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微阅读时代,怎样阅读?(杨芹)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02日10:3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杨 芹

  信息时代到来,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等移动终端“飞入寻常百姓家”,“拇指文化”应运而生。一键搜索即可获得想要的信息,人们不再需要埋首书山就能将家事国事天下事一网打尽。深阅读不再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唯一方式,而借助电脑、手机、电纸书等工具随时随地、偷闲阅读成了一种潮流,君不见地铁公交上总有“手不释机”的人,街头巷尾也不鲜见拿着移动设备看书的人。人们把这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称作“微阅读”。

  这种碎片化的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缩影,快节奏的社会发展催生快节奏的生活步伐。煮一杯香茗,找一个阳光温煦的角落,安静地捧一本书阅读成了一种奢求,传统意义上的“大阅读”日渐远离平民生活,阅读和思考将越来越成为稀有之物。

  另外,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漏洞颇多,很多书籍,无论是文学经典还是流行读本,都能在网络上找到电子版本且能免费下载。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读书更多是一种消遣是一种娱乐,既然有免费的书籍可以看,为什么还要花钱去购买。

  微阅读让人们在生活中的“垃圾时段”得到了充实,这个简单地由读者和一台移动终端构成的便捷阅读空间迎合了“快餐化”获取信息的需求,其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然而,随着微阅读时代的到来,传统阅读模式是否就该搁置?这种碎片化的阅读能否真正提高国民的综合素养,还是只是“娱乐至死”的一种外化体现?

  摒弃或发扬,谁来作主?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评论家张颐武说,微阅读崛起,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只是阅读平台的转移,并不意味着阅读的根本消失,反而阅读量会有所增加。原来很多纸质书不太引人注意,而现在可以通过一种简便阅读方式读到一些东西,这是一种进步。然而他也提到,微阅读确实还是相对肤浅,电子书往往是一带而过,不能很细致地阅读,更不用说阅读后的“咀嚼”、温习。

  中国少年作家学会名誉主席、作家张天芒则表示,微阅读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有其双面性,但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如果引导利用得好,还可能催生一种经典文体。她认为,给微阅读扣上“阅而不读”的帽子不合适,如果作品的内容有足够的吸引力,哪怕就是一句话也会十遍、百遍地回味。

  深圳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吴晞借用易中天先生的比喻说,阅读的关键在于吃的是满汉全席还是垃圾食品,至于用什么样的器皿,则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技术的进步而与时俱进、常变常新的。

  “微阅读也催生了一种新兴的文学方式——微文学、段子文学、微小说。”张颐武教授这样说道,“有时它是会心一笑,与人幽默;有时又像禅宗的谶语,言简意长;有时却是寸铁杀人,字字见血。”在他看来,微阅读只要不妨碍人们思考,那么为其留下一方空间也是应当。

  笔者在针对普通读者的一份随机调查中了解,大部分读者对微阅读持欢迎态度。有受访者表示,平时对文学经典不太关注,往往是由电子书引发了阅读和收藏兴趣,这个过程中微阅读扮演了一个媒介的角色。然而也有受访者提及,因为微阅读的兴起,在一种潜移默化中打消了去阅读纸质书籍的念头。山东大学对近400名在校理工科大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3%受访者表示平时会用一定时间接触文学作品,几乎从来不读的占6%。文学阅读的面也比较窄,以通俗读本为主。

  读者选择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时,决定因素是其阅读动机,而对一般读者而言,阅读动机不外乎增长见闻、获取信息和娱乐消遣三种,微阅读完全能满足这种动机且更加方便快捷,反而传统阅读对时间和空间有一定的“挑剔”,随时随地带着一本书毕竟不现实。

  这不是“雅”与“俗”的较量,亦非“传统”与“现代”的角逐,而是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满足后产生的相匹配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所衍生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只有选与不选之分,没有是非对错之别。当微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阅读”逐渐式微,虽然有种种呼吁和倡议,但这种形势仍难逆转,究其原因还是在读者。

  崛起与式微,能否平衡?

