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网络文学的审美切入点(天下归元)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02日09:32 来源:中国作家网 天下归元

  目前,网络市场的消费主体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相对比较有闲也有一点经济基础的学生。还未走上社会的学生,其价值取向和阅读取向不可避免因为本身阅历和深度的不足,显得相对浅显单薄。

  而依托网络所存在的网络文学,面向的正是这个群体,为投其所好,网文不得不相应调整故事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

  其实网络和传统之间,本就存在表达方式、价值取向、阅读视角的根本区别。对网文审美的切入,应超越文字本身,抵达内里实质。网文因为受众的喜好,常常不得不戴上浮躁的面具,裹上无华的外衣,拎着飘荡的衣角,渡着浅浅的河,踢踏的脚尖,走不出深邃的海沟。但那样的存在,内里灵魂未必不丰富多彩,直达人心。一样有对现实的讽刺,有对不公的呐喊,有对正义勇敢的宣讲,有对软弱卑鄙的蔑视。它不以时代为主题,却不曾真正脱离时代,无论是穿越还是架空,历史还是戏说,那些人物、那些故事依旧还是在为真善美的中心服务,依旧折射着社会问题和人性之光。

  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娓娓而絮絮地述说,就如儿童故事里一样,善良会遇见援助,邪恶会面临失败,灰姑娘必然遇上王子,坏后母永受惩罚。世间一切文本或有深浅,但其精神内核殊途同归。

  事实上,姑且不论那些善于跟风,并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该写什么的新作者,但凡网络上已有一席之地的作者,他们的作品从未真正跳脱出时代的范畴,也从未真正脱离正面的教育。因为浅性阅读的读者,并不完全代表他们浅性认知,他们对人性的审判、对主人公的道德观、对情节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对所有大是大非问题上的抉择,都有自己的评判和要求。一个偏离主流、离经叛道、反社会反人类的作品,不可能获得成功,它必在走向市场之前,先被市场抛弃。

  在很多时候,网文作者其实比传统作家更为下笔谨慎,因为他们直面读者,直线沟通。信息的即时反馈和大量读者的审视压力,让网文作者在涉及是非的问题上如履薄冰。某种程度上,它是“寓教于乐”的文化,或者写作手法幼稚单一,或者表达方式荒诞狗血,或者展现形态有所倾斜,但它的积极意义依旧存在,它所表达的或豪迈或婉转的潺潺情义依旧存在,对读者的正能量传达依旧存在,对少年一代的精神指引依旧存在,那些清澈而茫然的眼睛,很多是在网文潜移默化的缓慢灌输下,开始看见世界大千,渐渐懂得为人、处世、行走、存在的真义。

  很多读者在接触网文之前,思想还是一片白纸,他们还年轻,对深度写作的传统文学暂时接受不了,他们需要浅白的文字、直白的呐喊、精神的冲击和呼号。此时作者涂抹上的颜色,会映射在他整个人生的成长期,影响他未来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取向。这是网络写手所不可取代的作用,他们是这一代少年前期的启蒙者,他们数量庞大,阅历各异,产生许多新的兴趣点和思路,展现更为丰富多变、大胆新鲜的人间万象,他们用简单的故事来折射纷繁的社会,因为读者基数的超量,他们的文字拥有更深远的影响力和溯及力,如果这份影响力始终处于一种正能量的状态,那将是一种良性开端。

  写作至今,无数读者和我说,曾从我的故事里得到力量和信心,曾从我塑造的人物里找到榜样和希望。在一些拥趸无数的名作者那里,这样的反馈更是车载斗量。我个人和我身边的作者们觉得,这就是我们的成功,是网文写作的真义。一切文本的写作意义,都与弘扬人性之美、展现社会百态密切相关。只要网文做到了,并确实在影响着它所能影响的那一大部分人,它就是优秀的值得深思的存在。

  正如网络作者们所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够履行好我们的职责,承担起写作者对社会的责任,实现人文精神的传递。而未必一定需要以时代和历史为载体,实现对其的宏大深邃叙事。因此,对网文的审美,一样需要放低门槛,从它所实际实现的社会意义出发。浅写作未必浅人生,故事自有内核;戏说未必戏人性,相反更加鲜活。

  网络文学,或遇批评如冰,或见追捧如火。

  网络文学,必将在深度批评中茁壮,在浅性审美中成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