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上海的城市记忆(叶永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11日10:10 来源:新民晚报 叶永烈

  虽说我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但是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工作,已经整整半个世纪,我已经完全融入上海这座城市。

  我寻找着上海的城市记忆,上海是那样的博大,又是那么的厚重。

  从上海莫利爱路(香山路)29号小楼里的孙中山,到带有浓重浦东口音的宋庆龄,从慕尔鸣路(威海路)甲秀里石库门房子里的毛泽东,到思南路花园洋房周公馆里的周恩来,从在天蟾舞台附近做过地下工作的邓小平,到青浦练塘爱听评弹的陈云,还有环龙路(南昌路)老渔阳里用青红砖砌成的陈独秀的《新青年》编辑部,以及张学良将军以夫人赵荻之名命名的皋兰路那幢精致的“荻苑”,上海与中国现代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

  从上海市政府里传出的陈毅市长爽朗的笑声,到“书迷市长”汪道涵在书店里轻轻的翻书声,从钱学森在交通大学乐队里吹奏的圆号声,到钱伟长在上海大学的侃侃讲课声,从“金嗓子”周璇动听的《夜上海》、《四季歌》,到王丹凤《护士日记》里家喻户晓的插曲《小燕子》,从解放上海时粟裕司令部发报机的嘟嘟声,到东海舰队司令陶勇面对海图发出的命令声,从基辛格博士在签署中美《上海公报》前反反复复的踱步声,到《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六国元首签字的沙沙声,还有那上海世博会开幕时的鼓乐声、鞭炮声、焰火燃放声、掌声和笑声,声声入耳。

  从上海大陆新村鲁迅书房里的毛笔,到江苏路傅雷先生书桌上的钢笔,上海向来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半壁江山。从包玉珂的《冒险家的乐园》、茅盾的《子夜》、巴金的《随想录》、张爱玲的《金锁记》、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柯灵的《不夜城》,沈西蒙的《霓虹灯下的哨兵》,直至程乃珊的《蓝屋》、俞天白的《大上海沉没》、《大上海漂浮》,海派文化在发展,在延续。

  上海,有着多少值得记忆的文化名人,有着多少已经定格的难忘的历史瞬间。然而上海又在不断变化,不断布新。上海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接纳从天南地北、四面八方涌来的“新上海人”。

  如今的上海,吴语侬音、“阿拉”之声已经不再是“一统天下”,参与“百家争鸣”的有京腔、秦腔、闽南语、粤语、客家语,还有川妹子、湘妹子的窃窃私语,具有高度“防窃听”功能的温州话,以及英语、俄语、西班牙语、韩语、日语、阿拉伯语……

  在上海的餐馆里,那吱吱声既来自平底铁锅里的生煎馒头,也来自铁丝烤炉上的新疆羊肉串;沸水里的扑扑翻滚声,既来自荠菜大馄饨,也来自麻辣火锅里的毛肚和牛脊髓;那噗噗油炸声既来自油氽粢饭糕和春卷,也来自炸薯条和炸鸡腿;那蒸汽的咝咝声,既来自南翔小笼的蒸屉,也来自黄米面烤粩和白糖伦教糕的蒸笼。

  上海,成为拥有2400万人口的国际大城市。众多的“新上海人”为建设新上海做出了新贡献。

  不论我乘坐飞机时俯瞰上海西郊的红瓦黄墙别墅群,还是我乘坐轮船时在黄浦江仰望陆家嘴的玻璃幕墙摩天大厦,不论是我在高架公路上领略上海,还是在地铁中穿越上海,日新月异的上海每时每刻都在刷新着城市记忆。

  上海人文纪念研究所、上海人文纪念博物馆举办“先贤与上海城市记忆”论坛,我写下我感受的上海城市记忆。从城市的记忆中书写上海的历史,传承后人,发扬光大,是继往开来的举措,是在今天把上海的昨天与明天牢牢“焊接”,是把记忆与梦想牢牢“焊接”,值得提倡,值得赞扬。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