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关于《致青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17日11:08 来源:解放日报  刘海波/聂伟

  编者按:电影《致青春》票房亮眼,观感不一。我们就此刊发两篇文章,对此发表见解。

  《致青春》赢在了哪里

  刘海波

  提要:《致青春》是一部偶有华彩却不乏瑕疵的青春片。以前的许多电影是转借文学名著、网络文本、戏剧文本等文本质量和人气的优势,现在是转借明星知名度的优势,所以,凡有知名度者都有了做导演的基础,这是一个值得开掘的富矿。然而,只有当一个成熟的制片企业用全产业链的专业行动来“包装”一位明星导演时,他或她才可能成功。

  赵薇导演的处女作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再次延续国产小电影高票房的奇迹,但网上反映出来观众对影片的艺术水准却褒贬不一,这给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其一,什么原因带来了高票房,其二,电影到底拍得怎么样?对第二个问题笔者听到的最妙的回答是,如果影片是姜文拍的打20分,但因为是赵薇拍的打80分。

  影片的高票房除了中国作为GDP世界第二的中等工业化国家其文化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开始放量、以80后为主体的新城镇青年的崛起形成新的审美口味、中国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双双激增为收割票房做好了硬件铺垫这三大原因外,《致青春》首日刷新纪录的观影人数和持续的观影热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导演赵薇的身份——明星。明星做导演带来票房正效应,赵薇并不是第一个,前面早有姜文、周星驰、成龙、徐静蕾、徐峥等等成功的范例。

  “明星制”是好莱坞总结出来行之有效的票房利器,这些年我们也开始学习,资金充裕的电影无不大打明星牌,但是实践中却屡屡遭遇明星成为“票房毒药”的逆效应,既没有拉动票房,也折损了明星的号召力。导致这一差异的首要原因是,好莱坞曾经的明星制背后是专业化的制片公司,是以“类型明星”为中心专业化地生产“类型电影”,明星的出现基本确保了影片的类型和水准;而我们是作坊式的导演中心制的生产惯例,明星对影片剧本的决定权很小,有些干涉纯属明星个人或明星团队非专业的瞎干涉,无益于影片质量的提高,这就使得我们的影片除了借用明星的号召力吸引一部分粉丝观众首轮观影外,基本没有发挥出明星保证影片质量的功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依然是导演中心制的制片环境下,有能力的明星转做导演却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其明星价值,这包括,引起传媒和公众持续的关注,吸引观众首轮走进影院,由于明星导演已然赢了第一步,制片企业自然全力投入,从而可能调动各种制片资源,较大程度地保证影片质量。明星导演走的不过是转借优势的路子,以前是转借文学名著、网络文本、戏剧文本等文本质量和人气的优势,现在是转借明星知名度的优势,所以,凡有知名度者都有了做导演的基础,这是一个值得开掘的富矿,于是,孟京辉、九把刀、郭德纲、周立波、崔永元、唐骏都曾经试水或者正在跃跃欲试,但成功只有建立在专业制片行业的支持下,换句话说,只有当一个成熟的制片企业用全产业链的专业行动来“包装”一位明星导演时,他或她才可能成功。在今天,上市制片企业股价的敏感性会迫使其制片流程规范化专业化,杜绝随机的从而也通常是失败的跨界玩票,徐峥和赵薇的成功就与光线传媒关乎股价涨跌的全力投入分不开。

