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快手陈为人(韩石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08日16:06 来源:文学报 韩石山

  山西的读书人里,由写小说转到做学问,允当其职还薄有声名的,除了我,差不多要数陈为人先生了。

  山西这地方,其他领域如何且按下不表,单说文学写作,还是有其文脉优势的。共和国不多的几个领军式人物,山西就有一个。不多的几个可称道的文学流派里,山西也占有一席。或许是有此优势吧,山西作家在写作上的执著,直到了可歌可泣的地步,不管是写小说还是写诗歌,常是年届花甲身仍笔耕不辍,吟诵不止,且大都取得不俗的成绩。在这上头,我要算个没出息的,大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发觉自己不是写小说的材料,尤其不是写农村题材小说的材料之后,便转向现代文学人物的研究、传记文学作品的写作了。说是转向,实则是一种逃遁。逃遁常是慌不择路。只能说,我在慌不择路时,还有点清醒,择了一条文学与史学之间的路子。

  为人先生不然。

  他早年写小说,已卓有声誉,且写的是他熟悉的工人与市民的生活,按照当年的势头写下去,会大有成就的。然而,或许是命中注定,他又有相当的行政才干,且为上峰所赏识,先是在工人文化宫当主任,后来又到山西省作家协会当秘书长,两下里一干就是十几年。十几年的天气,纵是天才也会毁了的。然而,对为人先生来说,该是例外的例外,一旦脱身,重整旧业,又一次显示了身手的不凡,拿出的竟是长达五十万言的《唐达成文坛风雨五十年》。此后沉寂数年,像是在谋划着什么,又像是寻觅着什么,近两年再度复出,让人耳目一新又眼花缭乱,接连推出《插错搭子的一张牌———重新解读赵树理》《马烽无刺———回眸文坛的一个视角》《山西文坛十张脸谱》《走马黄河之河图晋书》《摆脱不掉的争议———七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台前幕后》,还有眼下我正看着,不久即将面市的这部书稿《熄灭的红星———苏维埃解体现象反思》。

  如此说来,我的转向,只能说是逃遁,而为人先生的转向,则是战略的转移,一种聪明的选择,主动的进击。

  上文我说他近两年来的写作,让人耳目一新又眼花缭乱,绝非故作讶异,夸饰其辞。不知别人感受如何,我的感受确乎如此。你想嘛,写过唐达成之后,再写赵树理,再写马烽,再写胡正、孙谦等“山西文坛的十张脸谱”,由远及近,由点到面,都还在文学这个大范畴,都还是触目可及的人与事,都还持之有据也都还顺理成章,一下子又跳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再一下子又跳到斯大林、托洛茨基、叶利钦等苏维埃政权的主要人物(《熄灭的红星》),这中间的跨度有多大,材料的收集又是多么的不同。

  这就要说到为人先生读书之博,兴趣之广了。

  在这年头,读书不读书,端看买书不买书,不是身在大学或是研究机构,要多读书,非买不可,谁若说他多读书,全靠从地方图书馆借阅,我听了只有无话可说。太原这个地方,读书人常去的是一个叫尔雅的大书店,在那儿,我就常见到为人先生那瘦削干练的身影,有时迎面碰上了,彼此相视一笑。似乎默守着什么古老的礼俗,我从不看他买的是什么书,只有他怀里那厚厚的书摞,让我心生敬意甚至妒意———支撑书摞厚度的,不会仅是数量的叠加,定然有着种类的繁多。

  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为人先生最让我佩服的,还不是这些,而是思维之敏锐,出手之快捷。

  前两年吧,山西省作家协会有红色之旅,一年是沿黄河东岸走一遭,一年是沿太行山西侧走一遭,所去之地,多为革命圣地,顺便也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每次都是分做南北两段,两遭下来,就是四趟。我是个怯于行动的人,一趟都没有去。为人,都去了。去了的人,回来有写文章的,而他,竟是捧出一部书稿,这便是上面提及的《走马黄河之河图晋书》。写到这里,想到他写过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书,我顿起疑心,会不会是莫言获奖后才应出版社之请动笔写的?赶紧找出翻看,出版日期是2013年1月,再看前面的《导读》,说是“每逢年底,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谁家’,总有一番热议”。噢,不是。那也是他此前,敏锐地注意到诺奖是一个热点,也是个卖点,而自个又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或是书籍储备,才动手写的。我想,就是此前没有写此书,在莫言获奖后,有出版社向他约稿,有两个月的时间,他也能写出这么一部书稿来。

  快手就是快手,不服气是不行的。

  综观为人先生几十年写作的经历,是不是可以这样总括几句:早年写小说的经历,让他练下流畅生动的叙事能力,转入学问之途后,读书之广博,让他有了丰厚的知识储备,宽阔的学术视野,而思维之敏捷,有益于题材的捕捉,出手之快,敏于成文,方能硕果累累。这几条,于他,或是先天的灵性,或是后天的修为,不期然而具备于一身,于我们,以及此后的青年,该是一个贤明的指引。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