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文化的力量在于“化”(蒋子龙)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17日09:50 来源:天津日报 蒋子龙

  现代文化的种种扭结与怪异,集中体现为两层皮:下面一层的大众文化,以铺天盖地的段子和商业娱乐节目为代表,锋锐大胆,全无禁忌,嘲讽怒骂,妙趣乃至恶趣横生;甚至走鄙俗路线,越俗越红,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之俗到极致却连播十年的广告,创造了百亿以上的销售额,至今无人能及”。其策划者向媒体公开了他的诀窍:“在中秋、春节期间大量地投,让你烦,你就记住了!”举一反三,有些娱乐明星不惜炒作丑闻,以赚取票房,其伴生物,是娱乐文化圈里产生了极尽尖酸刻薄的“毒舌评委”。

  而上面一层的官场文化,却以枯燥僵硬、滔滔不绝又令人昏昏欲睡的空话、套话为代表。比较典型的是前不久榆林市所属的子洲县政协主席王玉朴,在市政协闭幕大会上仰头大睡,其睡相被记者拍下来,迅速红遍网络,网友还为他们设计了对白:市领导批评他:你到这儿来不是睡觉的!他反唇相讥:你到这儿来也不是催眠的!什么样的话语能具有如此巨大的催眠魔力?自然是穿鞋戴帽,用在哪儿都行,说一千遍也不会被挑出毛病的车轱辘话,“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

  空话、套话、废话、假话,喋喋不休,到处都是“话痨”,是一种文化的堕落。以至于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通过决议强调“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今年4月12日,中央纪检委书记王岐山在会上公开宣布:“参加王某人的会,不准念发言稿。”国家的领导不得不教给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们应该怎样说话,却又不能不承认这就是一个传统文化大国的文化现实。现代人最不爱听的一句话就是被人说没文化,却又不认真学文化,尊重文化。“下面”什么都敢说,全不正经,“上面”废话连篇是假正经,假正经也是大不正经。他们常常离开满纸假大空的稿子就不会说话,硬说便要说漏了,诸如迅速传遍全国的一些著名“官话”,向公众解释饮用水变质:“水发红不等于不合格”;呵斥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叱责群众:“你知道什么叫恶吧?跟政府作对就是恶!”这些官员只有霸气,缺少文气,到关键的时候硬气有余,底气不足,乃至激化矛盾,引发事端。

  官场文化“化”不了大众,大众文化也“化”不了官场,这就是当下文化上的两层皮。当然也是文化的尴尬。文化的两层皮带来的结果是人的两层皮,表里不一,心口不一,言行不一,前后不一。“桥垮了,专家说和质量没有关系!房价高了,专家说和地价没有关系!泥石流了,专家说和植被没有关系!发育早了,专家说和奶粉没有关系!吃海虾得病了,专家说和洗虾粉没有关系!专家太太怀孕了,大家说和专家没有关系!”两层皮的人丢掉了做人最基本的诚信,遇事先怀疑,除去自己谁也不信,有时连自己也不信。比如谁敢相信自己每天吃的东西是没有毒的?“横竖都是笑话,反正都是不对”。而诚信恰恰是中国文化的内核,是灵魂。

  人的两层皮,又造成社会的两层皮,文化与现实脱节,网络与生活脱节,“只要是路人,百分之百都是见死不救的;只要是网友,百分之百都是义愤填膺的”。这是因为“网友基本不上街,上街的人基本不上网”。网上一个世界,现实中又一个世界。最令人痛心甚至该恼怒的,有些有头有脸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就暴露了两层皮的嬉皮士本相。比如台球比赛似乎是很讲究绅士风度的运动,英国的顶级高手奥沙利文,来中国参加斯诺克公开赛,竟然叼着香烟走进新闻发布厅,面对镜头毫不避讳地大吐烟圈,引起现场记者不满,他却嬉皮笑脸:“在英国室内是严格禁烟的,但在中国你可以随心所欲做你想做的事情。”要知道我们自古以来可就是“礼仪之邦”啊,为什么他敢如此放肆地摆出一副小混混的腔调?还有那个中国男足的主教练、西班牙人卡马乔,对媒体谈到在华执教感受时竟说:“在中国,我就像个部长一样,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让一个外国教练在中国有了当部长的错觉,这是文化上耻辱。而卡马乔只顾在中国当部长,竟成为“史上拿钱最多,成绩最差的教练”。两层皮容易使人走极端,造成感觉上的两极分化,不可避免地会扩大和加剧社会上的两极分化。

  为什么这样的“文化两层皮”会形成普遍的社会现象?有个口号流传了许多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明目张胆地打文化的旗号,行招商集资之实,不过是用文化给自己贴金。许多成功人士出镜,身后巨大的书柜上摆满中外经典,有一次,我去电视台做节目想翻翻这些经典,却原来都是假书,只用硬纸板做了个空壳。人可以用文化贴金,一个单位同样也可以拿文化作秀,眼下最流行的就是给自己的单位或地区想出一句文化词,一定要把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抬出来,诸如唐僧故里、孙悟空出生地,等等,然后反复地播放,形成一种轰炸般的宣传效应,于是就显得很有文化了。胡乱攀扯、生搬硬套,动不动就是“万年古迹”、“千年名镇”、“百年老店”。最令人作呕的是中国男足请贝克汉姆作形象代言人,以为请个“万人迷”代言,闹好了自己也能混成个“千人迷”、“百人迷”。殊不知武大郎若请西门庆代言,只会显得更窝囊。

  以上种种是文而不“化”的后果,而文化的力量,恰恰在这个“化”字上。“经纬天地曰文”,“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文化,文以化之,文以化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化于社会,而不是表面化妆。民族的魂魄,文以化之,国家的精神,文以化之。西方哲人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也提出了一种“化”的标准:“文化本身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近五十年来,由于宗教伦理严重侵蚀,致使文化掌握了倡导变革的主动权,社会行为的核准权已经从宗教那里移交给现代文化,文化取得了君临万物的地位。”如此看来,我们热闹了好多年的所谓“文化热”、“国学热”,并没有热到根上,还需从文化的本意、文化的核心价值上开始预热、升温,而不是只用来表面贴金。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