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信息时代帮助作家“明星化” 文学的新生还是坟墓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02日14:26 来源:文汇报

  近日,作家南派三叔在其微博上自爆“出轨”,引起众多网友的极大关注,网友纷纷在网上进行种种揣测、责问甚至攻击,一时激起千层浪,“第三者”、“精神问题”等一系列涉及南派三叔隐私的话题如被触发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向网友和当事者倒来。

  最终,这一闹剧以南派三叔的父亲为儿子发的一条微博作为终结。该微博指出:南派三叔已经住院接受治疗,并且将离开网络一段时间。作家的私事而非作品占据了公众的视野,这一事件不禁让人联想到近年来被热议的作家 “明星化”现象。

  信息时代帮助作家“明星化”

  曾有一位美国女士读了钱钟书的书,十分敬佩,想登门拜访。钱钟书却在电话中调侃道:“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母鸡”与“蛋”的比喻也许不够贴切,却从某种意义上极为形象地说明了钱钟书眼中作家与作品的关系。

  然而,近年来钱钟书的这一想法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从被冠以“学术超女”与“学术超男”的于丹与易中天,到网络中风起云涌的郭敬明、韩寒,再到南派三叔,不难发现,随着作家知名度的提高,人们不止想要看到作品也想要看到作品背后的作者,有时,对于作家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其作品。

  其实,作家的“明星化”现象并不新鲜,1882年王尔德曾经赴美国做了一系列演讲,受到美国民众的追捧,毛姆、兰波等人的私人生活也曾引起很大的社会关注。然而,现今,作家的“明星化”正在愈演愈烈。有学者指出这主要归功于信息时代的到来。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介工具的普及,作者能够更多地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从前我们也许只能透过作家的文字来解读、想象作家,然而现在,我们打开网络就能看到关于作家的种种信息,而这些信息许多时候是与其创作无关的一些闲闻趣事。

  “用作品说话”是最有力表达

  作家“明星化”是文学的新生还是文学的坟墓?

  从郭敬明等一系列作家的走红中不难发现,作家“明星化”在提升作家知名度的同时,也让作家的思想得以进一步传播,其对于作家作品的营销与发布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

  然而,从近期南派三叔的自爆“出轨”到余秋雨的“被离婚”,作家的“明星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警惕。当作家本身作为一种资源被人们不断地挖掘与消费时,其作品的文本价值是否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当有人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而不断地制造“花边新闻”来满足公众的窥探心理时,文学的严肃性与纯洁性又将何去何从?当人们对于挖掘作家私人生活的兴趣日益高涨,又由谁来保障给作家一个安心创作的环境?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莫言有些不堪其扰。他公开表示:“今后大家最好不要邀请我,多么光彩的事我都不参加。第一不要邀请我,第二不要到我老家去,大家各干各的,我用我的新作回报你。”莫言的话令人深思,关心作家的文字也许才是读者对作家真正善意的欣赏,“用作品说话”也许才是作家对读者最有力的表达,毕竟界定一个作家价值的重要标准始终是其作品与思想,而非那些抓人眼球的私人生活细节。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当我们被一篇低俗八卦文章所吸引,最后发现故事中的主人公还是位作家,于是我们惊讶地一呼“原来他还出过书!有空去看看”。这对作家而言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