却是个可亲可爱的人”。知名科普作家董仁威说,刘兴诗写的科幻小说、童话、少年传奇小说和科学知识读 物很受欢迎,但在为人处世上却让人难以恭维。比如,参加会议时常常要跟会议主持人唱反调;开会时他喜欢插话,但绝不允许别人在他发言时插话,否则要与人 急。

  刘兴诗和童恩正早已是中国科幻小说第一次高潮中的“同科进士”,彼此心仪已久,有着深厚的友谊。可是,很多领域都有论争,动不动就拍桌子吵 架,谁也不让谁。曾气得童恩正跳起脚骂:“刘兴诗这个龟儿子,不得好死”。吵累了,就拉着一起去喝酒。事后两个人又好得像亲兄弟一样,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 发生过。如果其中一人受到攻击,另一个人立刻就会两肋插刀,什么也不怕。

  了解刘兴诗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副侠骨热肠,看见上坡的沉重的板车,必定上前推一把;在滚滚车流的马路上看到一只受伤的蜻蜓,会专门骑车送到城外放归大自然。这颗童心刘兴诗保持至今,这是年逾耄耋的他,还能不断写出优美的童话和各种充满童心的儿童读物的根本原因。

  张昌余:爱玩猜中指拇的“老顽童”

  国学家张昌余也和他是好朋友。说起今年已经8旬的刘兴诗,张昌余不由笑了起来,说他是个老顽童。 2011年在刘兴诗的80岁生日,张昌余专门给他写了一副对联:“八十更操新锐笔,百龄犹是老顽童”。这是因为,别看刘兴诗已经80多岁了,可是童心未 泯,只要和张昌余见面,刘兴诗必定要他猜中指拇。

  同样,成都理工大学青年教师黄寰也深有同感说:“刘老师长我几十岁,每次见面,都以‘小老弟’自称,还不时从衣服兜里拿出几颗糖,嘴里还说—吃糖糖了!”而且,有时刘兴诗从衣服兜里变出的不是糖,而是仿真老鼠、仿真蟑螂。看到把别人吓一跳,刘兴诗却得意地笑起来。

  张昌余说,实际上刘兴诗既有老顽童的一面,也有严谨的一面,在学术上没得半毫通融,显得性格十分犀利。其实,刘兴诗是一个很真诚、活得很实在的一个人,尤其在对人民大众的感情上是厚重的。

  刘兴诗简介

  刘兴诗,1931年5月8日出生于武汉,籍贯四川德阳,曾任成都理工大学学科专业建设高级顾问。地质学教授,史前考古学研究员,果树古生态环境学研究员,知名科普作家。

  1945年开始发表第一篇作品,1952年开始科普创作。他被誉为“中国科幻小说鼻祖之一”。

  截至2013年7月,在境内外共出版232本书,获奖144次。其中,美术片《我的朋友小海豚》,获1982年意大利第12届吉福尼国际儿童 电影节最佳荣誉奖,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银质奖章;童话《偷梦的妖精》获1989年海峡两岸第一届中华儿童文学创作奖;《讲给孩子的中国大自然》系列获得了国 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列入“北大人物”的“北大文坛”中。

  华西都市报记者石莉芳摄影刘陈平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