  回到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个片名明确地把它定位为“青春怀旧片”,绝大多数观众怕也是带着青春怀旧的期待走进影院的,而经历着时代巨变的70后和略显早熟的80后也早早地进入了怀旧期,几年前出现的《老男孩》等十一度青春系列短片以及大批网络怀旧视频已昭示了这一点,怀旧的《致青春》可谓恰逢其时。然而“怀旧”是一个复义的概念,它既指年龄之旧也指时代之旧,既指向私人记忆也指向公共记忆,既指向一个特定的空间也指向一个特定的时间,所以,通常的青春怀旧电影表达的是青春融入时代,或者时代影响青春的悲欢离合、温情与伤感。然而遗憾的是,在《致青春》中,想找寻上世纪80年代或者90年代痕迹的观众多少会有些失望,这是一部空间感大于时间感、私人记忆大于公共记忆、个人青春大于时代印记的电影,未曾如影片主人公那样经历过刻骨铭心爱情的观众怕要无旧可寻,自然也就找不到共鸣了。或许是出于讨好80、90两代观众的商业考量,影片的年代背景是错乱的,一边挂着学习十二大精神的横幅——从而把校园限定在上世纪80年代,一边让学生看重口味碟片——那是普及电脑的90年代后期,学校里的设施和生活状态显示出80年代的陈旧,可是毕业几年后,人物就穿越到了2000年甚至更后的状态。观众不仅无法准确定位故事发生的年代,更遗憾的是,影片基本放弃了对时代背景的呈现——事实上无论是80年代还是90年代,社会都发生过重大变革,故事被封闭在了校园象牙塔里,青春一旦与时代洪流割裂,剩下的就只有宿舍里的友谊与爱情了。于是一部可能会成为伟大时代怀旧经典的影片,就沦落为纯粹的小清新的青春爱情类型片,而且为了出彩,不得不突出人物个性以至于夸张矫情了。

  《致青春》是一部偶有华彩也不乏瑕疵的青春片,郑薇登台高歌一曲的场面很是让人热血沸腾、张开默默暗恋阮莞也令人动容,与此同时,影片中女主角令人咂舌的勇敢张扬、男主角自私小气以致为了个人发展牺牲爱情的设计既乖张又俗套;影片没有止于理想又纯真的大学爱情,把笔触延展到了现实功利的社会,使影片具有了反思维度,看得出创作者的野心,然而,校园之后的叙事凌乱突兀,又泄露了创作者把控能力的不足;影片的完成度较高,光影处理尤佳,同时某些细节道具的错误造成的时空错位,以及对时代背景的剥离,似乎又不是疏忽二字可以搪塞。 《致青春》如同这一代的青春本身一样并不完美,但是在笔者看来,它却极有可能标志着一个80、90年代怀旧潮的出现,如同80年代出现的知青文学不过是50、60后的青春怀旧,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也已走完,70、80后已经走过了自己青春岁月,也陆续成长为创作的主力,用回望的视角重新审视并表达后共和国时代改革开放的巨变和青春的蜕变可谓正当其时。

  青春资本化的暴利狂飙

  聂伟

  提要:在中国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期中,每一个十年都有着不容替代与磨蚀的特征,然而《致青春》偏偏有能耐将一切时间性的特征无限虚化。单向度的人物符合简易电影的观影特质,如同一场毫无智商的通关游戏。而成长,这个青春话题中最重要的桥段,被无情地压缩、删减。 《致青春》再次印证了中国当前观影的奇怪定律:好影片不一定有好票房,高票房的又通常不是好影片。

  《致青春》的开场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摄影机镜头垂直向上,缓速侧推,画面中轻盈摇曳的新绿色树冠像极了青春本身的怅惘与憧憬。色调与光影的把握配上带有轻摇滚风格的澄净音乐,从阳光和树影下摇下镜头,看到一脸青春的马小军骑车带着丰腴迷人的米兰,奋力蹬车向前。

  可惜,仅仅一分钟之后,影片迅速脱离这个极其富有韵味的青春暗喻,转而更加迅猛直接地营造青春梦的“实境”,影片的“伪青春”性质则一览无余了。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时间背景架空,人物性格抽象化,人物成长链条断裂。

  看完影片后,除了狂热的粉丝聚讼纷纭于偶像头发长短的问题,一个无解之问就是这个故事究竟发生在哪个时间段。在中国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期中,每一个十年都有着不容替代与磨蚀的特征。然而《致青春》偏偏有能耐将一切时间性的特征无限虚化,无论男生宿舍还是女生宿舍都是一地鸡毛。除了影片监制关锦鹏将 《阮玲玉》海报贴在橱柜上,李克勤的《红日》被再次唱响,其他时间节点线索全部清零。抽离时间背景的青春人物风干成外观漂亮而内在枯索的人偶,出场伊始便被定型为“一根筋”:活泼者必然不知轻重,如郑微;寡情者必然无动于衷,如陈孝正;高尚者必然海纳所有,如阮莞。单向度的人物符合简易电影的观影特质,如同一场毫无智商的通关游戏。而成长,这个青春话题中最重要的桥段,被无情地压缩、删减。

