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忆寿昌(凤翔)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01日09:57 来源:北京日报 凤翔

  不久之前故去的日报财贸部原主任刘寿昌,是我多年的老同事。说起来,还是他把我带进北京日报社大门的呢!

  那是1970年夏天,我们这些从全国各地分配到北京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在山西解放军农场劳动锻炼已近两年。一天中午,从地里干农活儿刚刚回到住地,连部突然通知我:吃过午饭,去朔县城里坐火车去大同军部,有任务。

  匆匆吃过午饭,带上出门的用品,我急急奔往朔县火车站。跟我一起坐火车去大同军部的,还有其他连队的邵毓奎、黄华昌、邸彩霄、周告华等人。在火车上,我们认识了。

  第二天上午,在军部大院的一间会议室里,我们二十多个来自不同连队的大学毕业生,围坐在会议桌的四周。中心,坐着两个人:一个四十来岁,个子不高,白白净净的;另一个,三十多岁,高高的个子,不如那位同志白净。他俩自我介绍说,他们是北京日报的记者,一个叫曹惠文,一个叫刘寿昌。他们来这里,是要了解在解放军农场劳动锻炼的大学毕业生的情况,要写一篇有关大学毕业生劳动锻炼的调查报告。他们要大家谈谈在解放军农场劳动锻炼的体会。于是,我们便根据他俩的要求,一个接一个地谈起来。下午,座谈会结束时,他二人又向大家约稿,要每人写一篇自己劳动锻炼体会的文章,说,以后,这些文章将会在《北京日报》上刊登。

  晚饭后,我和邵毓奎去曹惠文、刘寿昌住的房间,找他们聊天儿,了解北京城里的近况。谈完,我们俩用八开的大白纸每人写了一篇文章,交给了他们。我写的是一篇六百多字的小故事。

  回到房间,看到其他同志都在认真地写作、抄写,这才听说,北京日报来的两个“记者”,是来这里选人的。我们能被选中吗?大家的心里都没有底。

  又过了二十多天,北京日报两位记者中的刘寿昌又来到大同。我们这才知道,参加座谈会的人,大部分都被选上了,刘寿昌就是来接我们回北京的。能到北京日报工作,大家当然高兴。我们再次集中到大同,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1970年8月20日早晨,火车到达北京站。北京日报派汽车把我们拉进了位于东单西裱褙胡同34号的北京日报大院。从此,我们开始了三十多年的新闻生涯。

  因为我是被刘寿昌同志带进北京日报社大门的,所以我一直像对待老大哥一样地尊敬寿昌同志。他也像老大哥一样,见了面,问问这,问问那,关心我的情况,让我感到亲切。寿昌同志原来曾在长辛店二七机车车辆厂工作,由于喜欢文艺创作,才被调到北京日报社。而我到北京日报后,不久便被当时北京日报文艺组的负责人曹世钦同志要到文艺组当编辑,所以我和寿昌有不少关于文艺的共同语言,聊天儿时很能聊到一起。

  寿昌同志工作认真负责,办起事来一板一眼的,所以同志们友好地同他开玩笑,叫他“八股儿”。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响应上级党的号召,支援西藏,到西藏去工作。在西藏,他工作依然是那么认真负责。2002年夏天,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在云南丽江召开会长、顾问会议。在会上,我见到西安晚报参加会议的王先生。当年,他也曾参加援藏的工作,和寿昌同志在一起。聊天儿中谈起寿昌,他赞不绝口,说寿昌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他说,直到现在,他每次到北京,大都要去看望寿昌。他还赠送寿昌一份《西安晚报》,以听取他的意见。

  寿昌是一个顽强的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得了半身不遂。不久,我俩搬进了同一栋楼房,成了邻居。几乎每天,我都能在楼下看到他顽强地散步、锻炼。他坚强地迈着步子,一步步地向前走。他依然常常满脸笑容地与人交谈、聊天儿……

  如今,寿昌虽已驾鹤西归,但他的往事,他的音容笑貌,还是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