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我所认识的作家浩然(沈国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07日09:39 来源:中国文化报 沈国安

  一九七二年,我在二十七军七十九师服役,因为在《河北日报》发表过短篇小说《站岗》,被推荐到北京军区举办的文学创作学习班学习,规定是每个野战军或相当军级的单位各去二人参加,共四十六人。和我同去的还有八十一师的张宪一,他在《河北日报》发表过短篇小说《喜相逢》。

  学习班是由北京军区文化部主办,具体负责人是北京军区文化部副部长胡可(剧作家,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辅导组有魏巍(作家,军区文化部副部长,大校军衔),戈基(作家,长篇小说《连心锁》作者),刘伍(军区《连队文艺》主编),胡朋(国家特级演员,胡可夫人)。

  开学前几天,主要是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端正学员创作方向,树立为工农兵服务的创作理念。之后,就是听作家们讲创作经验和体会。

  讲课最多的是魏巍。在我的印象中,魏巍不善言谈,谈吐比较谨慎,开场白讲过之后,就是让学员们传递纸条提问题,由他来作解答。主要提的问题无外乎是,怎样写小说,如何写散文,小说和散文有什么区别之类的东西。

  时任解放军文艺社社长的吴稚楠(后调任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也讲过两次课。他讲的内容涉及面很多、很广,侧重讲创作要求,对优秀作品做文学评论。

  我印象最深的是浩然。他先后到学习班来过两次,讲过两次课。在见到浩然之前,我心里揣测,一个高产作家,肯定是一个没时间修饰自己的人,相貌应是一个长发秀面,胡子拉碴的文学艺术家形象。其实不然,见面后才知道,他是一个四十多岁,非常干练的人。他,中等身材,留平头,而且剪得有棱有角,属于短平齐的发型,穿着很朴素。因为是晚秋的季节,每次来都穿一件“二踢腿”的旧呢子外罩,很旧,有的地方磨出了白线的痕迹来。看上去不像是个著名的作家,倒像是一个农村的基层干部。

  在我的记忆里,浩然非常健谈,讲话很直率,知识渊博,写作经验丰富,既有作家的睿智和聪敏,也有农民的坦诚和朴实。他粗略地讲了自己由一个农村青年,从写街头诗,办黑板报,到报社记者,到作家的过程。在言谈话语间,他时刻流露出对农村的深厚感情,他多次谈到农村是他的创作基地,农民的思想和生活是他的创作源泉。尤其是他的家乡冀东一带。他还告诉我们:当兵的就要写兵的生活,写好兵的作品就要深入到兵的生活中去。

  当时《解放军文艺》正准备发表他的两个短篇小说,《七月玫瑰花》和《一担水》,应学员的要求,他详尽讲了这两篇作品的创作过程。讲创作来源于生活。他把创作体会归纳为两点:一写不出来的时候不硬写。有了一丝灵感,不一定写出一篇好作品。一篇好作品应该精雕细磨,要有成熟的腹稿,洗练的语言,优美的故事,娴熟的笔法。不然,别硬写。二稿子写好后不要急于送出,最好锁在抽屉里放几个月,冷却冷却。意思是说初稿写完之后,脑袋瓜子写热了,急于修改,一时跳不出拟定的思路来。这样,对修改稿子会增加许多益处(这不是浩然原话,只是基本意思)。

  听了浩然的授课,我们都觉得受益匪浅,遵循他的创作思路和办法,我们也实践过,确实有助于提高稿子的质量。现在我们还照做着,避免了粗制滥造、轻飘浮夸的写作文风。

  更有幸的是中午在饭堂就餐,与浩然同桌。当时的伙食标准是四菜一汤,按北京军区第二招待所的规定,十人一桌,凑不够十人,不给上饭上菜。胡可、魏巍、胡朋等陪同浩然吃饭,只有八人,还差两人,胡可副部长就把邻桌的我和张宪一邀了过去,首长见我俩有些拘谨,就说:“放松点,饭桌上没有部长,都是战友!”浩然也附和:“对,都是一样的,随便吃,随便夹!”我俩看到这些名人都这么随和,神情放松了许多。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是净化了的。吃饭时,这些作家、剧作家们不谈论儿女私情和家务琐事,他们除了谈论文化动态外,就是谈论对某某作品的评价。我和张宪一一言不发,只是默默聆听着他们的高谈阔论,闻听着他们不时发出的爽朗笑声,时刻被他们执着严谨的精神风貌和人格上的高风亮节所折服,时刻被他们高尚的艺术情操和扎实丰富的文学造诣所感染着,仿佛又听到了一堂生动的文学创作授课。

  就餐完毕,浩然与同桌就餐的一一握手告别。当然,我和张宪一也不例外,只是除了用右手同我们握手外,用左手分别拍着我和张宪一的肩膀,连说:“再见,再见!”那时,在整个学习班里,我和张宪一年龄较小,在那些老艺术家面前,我们还是初学起步的孩子。

  在我的记忆里,作家浩然为人谦和,谈吐爽朗,平易近人,和气可亲,没有傲气,没有架子,见面握手寒暄,一见如故,给人一种见面熟的感觉。大概这与他出生农村、扎根农村进行创作和采风,有着直接关系吧!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作家浩然。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