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拉近读者与经典的距离(袁跃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28日08:54 来源:中国作家网 袁跃兴

  近日,有机构在网上公布了一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对近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结论:《红楼梦》 高居榜首,而且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等。

  读者们“死活读不下去”的理由有哪些?阅读《红楼梦》,受不了书中的大量诗词,妨碍了理解故事;《百年孤独》外国人名过分冗长,难以记忆;《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篇幅太长,等等。

  这个“排行榜”的出现,与当今的文化环境、阅读环境有很大关系。如今,整个社会的阅读生活充满浮躁,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流行,很多人希望通过阅读了解当前发生的事情,马上解决眼前的问题,而阅读名著不可能会获得实用的效果,浸染于如此的阅读文化中,很多人不愿再去苦读经典。所以,这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实际上是当下图书出版界、读书界“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盛行,远离经典、轻蔑经典的风气的折射和反映,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个如何看待经典、阅读经典的问题。

  但是,这个排行榜是否就毫无意义呢?我认为,没有必要担心对经典的批评,纵然这种批评也许缺乏根据、充满臆断,但都可以使我们审视当下的经典阅读普及工作做得怎样。经典作品像新作一样受到质疑,显示了这个时代的批评粗野但充满活力,因为只有无人继续阅读经典的可怕时刻,它们才会找到“安宁”。所以,无论价值如何,这个排行榜至少提供了重新审视经典阅读的契机。

  人类拥有经典——无论产生于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历史时代——这是人类文明历史、文化历史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种要素。我们在谈论人类的文化财富时,往往以人类的经典作品作为象征和代表。经典作品的品质,应该包括它的时代性、民族性、历史性、文化性,它们都是一些表达伟大观念的伟大的作品,这些古老伟大的作品可以看作是文化或哲学的化身。经典作品固然是历史的、传统的,但始终无法切断它们与当代人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精神的,也是文化心理的。经典作品往往反映了人类的一些普遍观念和思想心理,如现实和理想的矛盾、灵与肉的冲突、生与死的叩问、理性和感性的纠缠、善与恶的交锋、对人类终极追求的自觉意识。经典作品超越时代、历久弥新,总能让读者从中找到共鸣,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经典作品持久的价值。这就是经典对现代人精神和灵魂的深远影响。

  真正的经典作品,是养育我们当代人生命的源泉。这种精神财富不能仅仅是一种有关过去的知识,它还必须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这样,经典才能永恒和不朽,并使读者对经典充满信心。这就需要对经典的大众化、通俗化的解读方式的存在,需要按照当下时代的精神、心理、人情风俗来理解经典、认识经典,需要对经典进行继承和创新。

  这些年来,对于经典阅读,文化界、图书界都在通过各种文化方式、传播形式,来吸引大众读者的关注,以期起到推动大众阅读经典的作用,拉近大众读者与经典的距离,让经典和现实、和时代心理结合起来,让经典活在当下、活在当代人的心里。然而,目前这仍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