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音乐真人秀扎堆:有人气 没作品(郑寒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19日09:2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郑寒月

  音乐真人秀节目在进入“导师秀”时代的同时,也逐渐逾越了纯听音乐的范畴。在音乐真人秀初登中国电视荧屏之时,这种“音乐”与“真人秀”两大元素结合在一起的形式,让观众感到新奇并受到热捧。

  不同职业“回炉”歌手纷纷登上舞台。

  2013年,音乐真人秀节目甚受宠爱,几乎成为各家卫视的“标配”。从已经落幕的《我是歌手》,正在热播的《中国最强音》、《我为歌狂》《中国梦之声》、《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到即将大战暑期档的《快乐男声》、《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等,真人秀以舶来的另类风格改变着荧屏的视野。

  田间小妹、灶边主妇、车间工人、“回炉”歌手纷纷登上舞台,成为荧屏的主角。但这一台又一台的音乐真人秀节目在“势如破竹”的背后,也陷入了自我重复与互相效仿的模式,给观众“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音乐真人秀已逾越音乐范畴

  自从去年《中国好声音》的四大导师刘欢、那英、庾澄庆和杨坤火了之后,各大真人秀节目全部不遗余力地争抢“坐镇嘉宾”,在今年的音乐真人秀节目中,“观众的眼中只有评委”是不可回避的特点和事实。为抢占收视地盘,台下评委的遴选愈发成为各大卫视的PK点。《中国最强音》的章子怡、陈奕迅、罗大佑、郑钧,《中国梦之声》的黄晓明、韩红、李玟、王伟忠,这些游荡在演艺圈风口浪尖的名字吊足观众胃口。

  音乐真人秀节目在进入“导师秀”时代的同时,也逐渐逾越了纯听音乐的范畴。在音乐真人秀初登中国电视荧屏之时,这种“音乐”与“真人秀”两大元素结合在一起的形式,让观众感到新奇并受到热捧。但这类节目并未有所突破,号称改来改去的赛制总是似曾相识,有观众表示“看节目时难免产生只换了一拨主持人、评委、选手的乏味感”。草根选手大同小异的“流泪故事”已经很难打动观众,初到节目中的明星还算有些新鲜感,然而等这些神秘与新鲜消耗殆尽后,音乐真人秀还能拿什么来hold住观众?

  不少业内专家对此类节目的前景表达堪忧,甚至预言音乐真人秀节目很快会被“做死”,认为还将带来不少弊端:首先是有限的音乐类人才资源被无止境的“开发”,原本的“璞玉”好声音成为被过度包装的“职业选手”,难以培养出真正优秀的歌手;二是门类众多的音乐选秀节目扎堆播出,难以培养一批专属的忠实观众。对于“一窝蜂”现象,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也持批评态度,她表示,许多电视台依靠大排场、大制作、大投入,却没有真正能打动人的音乐作品。“导师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选手。如果都要求导师是大牌,其实是音乐真人秀节目的误区,我们只找最专业的明星当导师。”曾成功制作《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的灿星制作公司首席执行官田明说。

  本土青歌赛回击舶来品秀场

  不仅同类节目太多,且近年来席卷荧屏的音乐真人秀节目,多为引进国外节目模式。真的是舶来品就更能吸引观众吗?创办于1984年的“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青歌赛作为推动我国音乐事业发展的一个平台,在极大满足人民群众艺术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为歌坛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及作品。活跃在当今歌坛的众多“大腕”,如宋祖英、阎维文、毛阿敏、韦唯、张也等,都曾是青歌赛的选手。

  “当下很多娱乐节目都是包装出来的,很多一个小时的节目需要从八九个小时的录像素材中剪辑出来,把所有精彩内容都集中在了一起,而青歌赛和其他同类节目最大的不同是直播,而正是直播才最大程度保证了大赛的公开、公平、公正。”青歌赛总导演秦新民进一步指出,“电视手段的包装很容易做,悲情的故事我们也可以挖掘,这些确实有利于提升收视率,但这些与青歌赛赛事无关,我们不会刻意煽情、制造噱头,专业化、权威性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与《中国最强音》《中国梦之声》等“新生代”电视歌唱比赛注重年轻化、娱乐化、商业化相比,观众更需要青歌赛这股“正能量”。事实上,很多电视台的音乐选秀节目虽然一时很火,但其生命力难以与青歌赛相比。一方面,这样的选秀节目往往稍纵即逝,很难形成特色;另一方面,这类选秀节目所“造”的明星,往往充当翻唱别人歌曲的“草根偶像”,难以被观众长久地记住。

  “作为国家级的音乐专项比赛,青歌赛一路走来,最核心的关键词是‘坚守’和‘创新’,正是坚守了专业精神,同时又大胆创新形式,追求艺术化,增强观赏性,所以才有了长久的生命力。”秦新民强调。

  其实,对于无法“眼观六台”的观众来说,一个时间段内有那么一两档高品质的音乐真人秀节目就足够了,选择多了,反而会加速对这类节目的审美疲劳。而对于音乐真人秀节目,告别那些犹如井喷的“中国引进”,转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创造”,才能有如青歌赛这类常青的节目,才能让观众走出“乱花”的泥潭,品味“独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