  在张天芒看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快捷,会更喜欢快捷方式的阅读。与之对应的是同济大学刘强教授对一群“90后”本科生说出了这一段话:“这个国家真的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你多读一本书都是在为国争光。”微阅读以其方便快捷让读者喜欢,迅速攻城略地,让原本就式微的传统“大阅读”流失更多拥趸,然而快餐化、碎片化、肤浅化的微阅读实难承载文化传承与传播之重。

  “随着越来越多人转向互联网,微阅读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但是不会完全取代传统阅读。传统书籍作为一种保留的文本,成为越来越珍贵的文化。”张颐武教授这样认为。在他看来,一方面要提倡阅读经典,另一方面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迎接多种形态的阅读。其本身不冲突,不是非此即彼的取舍关系。微阅读可以渗透在生活中的碎片时间、“垃圾时间”,但在正常的休息学习时间内,还是应以传统阅读为主。

  笔者在随机调查中了解到,当前人们的精神追求放在阅读上的并不多,电视、网络、交际应酬占据了太多业余时间,极少有把阅读当作一种享受的。一位受访者坦言,“大阅读”所谓对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太慢且不能被看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一些技能性的提升更容易受青睐。

  微阅读某种程度上暗合了人们的“功利心态”——以最小的时间成本换取足够用来“参与”和“炫耀”的谈资,并完成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的心理消费。而传统阅读经常被假想成带有仪式色彩的文化生活,它更多的价值在于对人的气质的培养和内在的提升,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的传承还是要靠读名著、读经典,微阅读只能看作是一种合理的文化生活方式之一,而非最具价值的。”张天芒说,教育在阅读方式选择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刺激读者去选择,首先是要让他们意识到传统阅读的重要性。

  张颐武呼吁“要抽出点时间来读点东西,尤其是年轻人,应该多读一些硬书,哲学类的,人文类的经典。”他说:“现在我们的阅读生活,并不是完全不读书,但我们所读的往往是浅显、粗糙的内容。”他建议每天至少拿出20分钟的时间用来“大阅读”,阅读过去、阅读当下,了解人类祖先的智慧与文明,获知同时代人的思想和生活。久之,慢慢会发现自己精气神振作了,内心更豁达了,对事物的思考更加理性了,对世界和社会的变化更加明晰了,乐趣也必油然而生。

  困境与趋势,如何预见?

  全民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更甚。山东大学关于“文学阅读与文学生活”的调查认为,作为考察读者阅读状况的晴雨表,畅销书与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观念转型、文化市场的成熟、审美风尚的嬗变与大众消费心理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郭敬明、杨红樱、张悦然、郭妮、饶雪漫、江南等“青春文学健将”的作品已经占有市场最大份额。他们和书商一起用商业手段“培养”了庞大的青春读者群。正如王晓明所说,这个现象是由新世纪以来最有购买力的人群的年龄和阅读趣味所决定的,这个巨大的读者群主要由中学生和大学低年级学生构成。

  文学生产和传播的商业操作是双刃剑,一方面推进出版和阅读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可能有意无意在制造平庸的阅读口味,降低国民的阅读品格。

  商业化的文学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决定在这个市场上畅销的不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模样,而是读者的喜好和选择意向。然而普通读者的文化水准和鉴赏能力毕竟有限,一般读者对书籍的需求止步于获取资讯的层面,而对于精神的熏陶和气质的培养只有极少部分人可以实现。照这样的逻辑,图书出版商也只能选择更多地出版低端读物且迎合读者需要制作各种产品样态以满足随时随地的微阅读。

  传统“大阅读”走入困境,是自我阉割以适应微时代的阅读需要,还是坚守城池,以多方呼吁和倡议来赢回读者?微阅读是继续高歌猛进,以快餐填饱读者还是只提供开胃菜,为读者,更好地享受大餐服务?山东大学调查总结提出的“文学民生”是对此最好的回答。“微”者,娱其性情,“大”者,炼其精神。只“大”不“微”,缺乏活力,只“微”不“大”,难以承载,以读者为中心,何妨以“微”入,以“大”达。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