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中国梦与文学理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03日09:04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何建明: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 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动力来源,这离不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中华民族的进步, 当然也离不开科技、教育、文化的繁荣,为了实现这个中国梦,我们整个国家和人民都需不懈努力。

  每个人都有梦。文学工作者是爱做梦的群体。我们的梦既有自己理想的追求所在,还有为读者提供做梦的种种情感空间和追求美好的养分。我们的作品 ——文学作为文化繁荣和提升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一环,它对于实现中国梦的作用,其实并不比起经济强大、科技进步、民主法治完善等直接效用差。文学不仅能够 陶冶情操,更能鼓舞精神和人们干工作、干事业的激情。当下文学所讲的“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表现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就是要体现中华 儿女建设祖国的伟大创造,更是要以文学的力量来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为了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我建议,需要重视文化这一动力来源,特别需要重视和挖 掘文学的正能量。

  文学应当如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第一,增强主流意识,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主流意识并不是一种脱离群众、冠冕堂皇的意识形态,而是一 种与时俱进、与国家和人民同进步的价值观念。而在当下,实现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所在、观念所向,所以对于文学来说,需要作家的创造要有主流意识, 就是写出的作品能够反映人民为了民族复兴不懈努力、伟大创造的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导向。所以说,不能把文学要求的这种主流意识的作用简单的认定 为“歌功颂德”、“涂脂抹粉”,更不能把这种主流意识简化认定为弘扬好人好事。对于文学写作而言,无论是弘扬正面的东西,赞扬真善美,还是鞭笞负面的东 西,贬低假丑恶,都应该算作是增强主流意识、发挥文学正能量的体现。

  第二,提高艺术形式,重新审视文学的力量。文学的形式依赖于文学创造的内容,文学的内容又取决于作家创作的态度。无论是表现社会和国家的题材, 还是反映个体情感和生活的题材,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散文,只要能够给读者以共鸣,能够激励他们,他们的精神面貌能够得到向上,就是发挥了作品的应有能 量。文学的艺术形式很多样,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与社会影响力。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形式以外的文学艺术形式的研究、开拓和扶持,只有全方 位、综合性的运用文学,才能更好地激励人民,为实现中国梦发挥应有的功效。

  第三,发扬学习之风,注重作家自身能力的提高。文学要想发挥出自己的正能量,首先作家包括文学评论家在内的文学人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和相应的才气 和实力,要不然我们的人民就不会买你的账。文学创作不是一般性的简单的脑力劳动,而是一种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的行为,所以作家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 创造水平和能力。现在的一些作家,虽然积累了不少社会生活经验和个人知识,但时代变了、知识在不断更新、国家和人民的生活状态更是日新月异,所以我们的作 家十分需要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作大的清理和更新,这是一项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事情,广大作家应高度重视。要不断深入生活,从人民群众的丰富生活和时代发展的 土壤中挖掘和汲取营养。而且作家的学习要在理论和实践上“齐头并进”,现在很多作家的创作态度和文学素养并不令人敬佩,随便和浮浅之风很盛,这些都是对文 学、对读者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必须克服。

  总之,文学的作用和力量不容小视,国家应该在文学发挥正能量方面重视起来,文化软实力搞的好的话,其作用和影响将是全面、持久和深远的。

  雷  达:文学理想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中国梦,这是一个承载着历史的经验,高扬着美好的理想的梦,它与中国的现实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现在“中国梦”已成为我们国家发展的关键词,成 为我们每个中国人身处其中的精神空气。对于以做“梦”和写“梦”为主业的灵魂工作者——作家和诗人来说,怎能不高度重视这个以“中国”命名的伟大的梦呢。 梦是富有文学色彩的,文学理想本身与中国梦就有着内在的和多元的关系。现在,人们谈到文学和中国梦的关系,往往把文学外在于中国梦,把文学的功能定位于去 表达中国梦,或中国梦仅是文学着力要描写的对象而已。我想,我们应该对文学的功能和性质思考得更深入一点,这样就能看到文学理想和中国梦之间更为内在的关 系。