  毫不客气地说,影片更准确的名字应当为《致校园》。大段播洒青春的校园生活之后,留给后青春的成长故事只有30分钟。对此,影片采用极度肤浅的脸谱加以表现:女角色靠发型变化,长头发的郑微剪短成职场式,披肩发的阮莞换上高贵盘头,扎马尾的黎维娟烫了满头小卷;同时,陈孝正的海魂衫变成西装笔挺,林静的白衬衫被制服取代。除此之外,人物的内心、性格、语言都毫无变化。

  《致青春》不至于被列入 “烂片”行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辛夷坞的小说原著很感人,畅销7年,销量300万册。那些曾经打着手电筒在宿舍蚊帐里默默流泪阅读的读者们,时至今日,他们怎么不可能在匿名的状态下走进影院,重温陪伴自己成长的“暖伤记忆”。即便片子本身被编剧强加上了一些不堪解释的突转,但是只要看到影像化的玉面小飞龙,看到繁花点点后的长发飘飘,那些与自己青春有关的记忆就喷涌而出。所以,这部分由读者转化而来的观众,他们进入影院看的并非是电影,而是自己在岁月中的倒影。

  什么样的影片可以让观众恣意地享用?非亲民的爆米花电影莫属。根据调查显示,中国电影观众的主体是18岁至35岁的青年。然而在中国的大银幕上,青春校园题材的爱情故事几乎完全是一片空白。饥渴的观众群体苦苦等待一场轻松的视听盛筵,年轻的赵薇团队则恰恰满足了这一点。在影片的宣传活动中,她曾为每位记者准备一瓶啤酒,坦言了她对青春、对电影的价值判断:“不是高贵的红酒,也不是喜庆的香槟。啤酒才是青春(电影)的味道。 ”大大咧咧的小燕子风格延续到了《致青春》的诸多场景,向无数观众发出邀请。尽管一部5亿票房电影的字幕屡屡有错别字出现,屡屡有穿帮镜头突兀而刺目,但还有什么不可以原谅或忽略的呢?

  与《大武生》、《投名状》等影片的线下粉丝营销一样,《致青春》中各位青春偶像的粉丝们再次空前地聚合在一起,跟随片方的营销宣传活动一起进行轰轰烈烈的 “新三包”——包门票、包场次、包大巴。其中很有趣的一笔是,饰演陈孝正的台湾籍演员赵又廷虽然携金马新人奖的超高人气,但是其粉丝对《致青春》票房的贡献竟然还比不上被称作“酱油帝”的林静出演者即内地演员韩庚。他的粉丝们自我命名为“庚饭”,行动规整统一堪称军事化管理。

  此次《致青春》公映,“庚饭”高调组织团购看片,附带有见面会的电影放映票价一度被炒高至十倍以上竟然一票难求。这些粉丝的观影不限于见到偶像一次就心满意足,相当数量的粉丝会全程跟随,重复观影。以该片在南京举行的密集宣传攻势为例,敬业的赵薇在一天之间,带领全部主演走遍南京6家主要影城,每场间隔1小时。韩庚官网率先发布巡演行程单。很快,南京甚至相邻地域的庚饭们迅速调动起来,组织集体票团购,而且制订了一本《应援指南》。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韩庚在《致青春》中饰演的戏份少到可有可无,因此获封“酱油帝”。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的粉丝团们对于票房的超高贡献。在粉丝文化风行的当下,年轻的偶像崇拜者走进电影院,为的是看人,而不是看片;为的是看明星,而不是看表演;为的看偶像,而不是看电影。

  由此,当青春被断裂,当电影被忽视,一部名为《致青春》的电影,这个概念还能够成立吗?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