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戏剧属于青年(闻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31日10:55 来源:中国作家网 闻 言

 

 

 

  《人民文学》今年第6期发表了话剧剧本《蒋公的面子》,作者温方伊是一位南京大学本科在读学生。在近一年时间里,该剧已在全国上演了60余场并广受欢迎。参加演出的并非舞台名角,清一色都是同一所大学的在读学生。联想到近年来活跃在话剧舞台上的北京至乐汇剧目,笔者深切感受到,中国话剧舞台上,追求戏剧梦想的青年正逐渐成为主角,一出出让人感慨、令人感动、使人唏嘘不已的戏剧,折射出当代中国青年对现实、历史、人生的思考与追问,反映了他们在艺术探索上取得的成功。

  戏剧属于青年。当代青年人的戏剧获得成功,首先得益于他们对人生的执著思考。今天的青年,面临着许多属于他们或本不属于他们的人生困惑与现实难题。个人的理想与集体的责任,生存的压力与道义的追求,现实的处境与未来的前景,有融合也有冲突,有相得益彰更有矛盾重重。喜怒哀乐在内心纠缠,希望与迷惑交叉闪现,灵魂被深刻拷问,情感随时发生纠葛。当此之时,“戏剧人生”就成了很多青年打量社会、观照自己的一个重要词汇。在艺术创作上有能力、有追求的青年,纷纷用戏剧的形式呈现他们所面对的这一切,变成一出出可以得到呼应、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共鸣的戏剧作品。观他们的戏,观众能体会到作者的意图,更能感受到内心的对接。掌声和鲜花都是发自内心的驱动与认同。

  戏剧属于青年。当代青年人的戏剧获得成功,也得益于他们对戏剧题材的成熟驾驭。近年来涌现的优秀舞台剧,青年们巧妙地嫁接历史,或有历史的影子,或借历史背景做纯粹的虚构,都体现出对题材的成熟理解与把握,如《驴得水》和《蒋公的面子》,都是以民国年间的历史为背景,这是当代青年不曾经历的历史时期,却被他们化用到若实若虚的地步。这些戏并不用当代流行的热词搞语言“穿越”,制造所谓的“笑点”和效果,而是严格运用戏剧化的语言,表达他们对历史人物与现实人生的看法。难得的是他们在戏剧艺术上的深刻理解与成熟运用,不是靠某一段台词博取笑声与掌声,而是通过巧妙的戏剧情节与艺术语言直抵观众内心。他们对话剧心存敬畏,成功之作大都非常符合“三一律”等戏剧要求,非常注重舞台效果,特别留心把握分寸,掌握尺度。

  戏剧属于青年。当代青年人的戏剧获得成功,还得益于他们创作目的的纯正。他们的创作不是“应邀”而为,而是“有话要说”,不是为“名角”写脚本,而是要通过戏剧化的人物故事,表达一代人的精神气质及其困惑、执著、矛盾、追求。舞台艺术同样有“商业运作”的压力,一些团体和个人为此目标可谓用尽全力。但我们看到的一些青年人创作的戏剧,反而并不急于求成,没有放低标准取悦想象中的观者。他们的创作在题材开掘、主题表达、艺术呈现方面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且不放弃社会责任,敢担当,敢表达,同时又努力通过艺术使理解与宽容成为主题中的组成部分,乐观向上且不失生趣成为戏剧的最后“收束”与展现过程。

  文学艺术的薪火相传必须依靠青年,青年人的创作也充分体现了他们有实力担当这个重任,他们对历史、现实、人生的思考具有难得的成熟,而且体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话剧艺术如此,其他文学艺术的创作亦如此。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闻  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