  党的十八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可以看出,中国梦绝不仅仅单指经济的发展,而是包括五个维度的全面的完整 发展基础之上的复兴之梦。在我看来,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指数,本身就内在于中国梦,从属于中国梦的文化梦部分。文学理想至少有这么几点内在于中国梦。第 一、我们可以借助文学特有的情感驱动力和艺术感染力把中国梦置入广大人民的心田。文学具有引领时尚、教育人民、净化心灵的功能,好的文学可以陶治情操,澡 雪精神,提振精气神,促使人民追求真善美,激发人们以巨大热情投入实现中国梦的艰巨实践。有梦想,就有希望,文学可以传播梦想,带给人们仰望星空的能力。 第二、文学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融入中华文化复兴的伟大进程。文学生产就是文化生产,文学精品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是文化软实力的表征,是一 个国家在世界文化竞争中是否具有优势的重要凭靠。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有必要秉持开放的本土化观念和包容的现代性理想,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中国 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学美学,确立我国文学的世界文学坐标。第三、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学的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倘若没有中国文学的复兴是不完整的, 是残缺的。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的文学有过诸子百家、魏晋风骨、大唐诗潮,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至现代文学等等辉煌时期。中国文学当务之急是如何复兴中国文 学传统的光荣和梦想。

  从文学理想到文化梦,从文化梦到中国梦,从这个链条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并不仅仅是一个描述中国梦的语言工具,它处在中国梦之中,是中国梦的主要精神内容和内在驱动力之一。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没有好的文学的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

  梁鸿鹰:让文学书写放飞中国梦想

  中国梦的提出为当代文学书写所开辟的广阔前景,必将产生积极影响,为文学创作注入新的旺盛活力。文学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力前进的灯火, 中国当代文学的优良传统,突出表现在与国家同步、与民族同心,以多种形式、多样风格凝聚起民族的精神、人民的斗志。文学创作只有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 张扬、宣示民族奋斗所需要的价值追求,张扬中国人怀有的必胜信念,唤起全民族对自己奋斗历程的回望,激起对共同思想道德价值、精神资源、民族伟大理想的珍 视,才有助于焕发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进而有助于实现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 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当代文学就是要大力张扬当代中国人生动的个性与蓬勃力量,艺术地反映普通百姓“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奇迹,让那些明 亮的而非灰色的、精彩的而非令人沮丧的人生故事,成为国民精神文化消费的正餐和主餐,让那些激励人而非消磨人的诗意篇章,让那些散发着正能量而非负效应的 人性光辉,闪烁于当代文学的星空,投射到每个公民的心灵中去。

  中国梦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当代写作者首先是中国梦的创造者,是一个自信大国所有坎坷与辉煌的分享者,是民族梦想的一部分,我们所进行的精神创 造,必然因其富于价值内涵的积极参与而成为中国梦的有机组成。从当代中国人的立场出发,从敏感而富有良知的写作者立场出发,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胸怀,行 进于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航道、主战场上去,呼吸广阔社会生活的清新之气,把日新月异的生活气象,把这个需要奇迹而时时出现奇迹的每个细微变化纳入自己的 视野,不遗漏中国人沸腾生活最细微的点点滴滴,不忽视体现中国人脚踏实地创造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示广大民众在新时代里有梦有为的昂扬风貌,展示中国人百折 不挠的不凡气度。中国梦是创新的梦、是大写的梦,每个书写者都需要格外自觉地增强超越自我、发展原创的意识,把礼敬民族文化传统与创新观念、内容和形式结 合起来,塑造更多堂堂正正的当代中国人形象,让中国理想、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成为当代文学的鲜明亮色。

  陆建德:用正价值构建中国梦

  文学和文学批评应该是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念的最深刻、最复杂的体现。这种观念渗入我们的潜意识,内化为本能或习惯,表现于无数细节之中。作家在记录深层次的价值观念的同时,也在不断帮助我们改变旧观念,形成新观念。

  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就是我们对共同体的几乎是出于本能的认同。这套价值观念的核心不是绝对排他的,不鼓励人们以黑白分明、非此即彼的幼稚方式看待 事物,因而具有圆通性,能够兼容并包,有助于社会和谐以及共同体的形成。强调中国梦意味着在个人能动性基础上突出整个社会的温暖和社会机构的力量。只有体 现社会性和公共精神的中国梦才能将人们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单纯的自我张扬只会导致自我封闭。必须用既各有特色、又互相关联的中国梦的理想 立人立国。

