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王朝柱美国领奖记(杜卫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12日09:12 来源:光明日报 杜卫东
王朝柱(左)与《走过雪山草地》的投资方代表在美国领奖王朝柱(左)与《走过雪山草地》的投资方代表在美国领奖

  一个男人要有三分霸气。这霸气,不是恃强凌弱,不是颐指气使,不是刚愎自用,也不是蛮不讲理。它应该是一个男人精神的标高,支撑它的是学养、胸怀与气度。王朝柱身高不过六尺,与朋友相处,谦恭而有礼,但依我的观察,他却是一个由里向外发散霸气的人。对此,美国驻华大使馆那位蓝眼睛、黄头发的签证官恐怕更有体会。

  那天,当一身中式装扮的王朝柱走进签证处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时,金发碧眼的签证官起初并没有觉得眼前的这个中国小老头儿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只过了一分钟,签证官就觉得自己的这个判断有误。因为这位貌不惊人的小老头儿并不像那些渴望立马就飞到大洋彼岸的中国人一样,唯恐哪句话得罪了签证官而被拒签,从而显得小心翼翼,谦卑而胆怯。他虽然也面带微笑,但镜片后的目光却异常淡定、从容,甚至还隐隐飞扬着一股傲气。这使签证官产生了好奇,“哈罗,”他摆摆手,示意对方坐下,然后操着那口半生不熟的中文问:“你——也要去我们美国?”小老头儿坐下了,他把背完全靠在了沙发上,然后用右手轻轻拍了拍扶手,“嗯”了一声,慢条斯理地回答:“我要到你们美帝国主义去转转。”哇,美帝国主义?签证官是个三十几岁的年轻人,未曾经历过中美对峙的冷战时期,对这个词似乎有些陌生,但对眼前这个话语幽默、充满自信的中国小老头儿却陡增了几分好感。他耸耸肩,双手一摊:“你去过我们美帝国主义吗?”小老头儿笑了:“小伙子,我要是说我去过的地方你都未见得去过,你相信吗?”签证官夸张地“唔”了一声,然后一抬左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基韦斯特岛。”小老头儿脱口而出。

  这个岛是美国最南端的一个岛屿,风景秀丽,人迹罕至。有一年王朝柱随剧组在美国拍戏,闲暇时有人提出请他一游。那时他正为创作四十集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做准备,翻阅史料时,了解到孙中山先生早年曾到过这个岛屿,正想利用美国之行寻觅一下伟人的足迹。因为基韦斯特岛太偏远了,即便是美国人也有很多闻所未闻。果然,年轻的签证官略显茫然地摇摇头,在求助于网络后,证明了小老头儿绝非吹牛,便一抬手,“啪”的一声把章盖了,然后双手把表格递给小老头儿,用美式中文调侃了一句:“先生,欢迎你来我们美帝国主义转转!”

  其实,王朝柱对这趟美国之行并不感兴趣,虽然是到洛杉矶这个世界电影的至高殿堂去领奖,但他听说他任编剧的电影《走过雪山草地》在这届中美电影节上只获得了入围奖。有人劝他:“知足吧!大陆、港台和美国好莱坞一共送审了150部影片,这种红色题材能入围已实属不易了,别要求太高!”王朝柱无奈,只得悻悻而去。大陆其他入围影片财大气粗,去的都是一个剧组,浩浩荡荡。王朝柱没钱,且这个入围奖也调动不起他的情绪,于是便一个人孤独地走过了颁奖现场的红地毯。在会场上,一向低调的王朝柱找了一个角落坐下。群星毕至,星光灿烂,美国和华语地区的影视界知名人物齐聚一堂。镁光灯像节日的礼花闪个不停,美女大佬们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摆出一个个不同的造型。相比之下,形只影单的王朝柱倍显孤独。好在他的内心足够强大,对于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来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盛宴。

  王朝柱把头靠在椅背上,微微闭上了眼睛。《走过雪山草地》是他的椎心泣血之作。十几年前,他以四个女红军为主人公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囚徒的长征》,辗转投寄了十几家出版社,均被以宣扬人性论为由退稿。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丁峤偶然看到小说原稿,拉着王朝柱的手说:“这部小说写得好呀,它不仅歌颂了红军女战士为信仰而献身的高尚情怀,而且也是对美好人性的深情礼赞,把它拍成电影,肯定能进军美国电影节。”最终,小说在北岳文艺出版社得以出版。丁峤逝世十周年的时候,王朝柱想起了老人家的关怀,便截取书中两章改写成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发表在《中国作家》杂志上。有关领导同志看到了这个剧本,问王朝柱,这么好的本子为什么不拍成电影?王朝柱说,没钱呀,你给吗?

