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若将清史作镜(吴士余)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02日10:12 来源:解放日报 吴士余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金庸、梁羽生的新武侠小说风靡文坛,《戏说乾隆》电视剧走红大江南北,紫禁城的清宫戏就此历年不衰。经典重现,新作迭出,屡屡见诸于小说、影视银屏。紫禁城后宫嫔妃争斗的连续剧《甄嬛传》也冠名清宫版杜拉拉升职记,广受媒体的造势炒作。清朝历史被编剧、作家们演义,叙事释史,挖掘现代元素,追求戏剧效果。作为一种世俗化的文化诠释,满足多元文化消费的需求,也是无可非议的。无论是信史正剧,还是戏剧化的闹剧,均是追求一种能引起读者、观众共鸣的审美效果。

  若将清朝历史作为一面镜子,读史释义还应该立足于以古鉴今,以知兴替,洞悉历史的哲理,探寻历史的核心价值,汲纳历史的智慧。自努尔哈赤建国,1644年进入北京紫禁城,近三百年的历史充满着变局。清朝既是古代的终结,也是近代的开端。其间,不乏励精图治,文治武功的盛世;恪守陈规,千疮百孔的衰落;更有丧权辱国,难以启齿的国耻。人们之所以热衷清朝史事,除却紫禁城充满着神秘与戏剧性,更是因为清王朝自始至终纠结着危机与变局。其官僚系统、政治、经济承继着数千年的封建传统,又在变局与危机的交替中积沉成一种善美、恶丑兼存的封建文明,成为人们的文化记忆。尤其是,这些文化碎片潜存于人们的无意识之中,阅读、诠释清朝史事常常会引发人们的人文思考。然而,要真正理解历史,文化记忆就不能流于浅表的审美,止步于演义化、情感化的审美创造与价值评估往往有碍于历史真正价值的发现。因此,阅读历史需要理性的审视,洞察、把握蕴藏在历史表象背后的核心价值,化陈腐为智慧,这才是历史的文化追求。

  自古以来,知识贤达很注重历史智慧的发现与承传。所谓:“正朔之事,当明示变改,以彰异代”,说的是探寻迁革变化、循环演进的规律;“历古今之得失,验行事之成败”,道明总结兴衰成败教训之必要;“观其始末”,“定一字之褒贬”,“其教益出政教典章之先”,是要求建立明是非、通古今的价值评估;“引古规戒,当近取前代”,则强调观照资治通鉴之哲理的人文思考,等等,莫不是透过历史表象,探寻盛衰兴败的历史轨迹。认真而理性地面对这份历史遗产,将有益于当今中国现代化变革的思考。

  也许出于如是人文情愫,笔者努力去读懂历史,理解历史,求证人文思考的价值判断。笔者治学起步于小说美学的研究,因专司社会科学的出版业务,才逐步将视野投注到人文、历史领域。因此,诠释历史不能像科班出身的清史学者,执着于宏观的史学框架和体系的建构,只是出于一个人文知识分子对历史的偏爱,选择文化随笔的书写,就正史实录琐细的史事记载,就事论史,析理于诠释之中,企求以当代人文意识的价值评判,思考历史的陈迹,感悟历史的哲理。因此,随笔书写仅是以小见大,难免有以偏概全、臆断附会之虞。著述之言说望能求正于专家。

  历史学家邓小南说得很到位,希望在中国历史中理解历史的中国。此话颇具哲理。若要真正悟透,也需要智慧。

  (本文为《历史的转型——紫禁城的人文思考》一书的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