  中国梦的实现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作家以积极的心态去建构。我们要以开放的姿态改造传统,为中国梦注入新鲜血液。以往读书人在科场奋 斗,是想鲤鱼跳龙门,其目的是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地位,光宗耀祖,公共服务的观念在传统社会中是发育不全的。官职意味着权力,而非责任和服务。描绘、界定中 国梦,必须有比较的眼光和深刻的自我认知能力,要善于反思我们做事的方式以及背后的价值设定。

  要让中国梦的魅力体现在日常生活细节当中,体现在环境、文化、社会文明的建设中,不仅能够让中国人还要让各国人士看到中国梦是一个值得追求的 梦。现实中这些细节给予文学理想坚实的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中国梦就容易变得空洞。观察并呈现这些细节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作家关爱的眼睛与心灵。

  中国梦离不开文学领域里的反思。传统文学中的诗人往往以落落寡合为高,以孤独为美。在个人与社会之间,似乎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的作家、 批评家需要更多的时间潜心读书,认识中国与世界、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以更深邃的眼光检讨习而不察的价值信仰体系,充分发掘文化与社会中的正能量,进一 步充实中国梦。

  中国梦是动态的理想,其实现过程也是社会治理、文明发展的过程,需要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描述、建构,不能流于口号。中国梦与美丽中国应该是相辅 相成的。面对脏乱差的环境,我们不能一面听之任之,一面又讲中国梦,这是会被人耻笑的。谈理想,首先必须有一种入世的、建设性的生活态度,这样的生活态度 绝不回避问题与挑战。美丽中国不会自动来到,建构中国梦意味着预示美丽中国的魅力及其历史可能性。有的揭示阴暗面的作品让读者感到文字背后有着积极、温暖 的力量,从而生出对美和光明的渴望,而有的则不然,仿佛腐败、丑恶的场景是市场上最抢手的消费品。用中国梦的正面力量战胜恶俗,已经刻不容缓。

  董学文:文学理想要同中国梦结合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民族的梦、人民的梦。它的内容就是民族的追求、人民的抱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民族伟大的梦想。它凝聚着几代中国 人的夙愿,体现着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也是百年现代中国文学集体的脉动。文学是最富于梦想的,它一直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梦既然是理想,那么它就关乎着人们尚未实现但又正在努力争取实现的事情,它就催生着强烈的奋斗动机和拼搏潜能,它就增强着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信仰的力量。文学和民族一样,没有理想和梦想是可悲的;对美好理想和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没有前途。

  文学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它的理想务必要同民族的梦想相结合,因为这才是中国文学走向未来、走向世界、走向繁荣的坦途。文学的理想应该成为时代的 旗帜,成为导引人们前行的灯火。从这个视角看,文学在反映和赞美、鼓舞和推动中国梦实现上所起的作用,是比任何其他手段和艺术形式都更为有力、更为突出 的。文学的发展与物质生产的发展虽然可能会处于某种不平衡的状态,但文学表达民族的心理、情感、愿望、想象和意志,确有其他艺术品种所不能比拟的得天独厚 的地方。

  严格说来,文学的梦想就是社会的梦想,而社会的梦想也就是文学的梦想,它们是互为表里、相互渗透的。因之,我们主张的文学理想,乃是一种融入于 人民群众对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期待的理想,是一种把人民的信念、好恶和审美追求日臻完善地统一于艺术创作上的理想。如果我们把文学的理想汇入中国梦的浩荡 洪流,那么,它就会希望克服“小我”的拘囿,坚持走为人民服务的道路,并以此作为找回自身价值和意义存在的依据;它就会希望文学要绝对地保障个人创造性和 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保障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充分自由;它就会希望作家们在汹涌澎湃的历史浪潮面前,不要寓于“低俗”或“亮丑”的偏好,防止牺牲自 己从心底里涌现出的真挚而动人的美感;它就会希望在描写实现中国梦这段辉煌历史的各种作品中,能够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画面,并让它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 位置,成为人类文学向前跨进的一大步;它就会希望作品能真正实现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完美地融合;它就会希望摆脱无聊 的私欲和市场的压力,使国家和广大民众能成为文学事业的赞助者和保护人;它就会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既不拒绝外来的新东西,也不排斥传统的好东西,经 过综合创新,相信自己的文学和文化也是站在当代世界文学和文化的制高点上;它就会丢弃“看客”的心理和“旁观者”的姿态,体认、体验和理解中华民族复兴的 伟大过程,努力完成自己担负的推动历史前进的歌手的任务。文学理想与中国梦结合了,它就成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功臣。

