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大卖”之下的批评权利(闻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17日09:08 来源:中国作家网 闻 言

  从《泰囧》到《小时代》,中国电影遇到一个被一些人看作是“惊喜”,在另一些人看来是尴尬的现象:一些无意于“争霸”的电影,一些非专业人士“玩”出来的电影,在票房上却取得了令人咋舌的成功,收入达到天文数字,而一些专业电影导演苦心制作的“大片”,票房排名却被远远甩到后面。比这一现象更不可理喻的是,专业电影评论家们对这种“大卖”影片提出的批评,受到很多电影追捧者的追骂、调侃和嘲讽。电影批评遇到的挑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严峻。

  票房的说服力似乎给电影批评贴上了封条。思想内涵、作品的价值观、电影艺术、技巧等等这些批评家们手里的武器,突然哑火,不再具有力量感,没人愿意听你唠叨。《泰囧》出来后,批评家们的发言还算是“一家之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冷静”、“启示”作用,而面对《小时代》,所有这些发言都遭遇到不屑一顾的攻击。文艺作品所应具有的品质、价值观的传递、电影本身的艺术性,都成了多余话题。批评的失语,至此可谓达到最典型的地步。

  “大卖”之下,批评有无权利,人们是否可以对作品本身提出批评,能否借此对文艺思潮或文化思潮进行批判,这在今天已经成为一个难点和问题。我们是否应当向文艺经典致敬,是否应当把今天的作品拿去和经典作品比较,人们对此已经变得犹豫。“正统”的声音失去了自信,一些本来是代代相传的观点和看法不值一提。比如,上世纪80年代,人们通过很多事例证明,任何创作在最高处都有“极致”性,这种极致性的一个标志,就是其不可改编性。米兰·昆德拉也多次表述这样的观点,即任何文学作品可以被改编成其他艺术,都是其美学上没有达到成熟的标志,完美的文学作品如果被改编,必然在品质上会产生疏漏和偏差。这是对文学经典神圣性和不可动摇性的强调。这样的理论在今天还能有市场吗?眼前的很多事例恰恰在反向上做出证明,影视是助力文学作品引起社会公众关注的重要渠道和途径,美学意义上的那些说法,早已被放到故纸堆里去了。坚守已经等同于守旧,分析不过是吊书袋,批评似乎就是一种愚腐。很多创作已经变成偶像与粉丝之间的互动,追捧是惟一表达敬意的方式,不容批评即是一种“捍卫”。面对这样的情形,批评家们似乎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和定力,找不到说话的方法和分寸,批评家只能以缄默表示自己的态度。

  其实,不仅仅是文学和电影,在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在当前花样翻新、过剩推出的声乐选秀节目里,音乐批评的介入几乎等于零,不过是大腕、前辈歌手与选手之间的对话,夸张的赞辞、过度的表情以及肢体语言,变成了对各类表演的惟一评价。批评家的专业眼光,批评的有效介入,对创作和表演中出现的流俗与取媚,作品价值观出现的混乱和“反智”现象,批评家们能不能拿出足够有力的理论论述,有没有勇气仗义执言,有没有融艺术感悟与思想境界于一体的剖析,能不能率性而又艺术地表达,这涉及到批评家的理论准备、批评勇气、批评能力、表达技巧等多方面。但首先应当强调的是,无论“大卖”到何种地步,批评永远具有天然的权利,批评的力量正体现在这样一种自信和坚持中,如果失去这样的信心,不相信批评会在各类尖叫与渲染中发挥独有的作用,那则是批评最大的悲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