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当代文学要有当下性(夏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30日10:17 来源:长江商报 夏安

  最近,中国的一线作家“集体怀旧”。日前出版的今年第三期《收获》发表了苏童的最新长篇《黄雀记》。这部小说最引人注目之处是,苏童又回归了多年前的“香椿树街系列”,写起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故事。巧合的是,近来出版长篇的名家近乎一致的集体回望,作品中最新的情节也只止步于1990年代。

  正当我们热议中国年轻一代纷纷以各种方式向“最终将失去的青春”致意之时,又发现步入中年、功成名就的中国一线作家也“凑巧”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思绪飘荡到遥远回忆之中。

  诚然,每个作家都有选择写作题材的自由。然而,当这种集体回望成为一种风气时,关注和反思仍是必要的。

  严肃文学作家体现的是一个社会内在的时代精神。他们的写作是个人化的、也是社会化的。

  将写作视角引向追忆往事,自然安全稳妥。这样一来,就避免触碰当下严峻的生活原貌,就避免了直面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出版上不必承风险,道义上不必担责任,灵魂上不必受痛苦。然而,蜗居于记忆,徘徊于往日,躲进小楼成一统,这样的文字就难以再有思考、追问和改造的力量。

  有些作家的回忆仅限于同一题材,美名其曰:某某文学作家。这是轻松讨巧的做法。当一个作家已经习惯了炒冷饭,一遍遍重复昨天的故事时,就陷入“类型化”写作,他的创造就难有超越,意境就难有开拓。

  当代文学要有当下性,要勇敢面对当下的现实、大胆书写当下的题材。与其粉饰和怀念当年,围着类型的磨盘打转,写些不痛不痒的文字。不如将视角深入到现实生活的血脉深处,勇敢直面现世人生的矛盾,反映社会转型的阵痛、揭示大众焦虑的苦因、彰显生命抗争的伟力,提炼历史拐点的价值。

  当我们的一线作家沉浸在旧日时光中,用老旧歌调重复地吟唱、抚摩、鉴赏泛黄的记忆碎片时,是否想到老歌德七十多岁时,依然对现实生活探索不息,这样的创作“虽然还不安定,却可以自由活动而居住”。因为他知道“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一味缅怀那“失去”的青春,从心底里呐喊“多美啊!请停一停!”的人,最终将失去创造的青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