  叶广芩:中国梦也是作家的梦

  中国梦确实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追求,前赴后继,撰写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史。文学界的中国梦,便是作家对于民族复兴的责任和使命。今天,中国梦的 大船已经启航,中国人开始驶向富裕,驶向幸福,这是令人激动和振奋的,作为船上的水手,作为一个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声的文化人,在这个时刻我们应该说点 什么。

  首先,作为一个作家要无愧于时代和人民,我们从内心感激、认可这个时代,这是我们的幸运,也是共和国进程中全民齐心走国富民强道路的连接点,作 家在重要的时刻不能够缺席,我们要拿出全部的精力投入其中,写出最有感情、最精彩的文字。今天的故事就是明天的历史,历史上的文学留给后世的是万古长青, 绚丽多彩。文学是根源脉络,也是希望,反映时代与人生,反映精神与追求,凸显社会的进步和凝聚,总之在今天可写的东西很多,比比皆是,深入下去,拓展开 来,我们会有很丰厚的收获。

  第二点,社会发展要和民族传承、文化衔接。我们要学会敬畏和感恩。任何经济发展必须以文化为基石,以厚重的背景为根本,在时代的发展中找到文化 积累的基石,并与之连接,有历史的沉重、厚重,这样我们的文章才能站立,才能透出底蕴,才能展现较为稳重严肃的创作,才能创出精品。一个民族的文化需要积 累,它不是一个时代所能完成的,它的主要部分永远沉浸在历史中、书籍中,挖掘、传承和发展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学会感恩和敬畏,学会对任何一个对我们有帮 助、有恩德的人和事情感恩,这是我们今天相对比较缺失的东西。现在网络的冲击对传统的文学创作也不可忽视,大家都觉得网络是非常好的东西,但是它也给我们 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今天,我们将很多书籍装入电脑,随用随调,但是老祖先那种洒脱是调不出来的。面对冲击,我们不能丢失自己的文化坚守,语言文字缺少 了文化涵养,就如同缺了灵魂。中国梦是普通人的梦,也是我们作家的梦。

  木  弓:期待“中国文学”时代的到来

  “中国梦”说到底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这个在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改变自己命运、创造美好生活的艰苦斗争中构筑起来的伟大梦想,正在 中国人民的当代奋斗历史进程中成为现实。“中国梦”不但体现为中国的硬实力,也体现为中国的软实力。我们的文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成为“中国梦”最重要的组 成部分。面对当代世界格局的大调整,中国正在作为不断产生重要影响的负责任大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某种意义上说,软实力的强大更能实现中国对 世界进步的贡献。中国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这样和“中国梦”血脉相连,也有“梦”的自信自觉含义。

  当代中国的“文学梦”显然就是期待着“中国文学”时代的到来。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学如何以“中国文学”的整体进入世界文学的格局里,形成中华民 族独有的话语形态,以自己对世界文学的独有贡献争取到文学的话语权。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正是我们的文学所期待的。中国曾经创造过令世界瞩目的文学,但就 因为旧中国的落后,使中国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创造也处于落后的状态。在这样的文化格局下,中国文学对世界的影响也不断萎缩。当然,一个国家的落后并不意 味着文学也落后,文学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并不一定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但不良的生态最终一定会制约文学的发展。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文学的发展进步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必将推动着中国文学在世界软实力竞争中得到主动、进步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 学”的时代是可期待的。

  中国文学当然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实现文学的“中国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艺术虚构能力、艺术想象力的不断提高,不断强化,是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文学力量强大的根本所在。艺术虚构力想象力的衰退,必然使文学失去影响力,也必定失掉世界的竞争力。出不了大作家、大作品的文学一定是没有竞争力的文 学,也不会有“中国文学”时代。实际上,我们是在揭示文学的本质——原创力。我们说,伟大作家、伟大作品代表着民族国家的伟大精神创造力和伟大想象力,从 而影响世界,对世界文化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应该为有伟大作家和伟大原创作品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苏兰朵:中国梦与文学理想

