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望乡台》,让心灵得以抚慰与清醒(张志忠)

——长篇小说《望乡台》印象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11日09:41 来源:北京日报 张志忠
  《望乡台》 赵伟著 北京出版社出版

  赵伟的长篇小说《望乡台》,130万字,凡一百章,每章皆以乡谚民谣为引领,描写了20世纪川中名为望乡台的乡镇上,赵氏一族数代人的人生轨迹。国仪与玉珍、德辉与树兰、子归与思凡,三代人的爱情婚姻,没有甜言蜜语,没有花前月下,更没有海誓山盟,但却患难与共,默默相守,在朴素中衍生一份生死相依的深情。他们的家庭生活被二十世纪的百年风云所抛闪:国共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开国大典、大炼钢铁、自然灾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乡村城镇化……众多历史事件被揉进最底层百姓的生活细节,时时闪动着大时代的风云变幻,又体现出山野乡村的自然生息。有丰富复杂的人性探索,也有婚丧嫁娶、赛龙舟、舞狮等浓郁的乡俗民风图画;有严酷的革命斗争历史和忘我的牺牲精神,也有深挚执着的爱情守望;有扑朔迷离的人物身份和神秘命运的传奇,也有对百年历史的回望与探寻。

  《望乡台》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具有浩大而充沛的生命元素,有厚重而久远的中国传统和乡村文化,尤其作品中贯注的、蓬勃的乡野气息和人性之美,对乡村命运和中国历史的关注和思考,都很有穿透力,在艺术描写和细节的营造、人物的镂刻等方面,非常精心,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它所得名的“望乡”,表达了作者对于在现代化和都市化进程中,现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乡土大地的风雨沧桑的深切思考,抒发了强烈的故乡意识,在当代人的生存空间日渐狭隘和隔绝、人们的心灵世界焦躁不安的普遍状况下,《望乡台》是一剂心灵的清醒剂,它抚慰读者的心灵,也唤起读者对精神家园、乡土传统的向往和寻找,使人们从现实的焦虑中解脱出来,得到内心世界的拓宽和镇静。

  小说大气磅礴,语言精美,节奏跌宕,是中国当代小说传承古典文学的精妙回应,开章词似虚非虚,似实非实,亦真亦幻间将读者带入文字构建的世界中去。每一章用民谚和童谣生发,民谣中隐含的喻义,被现实生活所演绎并佐证,整部小说因此而呈现出历史的深邃和现实的神秘,既是过去对现在的时空呼应,又是现实对历史的文化传承。小说的结构艺术与思想厚度格外引人探索和思考。

  作者通过对中国二十世纪一百年的解读,表达出对生灵的悲悯、对命运的咏叹、对崇高的虔诚、对人性的仰望,展示出中国最底层百姓时刻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甘苦与共、风雨同舟的厚德情怀。作者精心对百姓在油盐酱醋茶中一笑一颦的刻画与描写,正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凝重而深情地歌唱。小说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中国从农业文明走向城市文明的裂变与迷茫,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中,其民族精神与文化信仰的坚守与挺立、传承与回望。

  依照我多年的研究心得和参加茅盾文学奖评选、阅读了上百部长篇小说的新鲜经验,我认为,《望乡台》是一部非常出色的长篇小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