  ……

  “噗,噗”,有人在轻轻拍打麦克风。冥想中的王朝柱睁开眼,看见西装革履的美国导演协会主席,一个头发花白、面露和蔼笑容的老头儿风度翩翩地注视着会场。人们安静了,媒体的记者们也知趣地全部返回了记者席。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尊敬的来宾们:我宣布,第八届中美电影节颁奖典礼现在开始!”

  当同步翻译把白发老头儿的话翻译成中文后,会场上响起了欢快的音乐声。接下来的事有些出乎预料,因为此前在好莱坞举办的欢迎晚宴上,入围奖就已经颁发了。王朝柱觉得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他之所以来到这里,无非是为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编剧奖等奖项的得主助兴而已。没有想到,当主持人宣布了最佳故事片奖的得主后,人们唰一下把目光投向了他——这项桂冠属于《走过雪山草地》。人们催促王朝柱走上镁光灯闪耀的领奖台,他谢绝了,他请唯一同来的出资方代表上台领取了这份殊荣。

  单项奖一一颁布。轮到最佳编剧奖了。满头华发的美国老头儿手里拿着精致的文件夹,抬眼扫视了一下会场,故意咳嗽了一声,他要把这个谜底尽可能晚一些揭晓。因为他知道,单项奖中这个奖项分量颇重,美国和中国150部影片的编剧们正把充满期待的目光投向他手里那个尚未打开的文件夹。会场安静极了,刚才的喧嚣、惊叹声仿佛都被吸入了那个不足盈尺的文件夹中。那里藏着一个梦,多少人为了圆这个梦废寝忘食,食不甘味啊!

  美国老头儿面对会场微微一笑。他缓缓打开文件夹,用纯正的美式英语揭晓谜底——“这个奖项,”他又抬起头扫视了一圈会场,“由来自中国的剧作家、《走过雪山草地》的编剧王朝柱先生获得”。

  会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一部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在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国度,同时获得两项殊荣,这说明了什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对北美印第安人的一个部落进行考察和研究后曾指出,无论人类的文化背景如何不同,作为宇宙间的万物之灵,它总有一种共通的、永恒的情感,它超越地域、阶级、宗教和意识形态,成为人类终极的价值标准。那就是:悲悯、善良、奉献,以及对信念的坚守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走过雪山草地》正是通过高尚与卑微、坚守与放弃、逃避与牺牲的殊死博弈,展现了人性深处的善与美,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美国同行。

  王朝柱这回不再推辞了,他气宇轩昂地走上领奖台。这个奖项对他来说实至名归、理所应当。他笔下人物的心路历程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部美国大片。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弘扬一种伟大的人类精神去领奖。那奖杯太沉了,王朝柱从美国老头儿手上接过来,掂了掂,放到了地上。这个举动引起了一阵善意的哄笑。王朝柱没有笑,他用手正了正领带,然后把麦克风的角度略微调整了一下:“《走过雪山草地》获奖,首先我要感谢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走过雪山草地的革命先烈;其次,我要感谢为了拍摄这部影片重新走过雪山草地的演职人员;再次,我要感谢推荐这部影片参评的佟刚先生!”

  在随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有美国记者提问:“王先生,你们制作这样一部精彩的电影投入了多少钱?”

  王朝柱憨厚地一笑,镜片后的目光不乏调侃:“是按美金,还是按人民币?”

  “当然是美金。”美国记者专注地望着这个中国小老头儿。

  “八十万!”

  美国记者闻言大惊:“八十万?”他重复了一遍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数字,双肩一耸,又摊开双手:“那么,女主角的片酬是多少钱?”“换算成美金三千!”“编剧呢?”王朝柱哈哈一笑:“我嘛,分文未取!”

  “为什么?”美国记者惊愕地张大了嘴。不仅是他,所有在场的人都愕然了。在中国写一集普通的电视剧,最高稿酬已达到三四十万元;明星大腕出演一集,报酬也在四十万元上下。怎么这部在国际上获得大奖的影片,女主角的片酬仅三千美金?号称中国十大编剧之一的王朝柱竟分文未取?他们哪里知道,虽然分管宣传的中央领导说了话,筹措拍摄费用的事仍一波三折。最后还是一位企业家先垫资五百万元人民币,帮助王朝柱了却了这桩心愿——拍成电影,进军美国市场,以告慰丁峤的在天之灵!所以,《走过雪山草地》的演职人员,片酬都极低,甚至分文不取。他们在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完成了实景拍摄。一场戏拍下来,有的女孩子如大病一场。在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中国影视界,这实在是一个特例!可是,所有这些,一时间能向眼前这位美国记者说清楚吗?

  “为什么?”王朝柱重复了一遍美国记者的惊叹,略一停顿,虽然脸上仍然挂着微笑,但话语中的霸气又显露出来:“四个字——长征精神!”

  那一天,2012年10月25日,正好是王朝柱73岁的生日。

  (作者为作家、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小说选刊》杂志主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