  从我遇到的两个导游谈起吧。一个是香港导游。这是个和我年纪差不多的女导游。从我们一上旅游车,她就开始讲房价、讲股票,接着就滔滔不绝讲李嘉 诚,几点起床,到哪里打高尔夫球,跟什么人打,住的房子有什么讲究,市值多少,等等。后来,又开始跟我们展示她戴的戒指、手镯,内地卖多少钱,在香港便宜 多少钱,她带我们去买可以便宜多少钱,她认为女人需要这些东西,因为打麻将的时候,手一伸出去,有面子。另一个是西安兵马俑的导游。这是我遇到过的最有文 化素养的一位导游。他讲解的东西不是从稿子上背下来的,而是加进了很多自己的理解,他讲的历史是有历史观的。当然,香港导游不拿工资,兵马俑的导游有工资 拿,推销一下商品无可厚非。我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在这些背后,我看到了两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是被经济浸泡的人,一个是被文化浸泡的人。我对这两个人的印 象,也就是我对这两个城市的印象。而这两个城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差距是很大的,西安远不如香港有名。中国梦谈的是民族复兴的问题,一个民族的复兴,光靠经 济是不行的。

  我想说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国梦离不开文学,但是,文学的理想绝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中国梦歌唱。在梦想的舞台上,文学恰恰最需要的是冷静的思考。没 有思考的文学,就是盲从与发烧。文学失去思考,就会变成附庸。所以,面对中国梦,文学与作家都要思考。要与GDP、与聚光灯保持距离。文学关注的应该是中 国梦里最人性、最悲悯的那一部分。 

  王宏甲:“中国梦”的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国人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梦想,我们今天的创作继承了前辈的思想。梁启超在变法失败后逃到日本,经过两年痛苦思索之后,写出《少 年中国说》,他终于看清了,国家是我们的了。我如果用大白话来讲《少年中国说》,梁启超的意思就是,别跟朝廷计较了,他们老了,我们再不努力,就完蛋了。 在20世纪之前,整个中国文字里头找不到青年二个字,青年是20世纪才有的概念,少年就是青年,比如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梁启超讲的这个少年的概念就是青年 的意思,是说拯救一个国家要靠青年自己,而且他还使用了一个词叫做“责任全在我少年”,别推给别人了。两年以后,他意识到仅仅靠青年不够,要靠全国人民, 于是他又写了《新民说》,不是靠浑浑噩噩的人民,要开民智,打开人们的智慧,这就把拯救中国的力量从青年人扩大到所有人,这在20世纪初期很有意义。由于 梁启超把拯救中国的力量放在人民身上,毛泽东以后所有的工作努力,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就是要团结人民,武装人民。过去我在意我们要以怎样的面貌走向世 界,我们和世界文化的差别,但是我现在在意的是我的作品能不能被老百姓喜欢,我从写作希望受到人家的表扬,希望获奖等等,开始意识到如果老百姓喜欢你的东 西,对老百姓有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就好,这才有价值。

  我们还是需要讲一些建设性的东西。我新写的《农民》,讲的是中国农民的百年小康梦,中国梦做的最深,或者人口最多的莫过于农民了,我写了6代 人。今天的中国农村,很多是空壳村了,人们都跑出去了,村庄靠谁来建设,这是挺大挺大的问题。我们讲梁生宝,他们都梦想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但是今天有一 点文化身强力壮的农民就会离乡背井到外面去打工,可是我写的这个大学生要回到家乡来,那么这个大学生比梁生宝更好。借这个文学梦,文学应该怎样圆劳动者的 梦,我们应该追问梦里头的核心的价值观。

  霍  艳:写作的梦里应该有中国

  我们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大致相同,都是固执不想长大,把青春梦继续做下去,于是用文字编织了一个梦境,梦里都是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孤独、寂寞、 自卑、怀疑的情绪。如果说情绪是一个生发的墨点,我们用文字把它晕染成一片天空,仿佛全天下都被这青春期无处宣泄的郁闷所笼罩。说得好听是真性情,说得难 听就是太自我,我们把“自我”当作个性的标签贴在文字里,却忽略了对身边人的关注——这个“自我”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周边事物的观照是没法单独 成立的。“80后”作品里的身边人,都是自我的陪衬物,所以才会大量出现“另一个我”、“父母皆祸害”之类的相似构思,这是把身边人同化来反衬我的与众不 同。

  这造成了两个问题:一是故事的破碎:中国是一个具有讲故事传统的国家,四大名著、明清小说都讲了精彩的故事,但到我们这代,故事的精彩程度大大 削弱,不能再引起广泛共鸣。而前辈作家正是靠讲一个精彩的故事取胜,莫言对于农村故事的讲述,已经得到了诺贝尔奖的认可。情节不完整,情绪却很饱满,这是 我们创作的特征。

  二是:我们的梦里缺乏对中国现状的关照。从外部来看,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和世界接轨,具有相同的身姿形态,把我们放到国外,在身体条件上已无区 别,都是一样的健壮和时尚。在文化滋养上,我们通过媒介,和西方接受咨询的速度同步,任何一部好莱坞大片在中国都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但实际上,我们进入虚 幻的全球化,外部的接轨,内部的整体性却在断裂,青少年缺少了社会公共知识层面获取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环境,造成了外部强壮内里虚弱的尴尬。由于中国社会以 家庭为单元,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除了书本以外,更多是通过网络。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提供了便利性,也带来了片面性,网络传播以获取更大的关注为基础, 这就使得很多新闻以耸人听闻为达到的效果,它将中国呈现的越来越不堪,而这深刻影响了年轻一代对中国现状的认知。很令人担忧的是,一旦这种认知先入为主, 他们就不切身去接触社会。这种保持距离,自以为崇高,实则虚伪。

  反映在文学创作里,会发现由于注重的是情绪,我们故事里的中国背景在褪去,很多年轻女作家书写城市,所写的作品大量重复自己之余,很难看清背 景,是美国,日本还是中国?任何一个都市都可能发生。情绪饱满,底色却一片模糊,让我们无法捕捉到它和当下中国的紧密关系。我们肯花篇幅去渲染情绪,而不 愿去弯腰接触社会,细节存在着大量的虚假。这种依靠想象力添油加醋的写作,摈弃的却是观察力,观察力对一个作家来说比想象力更困难。安心去看一个社会,比 你在屋里想更难。我们年轻的作家应该学会观察力,你得耐心去看,认真去看。观察是为了对生活的境遇有所关照,这种观察除了用眼睛看,也包括用触觉感知,嗅 觉去闻,味觉去品尝,是一种五官完全敞开的体验。文学虽然无法承担解决问题的功能,却将呈现问题的功能放大,这依赖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的感受力。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在城市长大和工作,对城市却依然持有钢筋水泥的固态认知,而不肯去挖掘城市里的温情,城市有它冰冷无情的一面,却并没有到达面 目狰狞的地步。如何去书写城市,如何将那个无限被放大的“我”,隐藏在平凡人身后,试着去参透他们的悲喜,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岳  雯:怀揣理想主义的利剑

  “中国梦”犹如一束光,照亮了中国人民的发展道路,也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新的动力。同样,文学也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与支持。

  中国梦是“中国”的。中国元素、中国精神是中国梦的核心本质。习近平同志在论述“中国梦”时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 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可见,“中国梦”是关于人民大众的。文学正是一种团结人民 大众,凝聚思想感情的艺术样式。人们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真切感受到我们不再是一个孤立无援的个体,相反,有许许多多的人,和我们分享着同样的信念、思想、 感情。我们经由文学理解了他人,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自己。这大概是文学存在的最大价值吧。

  中国元素、中国精神还意味着对民族形式的再挖掘与再运用。格非说,到了重新面对中国传统资源的时候了;余华认为,他写下了中国人的生活;莫言在 《檀香刑》里“大踏步倒退”,回归“民族化”;贾平凹唱出了一曲秦腔悲歌……新时期以来的30多年的文学实践有力地证明了,那些成就斐然的作家,无不是一 再返回民族的土壤,重新开掘语言、结构和风格,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

  中国梦还与“梦想”有关。梦想有着青春的颜色与朝气,是一个民族最富于活力、最有生机,也是最轻盈、最灵动的追求。梦想在呼唤着我们用洋溢的激 情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文学作品该怎样去描绘这样的“梦”呢?无论写什么,文学人都该怀揣着理想主义的利剑,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而创造。

   (此为《文艺报》社主办“中国梦与文学理想”座谈会发言摘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